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口味鲜美,营养价值极高,一直是中餐里最受欢迎的食材之一。但是,有些蘑菇是有毒的,长在野外的野生蘑菇我们很可能不知道它是哪一个种类,判断不出它是否有毒,一旦采摘回家误食,会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结果。

近日,河南郑州,一家四口逛公园时看到一种野蘑菇长得很像平常食用的花菇,就采摘了回家做饭,一家人吃得还挺香,结果四口人全部进了医院,小女儿依依更是出现严重肝损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医生表示,这一家四口在进医院的前一天晚上去公园玩,看见草坪上挣了很多蘑菇,因为长得像我们平常食用的花菇,于是就采了几朵回家炖汤喝炒菜吃。因为他们家的小女儿伊伊年幼贪嘴,蘑菇几乎吃完了,所以情况比较严重。

经过医护人员的治疗,伊伊从8月31日入院到12日出院,肝功能基本上恢复正常。医生也提醒,蘑菇中毒有假预期,就是反而症状有所好转,但是肝酶在直线上升,如果家长不重视,可能会进入爆发性肝衰竭期,甚至出现多脏器的衰竭,会危及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河南农业大学生科院教师辨别,郑州一家四口误食的蘑菇叫肉褐鳞环柄菇,并不是普通的花菇,菌盖呈现肉褐色,菌盖上方有鳞片状的结构,蘑菇毒性较大,主要攻击人的肝脏和肾脏。

肉褐鳞环柄菇,俗称肉褐鳞小伞、肉褐鳞小菇,是我国北方最为常见的剧毒蘑菇之一。该种含有鹅膏毒素,与剧毒的鹅膏一样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但是个头明显比鹅膏小很多,是个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大蘑王”。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野生菌中毒在我国各类食源性疾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最高的。2010-2020期间,全国共报告了10036起野生菌中毒事件,导致38676人发病、21967人住院和788人死亡,平均住院率和死亡率分别达到56.8%和2.0%。

根据毒素不同,吃毒蘑菇中毒后的临床表现多达8种: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神经系统紊乱型、溶血型、光敏性皮炎型、急性肾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和混合型。

其中胃肠炎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可导致剧烈呕吐及腹泻,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急性肝损害型是我国野生菌中毒死亡的最主要类型,可导致急性肝衰竭死亡。而急性肾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溶血型,严重均可导致患者急性肾衰竭死亡。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切勿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身体出现不良反应,应尽早催吐,促进毒素排出,减少毒素吸收,并立即到医院救治。就诊时最好携带剩余的蘑菇样品,主动向医生说明食用蘑菇的情况,以便医生辨别蘑菇种类,及早采取针对性治疗。

来源:都市频道、潇湘晨报、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