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两耳不闻窗外事,将整个生活都献给一件事,一生也只为这一件事而活的人生吗?

程相文老先生,就是这么伟大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第三季第七期的《你好生活》中,撒贝宁与尼格买提携嘉宾任鲁豫、王冰冰前往三亚拜访程相文老先生。

印象中的三亚,蓝天、白云、大海、沙滩...

可是,当嘉宾们到了程相文老先生的居住地后才发现,以往对三亚的印象都只是一部分。到了目的地,映入眼帘的则是大片田地与农作物,完全没有度假的感觉。

作为玉米育种专家的程相文,就在这个农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为了更好的观察玉米成长,以及对玉米的研究,程相文先生选择住在田间的小房子里。

房子由铁皮搭建而成,颇为简陋仿佛与“三亚”两个字并不搭边,可他老人家却把那里当作是自己的第二个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85岁的程相文仍旧住在铁皮房里,依旧专注于研究工作。他的这份坚持,让人动容,更让人敬佩。

作为河南老乡,主持人任鲁豫当起了程相文的翻译,在聊天中,他的谈吐与交流尺寸把握得让人甚是舒服,展现了一位专业主持人的基本素养,以及他扎实的基本功。

聊天中,任鲁豫主要问及了两个方面的事情,一方面是工作,一方面是生活。每一次的对话,他都是金句频出。

在工作中,程相文从一事终一生,他认为脱贫不是重点而是另一个起点,即便脱贫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还要提高,这样才能生活得更好更幸福。

所以,他的工作是没有止境的,他也愿意将自己的余生奉献在事业中。

对于程相文的伟大,以及对事业的热爱,任鲁豫不禁感慨,老爷子与袁隆平院士一样,都是为了世界粮食,为世界人类做贡献。

面对这样的评价,程相文谦虚了,他认为自己的思想还达不到袁老先生这么超前,没有他老人家考虑得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为民众乃至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专家,程相文太过于自谦,而他的这种自谦已渗透到血液中。每当嘉宾提起他的成就与贡献时,程相文总是表示,能获奖是团队合作,是每个人的分工不同,而并非是个人的荣誉。

看着老爷子的谦逊态度,任鲁豫的一番话颇有水平。他先是肯定了程相文做出的贡献:与袁老先生一样,你们都是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随后,他用“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居功不自傲”总结程相文的谦逊。

每一次发言与交流,任鲁豫都恰到好处,不让程相文尴尬,也不让他过于自谦而掩盖自己的光芒。一番对话,体现了任鲁豫的主持功底,着实厉害。

一生只做一件事,且做到极致,并永远地热爱,这就是大国工匠。程相文,就是这工匠之人,令人敬佩。

在他身上学到了谦卑、平衡的心态,以及感恩的心。他老人家,才是年轻人该学习的榜样。

在工作中,程相文是谦逊与热爱的,在生活中,他是略显孤独的。

聊起家常时,任鲁豫提到家人与孩子,程相文忍不住哽咽了。因为他忙于工作鲜少回家,无法像普通父亲、儿子、丈夫那样陪伴在家人身旁,导致他没能见到父母最后一面,没能在老婆生孩子时陪在身边,更没能见她最后一面。

家人孩子是程相文的软肋,但他并不后悔与遗憾,因为他始终认为把工作做好了,人们才会幸福,才会有更多的人少些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爷子的哽咽,一下子让在场的人都泪目了,任鲁豫更是忍不住落泪。因为他也曾因为工作,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这一点,他深有体会也能感同身受。

本来看节目时还开开心心的,看着撒贝宁与尼格买提欢乐斗嘴,可谁知,笑着笑着就跟他们哭了起来。

一方面为程相文的伟大感到敬佩,一方面是为每一位为大家舍小家的工作者致敬。

如今已85岁的程相文依旧守在田野旁专注研究,很少能与远在家乡的孩子们见面,每到春节更无法回家。因为在春节前后,正是玉米授粉的时间,他要看着玉米授粉的地方,所以每一次都在田间过节。

如此拼搏,就是要完成他的梦想,即选育出一个高产、优质、抗疫力强、籽粒机收的玉米新品种。

听到这,任鲁豫不禁感慨:玉米比他的孩子还幸运。

是的,程相文将一生都贡献给了事业,正如撒贝宁所说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学老爷子一件事,就是做一颗好种子。即便没有生在忧患的年代,但也绝不能死于安乐。

“一颗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

程相文才是真正的“明星”。

《你好生活》太好哭,每一段谈话都太温情,任鲁豫的加入让节目更加有了光彩。

为了让远在三亚的程相文吃到河南家乡的味道,任鲁豫亲自下厨让观众看到他接地气的一面,也不禁让人为他点赞。

作为河南人一定离不开家乡的手擀面,任鲁豫走进厨房就埋头苦干,和面、揉面、擀面、切面、煮面一气呵成,在没有空调的铁皮房里流一身汗也从未抱怨一句,只为给程相文做一顿家乡的味道。

任鲁豫的这份心让人感动,看着他忙碌的背影,却莫名湿了眼眶。这才是正能量,才是真正需要发扬的美德。

一期节目,程相文先生的哽咽,任鲁豫的落泪,都让观众看到了他们的坚强为柔软。跟着他们一起笑,跟着他们一起落泪,看着他们讲述过往日子的艰苦与如今日子的改善,以及对未来日子的展望。

三五人坐在田间小桌上吃饭,谈着事业与生活,这画面,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