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9日,工信部邀请互联网各大公司一起进行了一场会议,包括百度、阿里、腾讯、字节、小米、网易等圈内大佬纷纷聚齐。

随后,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进一步表示,已要求企业能够按照整改要求,务实推动即时通信屏蔽网址链接等不同类型的问题,能够分步骤、分阶段得到解决。

到9月17日为止,各家企业需按要求进行整改,主要有以下三点。

1、对于用户分享的同种类型产品或服务的网址链接,展示和访问形式应保持一致;

2、用户在即时通信中发送和接收合法网址链接,点击链接后,在应用内以页面的形式直接打开;

3、不能对特定的产品或服务网址链接附加额外的操作步骤,不能要求用户手动复制链接后转至系统浏览器打开。

1

山雨欲来风满楼

2010年处于萌芽阶段的中国互联网,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年,那一年发生了太多值得铭记的事情。

那时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微信还没有出生,大部分人使用的即时通讯工具还是QQ。3月5日,19时52分,腾讯QQ公布的数据显示,QQ同时在线人数达到1亿,这是互联网界第一次使用亿为单位来计算用户数。

另一边,刚刚融资过A轮,因免费下载使用而成名的360杀毒也成为了大家电脑的装机必备。

9月末的一天,刚下飞机的360老板周鸿祎紧急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在这个会议上老周告诉大家:QQ医生发布了最新版,用户升级后变成QQ电脑管家,在很多用户机器上电脑管家开始和360安全卫士不兼容!

同时,老周也在会上摆明了自己的态度:360必须强势反击,绝不能坐以待毙。

但在绝大部分360员工的眼中,老周的想法显然有些不切实际,不少人充满了悲观的情绪:360绝无可能去对抗腾讯。

的确,在那个年代,腾讯是霸主一般的存在,并且那时的市场远没有今天这么开放,哪家公司有一个好的产品,它会立即跟进,做一个几乎一样的产品。然后通过用户数的优势做进一步推广,瞬间把对手的市场抢占殆尽,而这些公司只好黯然离场。

在深圳的腾讯办公走廊中,贴着这样一句话,腾讯的企业愿景:让腾讯成为互联网的水和电。

在腾讯的人看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这也是当年腾讯的基础操作之一,比如:QQ游戏大厅-联众游戏大厅、QQ旋风-迅雷下载、QQ堂-泡泡堂、腾讯拍拍-淘宝等等。

但杀毒软件市场却和上述的产品不一样,毕竟每个用户的电脑中,是容不下两款杀毒软件的。

这也成为了腾讯和360大战的全面导火索,双方也由前哨站正式进入了全面战争。

在短短几日后,360用户和QQ用户分别收到了两个提示,双方互相指责对方侵权并强制要求用户进行“二选一”。360方面更是气急败坏,直指马化腾违规领取经适房补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大批的网民被迫开始选择站队,一时间各大论坛上开启了对腾讯的一波波口诛笔伐,但可惜的是,大家嘴上喊着支持360,坚决抵制腾讯,但身体却诚实的选择了卸载360。

毕竟当时QQ是社交软件,迁移成本太高,而360安全卫士只是一款安全软件,可替代的产品非常多。

后来,老周在一次采访中透露,那个时候,360每天的用户都要缩减几百万,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讲,这是致命的打击。

当时的双方谁也没有要罢手的意思,不仅如此,还纷纷拉拢其他公司组成了各自的阵营。

腾讯阵营包括:百度、腾讯、金山、可牛、遨游。

360阵营中包括酷狗、世界之窗、鲁大师、迅雷、快播、暴风影音、多玩、人人网。

除了在正面战场的交锋外,双方在舆论上也是针锋相对。

据说当时把小马哥气的直摔杯子,而周鸿祎则爆料腾讯早有消灭360之心。

双方也开始隔空喊话:

“这场战斗还将持续,我们坚信必将赢得用户的支持,打赢这场战斗。” ——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马化腾。

“腾讯这个横行的霸权即使要倾轧过360的身躯,360也一定要让这个恶霸付出代价,这就是腾讯必须要把知情权和选择权交还给亿万用户。”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

战争的结果其实从一开始就早已有了定数,用《三体》中的话来说,腾讯这属于降维打击,360是不可能抵挡如此猛烈的攻击的。

而老周也在僵持了一个月后,主动向对方抛出了橄榄枝,下架之前引发战争的产品,扣扣保镖。但却遭到了腾讯的拒绝,二选一依旧在执行。

2010年11月6日,马化腾接受媒体采访,提出「除了对抗与下网,我们别无选择」的说法。

2010年11月15日,周鸿祎发表了「与其苟活,不如抗争」的博客,再次强调垄断势力利用自身地位欺负创业公司,甚至不惜胁迫消费者的观点。

最终,在360即将支撑不住时,工信部出手了。

11月20日,工信部责成两家公司在5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道歉,妥善做好善后事宜,并确保软件兼容和正常使用。

战役结束:360损失了30%以上用户,而腾讯的损失几乎忽略不计。

但在法律层面,双方又开展了长达四年的诉讼,其中360诉腾讯公司垄断案尤为引人注目,2014年10月1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判定:认定腾讯旗下的QQ并不具备市场支配地位,驳回奇虎360的上诉,维持一审法院判决。该判决为互联网领域垄断案树立了司法标杆。

这起被称为“互联网反不正当竞争第一案”的案件,是迄今为止互联网行业诉讼标的额最大、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也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出台多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首例互联网反不正当竞争案,案件本身引发了行业、用户和法律界各方的关注。有行业人士认为,诉讼本身就促进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创新生态的营造,也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开放与竞争。

腾讯也因为在这一系列诉讼中的不败战绩获得了一个称号“南山必胜客”

这场“3Q大战”成为了一个分水岭,腾讯的大门也自此关闭。随着2013年淘宝与微信的相互屏蔽,这种关门的操作,逐渐也成为了互联网的一个行业共识。

大家各自画地为牢、自建围城,成为了一个个生态孤岛,用户、数据以及基础设施的割裂也极大了限制了各家平台的创新。

2

一水流通四海春

今年,在各自跑马圈地了11年后,国家终于出手开始整治了。

4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阿里巴巴集团停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并处182.28亿元罚款。这一数额刷新了中国反垄断行政处罚纪录。

4月1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召集34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召开行政指导会,要求充分发挥阿里案的警示作用,各平台限期一个月全面自检自查、逐项彻底整改。

4月26日,总局再次对互联网巨头出手,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针对平台经济的这场反垄断风暴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里程碑式事件。如何约束互联网巨头,如何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这已成为中国经济监管必须要攻克的难题。

随着今天大厂的门被踹开,中国互联网业的反垄断也终于大获成功,互联网的江湖注定将从三足鼎立的局面向群雄割据而变化。

在打开门互联互通之后,巨头之间会有几年的混乱期,而这一段时间也将成为中小商家发展的黄金期。社群和社交关系的电商,以及内容应用分发形态,会逐渐成为新的商业模式。私域流量,个人IP将成为未来最为值钱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