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位于朝鲜半岛的南部,分别在东西边与中国、日本隔海相望。碰巧的是,在许多韩国人眼中,三个国家的地位就犹如这个位置的排列一般。

他们说韩国中国与日本就像一个三明治的关系,日本排在首位,韩国次之,中国排在最末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而,即便韩国人认为自己比不过日本,却往往看不起中国,面对中国时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绝不是单一人的看法和想法,而是韩国许多居民在各个方面难得统一的意见。

韩国对中国的自豪感由何而来?

但是韩国一位博士在一档节目中对中国做了全新的介绍,也极大地震撼了许多韩国人。

为什么简单地陈述一些事实就能形成如此大的冲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许多韩国人对中国已经形成了片面的刻板印象。

一般而言,文明的认同感很大程度来自于文化的认同,如果文化上有很大的冲突,那么两个文明之间就很难保持和谐的关系。

韩国人就自认为自己国度的文化是发达的,至少远超过中国。国家文化的精髓载体就在于文字,英国就曾经在殖民扩张历史中,将英语传向世界各地,至今已经成为了国际第一通用语言。

但是事实上,韩国现在统一使用的韩语仅仅在本国使用了一百年左右。在15世纪以前,韩国作为中国的一个藩属国,一直以来都是使用汉语的。直到15世纪,韩国世宗大王下令重新制作本国语言,他派遣本国学者深入研究汉语的创造结构,并形成了《训民正音》。

《训民正音》编写完成后,韩国本土语言谚文宣告创立。但是当时的韩国国内阶级分化很严重,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连汉字都不认得,更别提新颁布的谚文。

但是正因为贵族已经习惯了使用汉文字,而平民并没有这个文化教育基础,所以在国家的推广下,很多平民学习谚文。贵族世家子弟则依然使用汉字。

或许是因为溯本同源的缘故,很多韩国人也热衷于将本属于中国的特有文化内容“占为己有”。其中,“端午节申遗”堪称是“典中典”。一些韩国的“专家”挖空心思在屈原身上下功夫,东拼西凑了几段毫无参考价值的历史“事实”,就宣称端午节是韩国的了。

当然,对此韩国国内绝大多数的国民都有着清醒的认识,也有很多人极力反对这种举措,认为一国之文化不能靠“抢”而要靠“造”。遗憾的是,这批人在“抢夺端午节”之后,甚至试图把孔子据为己有。

文化上的夜郎自大,最大程度上源于经济上的盲目自信。

19世纪初,韩国曾经一度被日本占领,这也是导致韩国与朝鲜变成如今局面的重要原因。日本投降以后,在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掣肘下,朝鲜半岛被以三八线为界,分裂为韩国与朝鲜两个国家,美国与苏联分别支持着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下,美国希望借助日本、韩国等国家对中国进行遏制,以此达到阻断新中国与苏联的密切联系的目的。尤其是朝鲜战争中,中国与朝鲜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更让美国对亚洲的控制有些脱离轨道。

本已经千疮百孔的韩国就在美国的资助下逐渐崛起,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韩国的人均GDP提高了四倍左右。

韩国得到了美国在工业、政治、社会恢复等各方面的扶持,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是亚洲少数的发达国家成员。

这些光环带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而同时期的中国尚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起步阶段,经济建设目标尚未达成。

因而许多韩国人提起中国,脑子里首先想到的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土黄色的道路、半遮半掩的土胚房,人们穿着缝满补丁的、灰蓝色的衣服,推着锈迹斑斑的自行车。

这是他们印象中的中国,有错吗?没有,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就是这样。

但是他们在看到自己国家的迅速崛起的同时,没有正视中国的复兴之路已经走到了黄金时代,看不到深圳一夜崛起的奇迹,看不到北京天安门前浩荡的军队,更看不到14亿人口2.3%贫困率的神话数字。

《明见万里》:韩国博士对中国的重新正视

就在一部分韩国人看轻中国,盲目自信的时候,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金兰博士做了一档节目,在演讲中他用自己的真实见闻和逻辑推断,彻底粉碎了韩国观众曾经的自豪感。

金兰在从中国游历回国以后,做了一部《明见万里》纪录片,在其中,他说道:“只有朝鲜人看不起美国,只有韩国人看不起中国。”

自从二战以后,朝鲜与美国的关系就一直剑拔弩张,基于政治因素,两个国家在国内宣传中也会无形中丑化对手,因而有了“只有朝鲜人看不起美国”的说法。

但是韩国对中国的傲慢的确显得有些莫名其妙。因而,金兰决定通过这部纪录片向大家展示真正的中国,改变韩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与固有态度。

金兰来到北京前,他担心中国的经济过于落后,找不开他的大额纸币,因而在赶往中国之前,他特地去了银行兑换了大量的零钱。事实上,在使用外汇时他就有所察觉,因为人民币近些年来的汇率始终保持在一个高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到北京以后,他彻底地明白了!中国有些地方的确找不开零钱,因为中国大陆,尤其是北京等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城市早已经实现了交易去纸币化。

大到集中化商场,小到街边商贩,随处可见微信、支付宝两大交易平台的二维码。支付也不再需要你数几十张百元大钞,我一块钱一块钱地找零,而是手机亮出付款码,轻轻一扫。

这在中国看似稀松平常的事情,其实在中国以外的国家还是十分罕见的,至少韩国本土尚未有如此高的无现金支付率。

金兰明白,想要推动无现金支付普及,最基本的几个要素:手机、支付平台、支付理念缺一不可。手机作为无现金支付的载体,其本身的难得性会从根本上阻断无现金支付的广为流传。

韩国有三星,这是世界上最受欢迎、最先进的电子设备品牌之一。它让韩国人骄傲不已,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安卓系统手机销售量排行榜上,三星都居于首位。

2020年第四季度,三星手机凭借7400万台的销售量依然稳居全球第二位。因而,在韩国人印象中,中国是没有什么手机生产商能够与韩国人相比的,相应地,需要手机才能实现的成就更是不可能赶得上韩国。

但是中国的品牌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华为手机异军突起,大有进入全球高端手机品牌的趋势,小米主打的经济实惠风格也使得其销量大大提高。

因而,尽管目前三星以galaxy系列为首的产品依然有着优势,但国内已经形成了购买本国产品的习惯。

来的愈久,金兰博士的感触就愈深刻。他游历了整个北京以及周边的城市,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与几十年前有了天壤之别。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既是现代化的都市,又保留了中国传统的风格地标。金兰博士所到之处,高楼林立,街道纵横,宽广整洁的道路、来来往往的车辆,闪烁耀眼的霓虹灯都让他目眩纷然。

他来到中关村,许多国际知名企业的总部就坐落于此。就数据而言,2020年,中国参与世界名企峰会的公司数量是韩国的十倍左右。

而一个国家的顶尖企业绝对不是靠人多堆出来的,而是用国家最尖端的技术,最先进的运营手段慢慢积累出来的。

尽管金兰感到十分惊讶,但是他仍旧希望将其归功于改革开放后的红利。

可当金兰看到一批又一批朝气蓬勃的90后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熟练地编写一套又一套程序,完成一个又一个突破,他真的被震撼了。

即便是一间普通的咖啡店,金兰博士也能够看见许多年轻人坐在桌前,对着电脑展露自己的才华与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优秀年轻人才是一个国家的前程,没有年轻人的国家就没有希望,没有未来。看到这些,金兰博士做了一个既客观又大胆的推断:中国早已经赶上了韩国的发展,而且在20年后,中国将远超韩国!

自信不依赖于无知的对比,自豪应源于真正的实力

我们不必急于求证这个结论,因为再严谨的推断也有待于时代的检验与确定。更不能因此沾沾自喜,停滞不前,金兰对中国的赞赏是基于目前中国取得的成就,是对我们的肯定。

但是其中有多少是金兰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并不知晓。日本在经历了失落的十年以后,又提出了“失落的二十年”的概念,但是以如今日本的发展来看,这完全是日本抛出的烟雾弹。

金兰提出的观点里又有多少是烟雾弹?

韩国的发展与中国有许多不同之处。韩国人口较少,国土和资源也很有限,但是韩国凭借着制造业与服务业,国民GDP从1962年的87美元发展到了2020年的3.2万美元。

在资讯科技产业领域,韩国可谓是亚洲最先进的国家,这集中在互联网服务、液晶显示屏、电子设备生产与销售等方面。

而近些年来,韩国更是将重工业纳入了本国六大战略产业之中。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政府政策的支持下,韩国的造船业、钢铁生产、汽车制造等行业均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在服务业方面,韩国的两大支柱分别是影视产业和旅游业。这两个市场对中国的依赖度非常高,不管是韩剧还是韩国各个景点,中国消费者都占到了30%以上。

但是也许正因为韩国对中国的文化影响较大,导致许多韩国人轻视中国。对此,尽管韩国的古文化是汉文化的传播结果,但现代中国显然不需要拿这个作为还击点。

中国自古就有“苟日新,日日新”的思想,推动着我们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只有不停下前进的脚步,才能做到不被时代抛弃,成为领跑者。

中国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全世界,却在近代遭遇历史劫难,如今新中国经过七十多年的氤氲,正在以昂扬的姿态前进。归根到底,中华民族自始至终都有着一种民族自信,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打倒,既不会傲慢,也不会忍受轻蔑。

一个总说自己什么都有的人,往往什么都没有。韩国一些人对中国的“自豪”,看似是一种自信,实则是深深的自卑,也是一种无形中的嫉妒。

在他们眼中,中国一直都是当年的样子,而韩国也一直是这个样子,在这个模型里,韩国是领先于中国的。但是中国正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中国的样貌日新月异,或许要让他们大失所望了。

一个国家的自信力从何而来?自信力从来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别国赋予的,而是一种基于自身所取得的成就,民族目前的面貌和未来的发展等各方面的评价。

客观来说,目前韩国在尖端科技、第二、第三产业经济方面都是世界领先的水平。而目前韩国作为亚洲仅有的三个发达国家之一,的确有许多可取之处,但是这绝不是一些韩国人拿来傲慢的理由。

未来的中国也会继续拿实力说话,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姿态前进,不自卑,不倨傲。这源自我们对自己文化的深层自信,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