小康靠什么

记者在采访时得到的答案不尽相同

袁家咀村专职化书记杨步新说

靠特色种养殖业

袁家坪村养殖户王治学的答案是

靠安格斯肉牛

而袁家咀村种植大户李国栋则认为

靠大棚西瓜

虽然答案各种各样

但都反映出同样的观点

产业找对头,小康有奔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产业如何托起“小康梦”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韩家集镇

寻找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金秋时节

记者行走在会师大地的田野乡间

喜看农村新变化

近听老乡话小康

小康之路或许有千条万条

异曲同工的是因地制宜找准路径

踩实走稳每一步

小康生活或许有不同指标

老百姓挂在脸上发自心底的笑容

是最有力的检验和最亮丽的风景

会宁县韩家集镇袁家咀村专职化书记 杨步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止目前,我们袁家咀村已实现了产业大棚全覆盖,牛羊产业促增收的良好局面,下一步我们村两委将积极协调衔接,继续做大种养产业,带领全村农户在村有特色,户有增收的产业致富路上阔步向前。

会宁县韩家集镇袁家咀村村民 谢君芳:

生活水平比以前好多了,我们牛养着呢,蔬菜大棚种着呢,自来水也都入厨了,今年遇到天旱了,如果不是自来水的话,我们的人畜饮水都有问题,各方面比以前好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户耕年逢政运

小康走进万千人

在韩家集镇袁家坪村的一户农家院落

左侧是偌大的牛棚

里面共有大小十余头肉牛

再往里是十余只肉羊的“住所”

院子正中落座着崭新的瓦房

门前是一条笔直的水泥路

话语桑麻,好不自在

会宁县韩家集镇袁家坪村村民 王志学:

现在的生活过得挺好的,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在自己的努力之下,生活已经过得很好了,已经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平时喂完牛羊,我还可以玩一下手机,学一下养殖技术,精心喂养多赚一点钱,现在的生活过得很幸福。

要过好小康生活

就必须做好“转型”这篇大文章

创新可以是用新路子改造传统产业

让老产业焕发新动能

在韩家集镇袁家咀村,就有这样的故事。袁家咀村村民李国栋今年也赶了一回潮流,一直只相信露天种植的他,年初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承包了十四个大棚,这一试,就让他们家今年的收入翻了番,更增添了他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会宁县韩家集镇袁家咀村村民 李国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大棚种植挺好的,总共种了14个大棚,每一个棚收入大概在5000元左右,共往外地发了三十四五吨西瓜,已经发起了,现在就要清棚、犁地。今年大棚里的收入还可以,今年如果种玉米的话,根本就达不到这样的收入,明年再扩大规模,多种一些。

九月的会宁涌动着勃勃生机

走在田间地头,不时传来的牛哞羊咩声,声声入耳,伴着圈舍里辛勤操劳的身影,秋风中不减温度的致富热情,让人为之振奋。2020年,村民王志学就收获了养牛的“第一桶金”,四头牛犊卖了60000元。“今年不比去年,地里太旱了,只能靠牛羊了。”王志学笑着,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会宁县韩家集镇袁家坪村村民 王志学:

如果不搞养殖,单靠种植像今年的话也减产着呢,要种养相结合,我现在还要动员子女继续把养殖搞下去,羊、猪都养,全面发展。

小康

一头连着中华民族的“大梦想”

一头连着每个家庭

每个中国人的“小日子”

要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

日子火起来

还得因地制宜、用足优势

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会宁县韩家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王彦齐:

近年来,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群众致富的有效途径,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牛、羊、猪、菜产业已形成规模,成为全镇群众最有效的增收渠道。今后的工作中,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接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把产业发展好,把乡村建设好,让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

记者感言

一路看一路听,韩家集镇的老百姓如今在家门口就找到了致富的良方,他们根据自身擅长的蔬菜大棚种植和肉牛肉羊养殖,经营着自己的幸福生活,向外界讲述着属于自己的小康故事。一个个村庄蝶变的故事,见证了老乡们生活的变迁。无疑,改变生活的是他们勤劳的双手,而承载这份勤劳的正是蓬勃发展的产业,有好产业,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老百姓们的光景也越来越有奔头,幸福感就会不断加码。

(会宁融媒记者 牛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