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哪位父母不想自己的娃儿,

帅过吴彦祖,靓过刘亦菲?

每天看着都赏心悦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如果你最近看娃儿的颜值,

似乎有点崩塌的趋势,

连“母爱滤镜”都不起作用了。

那可能不是你的错觉,

是你孩子有了这些坏习惯。

速速自查!

现在改正挽救颜值还来得及!

01

吸吮手指

易出现:地包天 / 上颌前突

90%的正常婴儿都有吮手指的行为。这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如果宝宝在两岁后,甚至三四岁了还吃手,家长朋友们就要注意了,一定要及时纠正。

吮吸手指时,因手指放在上下牙齿之间进行吸吮,且两颊肌肉紧张,可造成后牙区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开合等情况。

嘟妈提醒:

  • 让孩子多玩动手游戏,别让他的小手闲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给宝宝手指涂上苦的东西、缠上绷带或者护指,防止孩子去吮手指。

  • 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到好玩的事物上了,就会暂时忘记吃手指啦~

对于长时间吮手指、已经出现牙齿前突的儿童,那就需要专业的牙齿矫正。

02

吐舌头

易出现:地包天/开合/龅牙

吐舌头,常发生在换牙期。宝宝喜欢用舌尖舔松动的乳牙及刚萌出的恒牙。

如果持续较长时间,就会形成吐舌习惯。这就麻烦了——

  • 舌头常抵在上前牙,易形成龅牙

  • 舌头常抵在上下牙之间,易形成局部开合

  • 舌头常抵在下前牙,易出现地包天

  • 舌头同时抵触上下前牙,易出现双牙弓或双颌前突

嘟妈提醒:宝宝两三岁了,还频繁吐舌头,有可能是模仿行为。比如家人经常对着宝宝做吐舌头的动作,宝宝觉得好玩就可能去模仿。快快“住口”吧!

03

头总是睡一边

6个月以内的宝宝,是骨头定型的关键时期,如果总朝着一边睡,很容易出现头型不正、睡塌或睡扁等情况。难看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嘟妈提醒:可以让宝宝多换换睡觉姿势,玩的时候也可以让宝宝多趴着,床头的玩具经常更换位置,不能让宝宝的视线长期只注视某一处,否则容易出现斜视等情况。

04

爱咬东西


易出现:龅牙/牙齿过早磨损/牙裂/牙龈炎

咬物习惯,通常被认为是宝宝吮吸习惯的延续,多发生于4~6岁。比较常见的是:咬铅笔、咬衣角、咬指甲等。

但撕咬的动作会对宝宝的牙齿造成牵拉力和异物占位的情况,所以会造成龅牙、牙齿过早磨损、牙裂,牙龈炎等情况。

而由于咬这些物体时,一般总固定在牙齿的某一个部位,因而容易形成牙齿局部的小开合畸形。

嘟妈提醒:小宝宝探索世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嘴丈量。

如果宝宝经常用力撕咬物品或咬手指甲,就要及时纠正。比如,拿宝宝喜欢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让宝宝暂时忘记咬东西的冲动。渐渐地,就能纠正这种行为。

05

睡觉打鼾 / 口呼吸


易出现:腺样体面容/龋齿/牙周病

如果孩子患有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炎等疾病,鼻子呼吸不畅,就会形成口呼吸的习惯。

长期如此,会导致孩子上颌前凸,上牙弓狭窄,牙齿不齐,看上去开唇露齿,上唇短厚,上前牙突出,看上去呆滞木讷。这就是所谓的腺样体面容。

此外,口呼吸还可导致龋齿、牙周病,引起黏膜干燥,影响呼吸系统等。说它是宝宝的“颜值杀手”,一点没夸张。

嘟妈提醒:有以下症状,应及时送医进一步检查

  • 每周至少3晚睡眠时打鼾

  • 鼾声响亮、呼吸很用力、张口呼吸

  • 夜间不愿盖被,出现呼吸停止继而喘息

  • 睡眠姿势为俯卧位,头转向一侧,颈部过度伸展伴张口,膝屈曲至胸

  • 睡眠中焦躁不安,容易憋醒

  • 注意力很难集中,比如:过度活跃、冲动、叛逆和有攻击性

  • 白天疲倦、无精打采

  • 白天也有张口呼吸习惯

  • 身体十分瘦小或者明显肥胖

一旦发现孩子有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的症状,一定要及早看医生,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06

爱咬嘴唇


易出现:地包天 / 鸟嘴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宝爱咬嘴唇,看起来挺萌的,偶尔咬咬没什么影响,但是长期反复咬嘴唇,很容易出问题:

  • 咬下唇 会造成上前牙外倾,下颌后缩,上嘴唇会变得厚而短,呈张开状态,牙齿外露,呈“鸟嘴状”。

  • 咬上唇 容易引发地包天,下唇外翻,造成牙齿错乱不齐。

嘟妈提醒:孩子爱咬嘴唇一般有三种原因

  • 吮吸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缺乏安全感、无聊或缺少陪伴。

  • 处于口欲期的孩子,常常通过咬玩具、咬衣服、吃手指等动作来满足欲望。如果强制性阻止,孩子就有可能用咬嘴唇替代前面几种行为。

  • 宝宝如果处于出牙期的话,会觉得不舒服,会通过吸嘴唇来缓解这种不适感。

当孩子出现咬嘴唇的动作时,可以通过让孩子说话的方式,或是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等方法,转移注意力。

出牙的宝宝,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干净的物品让他啃咬,比如牙胶,玩具,纺织品等,直到孩子找到他喜欢的方式。

07

偏侧咀嚼


易出现:面部不对称 /龋齿 /牙周病

偏侧咀嚼,也就是孩子只有一侧牙齿咀嚼食物。

我们的面部轮廓是由咀嚼肌、颌骨、牙齿组成,都得充分利用好。有的宝宝因为种种原因,比如模仿或者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吃饭时经常只用一边在咀嚼,经常吃的那边会丰满一些,另一边就会萎缩。时间久了会让面部不对称,严重的还会有大小脸。

嘟妈提醒:偏侧咀嚼,多由于乳牙脱落或者乳牙龋坏疼痛,一侧牙齿正常咀嚼功能受到影响,所以只能用另一侧咀嚼。发现这样的问题,应立即就医。

08

一岁后不戒除奶瓶

易出现:地包天

很多宝宝三四岁了还在用奶瓶,爸妈觉得只要他们好好喝水,用奶瓶就用奶瓶吧。如果每天长时间用奶瓶,会让宝宝上颚和舌头受到挤压,牙齿和嘴唇就会变形,出现“地包天”的情况。

嘟妈提醒:不同时期给宝宝选择不同的奶瓶。

  • 6个月以内选奶嘴奶瓶:奶嘴形状很好地模拟了妈妈乳房的形状,有利于宝宝的吸吮。

  • 6~12个月选鸭嘴奶瓶,吮吸方式介于奶嘴和吸管之间,宝宝容易接受,一字形状,增加与牙齿的接触点,平衡牙齿受力,牙齿不易变形。

  • 12个月~36个月选吸管奶瓶,使用时和奶嘴用力方式不同,但可以轻松获得大量液体,有利于宝宝进一步接受新的方式。

09

一次喂太多、喂太快

宝宝们不好好吃饭,会让有的爸妈怒从心生。但大口大口喂并催着宝宝赶紧吃下去。

这也不是个好办法。特别是3岁前的宝宝,他们的咀嚼肌和颌骨的发育,需要充分的咀嚼和吞咽活动,如果没有充分咀嚼,就有可能让宝宝出现面部肌肉僵硬、上下颌骨不能很好闭合等情况,久了甚至还会有“地包天”、龅牙等问题。

嘟妈提醒:宝宝8~12个月大,就是培养自主进食的关键时期。

8个月左右

☺信号:精准抓握、抢妈妈手里的餐具、阻挡送进嘴的食物并拿在手里把玩。

怎么做:给娃准备一些手指食物(并不是手指饼干那种哦),即可以用手拿着捏、一口就能吞掉的食物。比如,煮熟的西蓝花、胡萝卜条,切成薄片的香蕉等。

10个月左右

☺信号:手抓饭吃起来、抢勺子抢碗、不给就使劲哭。

☺怎么做:给他准备一套自己的餐具,不用管他食物是否弄得哪儿都是,也不用管他手是否插进碗里,甚至要鼓励他手抓饭。只要提前给娃洗好手,就让他随便的“造”吧。

12个月之后

信号:手眼协调能力越来越好。获取食物→手抓、勺送→食物送进嘴巴,这个过程娃会慢慢掌握了。

怎么做:不管食物怎么横飞、不管用手还是用餐具,只要能吃进嘴里,就是棒棒的。你只需要在娃屡屡失败的时候,进行下场外动作指导,让他自由发挥就好了。

10

经常用 W 型坐

W型坐就是宝宝的小屁股着地,两条腿向外弯曲,坐下之后看起来跟小鸭子一样,很多爸妈喜欢宝宝用这种坐姿,觉得非常可爱。

确实,对小宝宝来说,W 坐姿是最稳固、也最省力的坐法。但要是宝宝 1 岁之后还是长时间使用 W 坐姿,就会影响到宝宝的腿型。

尤其是这种坐姿可能导致大腿骨内转,并连带引起膝关节内转,宝宝走起路就容易「八字」;可能还会造成宝宝脊柱前凸,最后发展成难看的驼背。

— End —

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