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始今天的文章之前,让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要在上海这座城市里找出几个标志性的建筑,你会有哪些选择?

如果一时间不知道该从哪个地方下手,可以先看看建筑摄影师杨天周做的「一份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上面这张横跨黄浦江两岸的平面图上,所有的地点以英文字母和数字的顺序被标记出来,从A到V ,共有38个。这张图还有一个简单直接的名字:上海建筑地图

这些图标是在上海读大学的时候,杨天周用相机记录下的,那些去过的地方、看过的房子。

A是上生新所海军俱乐部,其中最出名的,是一个设计颇为复古的泳池。这里曾经是美军海军俱乐部,建国后被国有生物制药厂合并,成为药厂内部的活动中心。现在又作为公共设施,重新向公众开放。

D 则是因 Prada 的修缮工作而重新名声大噪的荣宅。曾经的实业大王之宅邸,现在成为了上海历史建筑修复与再利用的优秀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让人意外的是 H1,它是专门为居住在上海的年轻人设计的集合体公寓。这里的建筑外貌或许并没有博物馆或商业中心那样扎眼,但是走到里面,就会发现这里对共享空间的利用才是有趣之处。

下次去上海的时候,跟着这张建筑地图,你会发现上海值得逛一逛的地方,不只有陆家嘴天际线或者对岸外滩的万国建筑群

上海建筑地图并不是他唯一的一份作业。热爱摄影和旅行的他,曾经记录过北京、成都、杭州等城市的建筑。做的多了,就有一些相关行业的媒体找过来,杨天周也渐渐以摄影师的身份被人所熟知。

瑞士圣本尼迪克特教堂,2019

但实际上,建筑才是他一直在攻读的专业。「我小时候爱好挺广泛,尤其喜欢画画、做手工。长大后就想要是以后的职业能融合这些爱好该多好。」于是,似乎什么都需要懂一点的建筑师成了不二选择。18年的时候,他还在 GOA 王彦的带领下和其他同学一起完成了 PSA 门口引力场展馆的设计。

上海引力场展亭201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杭州东梓关村回迁房,2018

至于把建筑当成拍摄对象,则开始得更早一些。最近意外找回的一组旧照片让他意识到,其实早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在把镜头对准了建筑。「想来大概是感受到了某种建筑的诗意吧,于是便试图用相机来捕捉它。」

他从来没有系统地学过摄影,作为自己口中的业余摄影师,唯一的技巧就是多看多拍。「拍得越多,看得越多,要求就越高,随之而来的问题就越多,不仅是技术上的,更是观念上的。」想要应对这些不断出现的问题,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德国科隆科伦巴美术馆,2019

2018年,已经拍了很多年建筑的杨天周,终于有了第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作品集。他用了两年的时间,记录下散落在7个国家20多座城市里建筑,然后把它们进行汇总,起名为 Symmetry(对称)。

Symmetry系列

你会发现,这组图片里的建筑,不管风格如何迥异,都有着一个相同特点——展现出对称的形式美学。然而对杨天周来说, 对称的形式是统领这组照片的线索,其中空间、环境、材料、光线和人的关系才是他思考的核心

大学毕业之后,杨天周前往英国 UCL Bartlett 继续攻读 MARch Part II 的建筑硕士项目。到了欧洲这个现代建筑大本营,自然就有更多机会去探索各地的优秀建筑。

在去读研之前的冬天,他就在欧洲大陆溜达了将近两个月,行程的路线是以分布在欧洲的六处卒姆托作品规划的。杨天周喜欢简洁安静,又能给予人视觉以外的感官刺激的建筑,而卒姆托就是一位深谙此道的设计师,尤其是他设计的 Klaus Chapel,「它的外表看似平平无奇,却能极大限度地调动多方位的感官。厚重的金属门,粗糙的内壁,特殊建造过程遗留下的焦木气息,汇集雨水蒸发而产生的潮湿感,天窗外传来的阵阵风声等等,共同赋予了这座看似普通的建筑极强的感官体验。」

Bruder Klaus Chapel,2019

为完成卒姆托作品建筑地图,杨天周曾往返穿梭于阿尔卑斯山的险峻山路,由于当地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这一路上浓密的大雾和暴雪成了家常便饭。圣诞节前夕的一个暴雪夜,他驾车前往瓦尔斯。山路上没有路灯,不知道是雪地胎的质量问题还是道路坡度问题,车子突然无法开动,还一直往后打滑,刹车踩到底仍然在慢慢往后溜车。「那大黑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手机也没信号,别提多紧张了,还担心会发生雪崩。」

厚重的钢制门

圣诞节,整个欧洲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等到就原来,怕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在黑暗、未知、恐惧的环境中,人仿佛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听到风雪声外似乎有一些动静——是一辆缓慢前行的道路铲雪车。「遇见了人,心也就落下了”」于是跟着铲雪车后面慢慢往坡上开,才算是走出了刚才的险境。「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瓦尔斯浴场的这组照片总是流露着某种惊恐与危险的气息。」

阴暗的室内空间与炭黑色的粗糙内壁

身兼建筑师和摄影师,建筑往往会成为他旅行时首先会考虑的因素,很多时候某个特定的建筑也能成为出发的源动力,路途中不断解决棘手的突发问题变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在其他人看来,我们也许是一群怪异的旅行者,相比于所谓的网红店和打卡地,我们更感兴趣的往往是墓地、火葬场、采石场等等。即便是逛博物馆也不怎么看展品,更多看得是博物馆本身。」

今年夏天,他又前往苏格兰,去拍山中一个废弃的神学院。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栋建筑在工程的一半就停工了,一直荒废在那里,周围静谧得瘆人,在苏格兰常年阴阴的天空中,看起来不免有些阴森恐怖。

苏格兰某废弃神学院

他本打算在外面看看就走,谁知道竟遇见个远足的老奶奶,没过多久遇见来露营的一家老小,警惕心也就放下了。他鼓起勇气走进那个烂尾楼里,更多不同的人慢慢出现了,他们遛狗、摄影、喝啤酒、唱歌,一座看起来毫无生机的神学院竟然成为了这里的小公园。「这种环境和人的叠加着实令我印象深刻。」

人和建筑的关系,几乎是所有建筑师都会思考的一个终极问题。即便很多情况下是作为拍摄者,建筑专业的直觉也让杨天周难以避免这些考量。在他看来,人与建筑最基本的关系是共生:人们建造并维护建筑,建筑则为人们提供庇护。然而这种共生的平衡是动态的,这种变化的过程会带来张力。

在杨天周的作品里,你会看到很多人的形象。实际上,在很多优秀的建筑摄影的作品里,人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像 Werner Bischof 拍摄的一张明治神宫雪景图,如果缺少了人,或许就无法营造出这种具备临场感的意境。Bischof 恰好也是杨天周最喜欢的摄影师之一。

明治神宫雪景 ©Werner Bischof

「生活里只有建筑的建筑师是一定做不好建筑的,毕竟建筑是人生活的地方,不了解生活不了解人,又怎么能设计出好的房子呢?」

这或许是一个过于庞大和深奥的话题,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游客来说,一栋栋客观存在的房子,其实就是一座城市最直观的样貌。去的地方多了,心里自然就会有评判和比较,甚至还会因为建筑而喜欢上一座城市。

意大利威尼斯圣米凯莱公墓,2019

杨天周也有自己的判断。在所有去过的地方里,如果从建筑的角度来说,他最喜欢的城市要属巴塞罗那。西班牙的建筑师总给人一种野生天然的感觉,巴塞罗那也就是西班牙建筑师的大本营。有一段时间,巴塞罗那的航拍照片在网上走红,一个个接近正方形的社区排列在地面上,将整座城市划分成棋盘一样整齐划一的格局,满足了网友的强迫症心理

西班牙巴塞罗那维森之家,2019

但其实,隐藏在其中的有趣建筑,才是这里的魅力所在。EMBT 的波浪形菜市场、密斯的德国馆、米罗基金会美术馆、波菲迷宫般的瓦尔登7号、出现在「西部世界」第三季里的改造水泥厂。周围的小城也是经典作品云集之处。北部的 Olot 是普利兹克奖得主 RCR 的基地;南部的 Igualada 有 Miralles 的经典作品 Igualada 公墓……

瓦尔登7号,Ricardo Bofill,2019

伊瓜拉达公墓,Enric Miralles,2019

相信每一个到巴塞罗那的人,几乎都会惊叹这里密度极高的优秀建筑。有人说建筑成就了巴塞罗那,然而优秀的建筑个体对于整个城市来说究竟有多重要呢?「对于城市来说,单一建筑本身的形式不是那么重要,多个建筑限定出的城市空间以及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链接才是重要的」。杨天周觉得,建筑师在做设计时应该放低姿态,更多从城市角度看待建筑,不要将精力局限于建筑自身的形式。

水泥厂工作室改造,Ricardo Bofill,2019

像北京侨福芳草地商场就是一个十分正面的例子。这座建筑对城市最有贡献的并不是颇具构成感的立面,而是贯穿内部连接城市道路的一条空中连廊。它的存在既能使住在北侧的居民不绕远路回家,也能更好地吸引城市客流,其实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回到中国的城市,作为建筑专业的全职学生,杨天周意识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洛阳拍摄二里头博物馆,和在杭州造访国美象山校区的时候,他发现原先大多局限于乡村的传统材料被更多地放在了城市里

杭州水岸山居,2018

杭州富春山馆,2018

「像木头、竹子、夯土、石材等等材料都是绝佳的建筑材料,曾经也是经常被使用,大概是西方现代建筑的思想传播进来以后才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这些材料相比钢和混凝土都更绿色,质感也更多样,值得投入更多的研究精力。」

中国不缺少光鲜亮丽的现代建筑,但是真正能称得上有趣或者实验性的并不多,但渐渐能够拍到这样的建筑,也说明国内的建筑设计师开始在做一些大胆的尝试了。「这种建筑也许还并不适合可预见的高密度未来城市,不过这不正是我们这一代可以去研究的事情吗?」

洛阳二里头遗址博物馆,2019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租界的设立,让上海、天津、广州,以及被日本占领的东北开始出现大量的西方建筑。在当时,这些建筑被称为「摩登式」、「万国式」。其中不乏艺术装饰风格、日本摩登式和纯粹的现代主义风格。

在西方建筑开始影响中国的时候,美国建筑师 Henry Killam Murphy 就已经尝试着把西方理论和技术和中国建筑传统结合在一起。在 Murphy 整个职业生涯中,他8次来到中国访问,并在这里设计了上海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燕京大学里的大量校园建筑。回到美国后,Murphy 还在佛罗里达设计了一个8人居住的中式村庄。

Murphy 主张,中国传统建筑应该和西方建筑一样拥有自己的地位,而不是一切以西方为标准,成为另外一种强势文化的依附。

到现在,中国不缺少光鲜亮丽的现代建筑,但是真正能称得上有趣或者实验性的并不多,但渐渐能够将传统材料和现代风格相结合的建筑作品,也说明国内的建筑设计师开始在做一些大胆的尝试了。

龙美术馆计划系列,光线缝合了新建筑与旧建筑

而作为一名建筑摄影师,杨天周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成为建筑爱好者的旅行参考。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这些照片不仅能看,还能被感受,最好还能够利用光线、天气去表现同一建筑在不同条件下所展现出的不同面貌,传递一种在场感,调动观者的所有感官

个人研究型设计,2021

「一座建筑就像一个人,它是复杂多元的,有多重特质等待被人们挖掘。」或许只有让观众产生一种沉浸式体验感,才能让一场从建筑角度出发的城市发现变得更为全面、多元。

文_tv|图_杨天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