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常住人口的33.87%,与上海持平,在全国排第三。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武汉拥有417.5万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低学历人口为815万。上海拥有842.4万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在全国排第二位。低学历人口为1645万,绝对值居全国之最。

成都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常住人口的25.58%,按照这个比例推算,成都拥有535.6万大专以上学历人口,低学历人口高达1558万,绝度之可能仅次于上海。

当然,以上数据都没有考虑重庆,因为重庆的人口和土地都达到了省级规模,没法考虑。

如果拿地区GDP除以大学以上学历人口,会得出什么样的数字呢?

2020年,武汉GDP为15616.1亿元,除以417.5万大学以上学历人口,得出的数据为37.4万元。

上海的GDP为38700.58亿元,除以842.4万大学以上学历人口,得出的数据为45.29万元。

成都的GDP为17716.7亿元,除以535.6万大学以上学历人口,得出的数据为33.08万元。

成都比武汉少4.32万元,武汉比上海少7.89万元,成都比上海少12.21万元。由此可见,这里面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这样的对比虽然不能反映太多问题,但至少可以说明两点。第一,成都的高学历人口绝对值大,但占比还是比较少。第二,成都的GDP总量并不大,和其拥有的人口资源尤其是大学生数量不成比例,或者说,成都的劳动生产率还是偏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一步,成都该怎么办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考虑。

第一,逐步向简阳、彭州、都江堰、邛崃、新津等地转移低端制造业,同时将一部分低学历人口转移出市区。前几天我计算了一下,成都市辖区的人口应该在1500万到1600万之间,数量非常庞大,也非常拥挤。成都所管辖的8个县,人口500万左右,GDP竟然只有1422亿,人均更是不足3万。成都完全可以向武汉学习,将一般制造业转移出市辖区,一方面可以减少市辖区的人口,提高舒适度和经济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所管县市发展经济。

第二,成都要适当进行产业升级。我前几天说过,成都的低端产业还是比较多的,要不没法解释成都那么多人口却只有1.77万亿GDP。低学历人口过多,势必会阻碍产业升级,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难度再大,也不得不去做,否则过了这一波势头,成都就很难扶得起了。

人口多是好事,也不是好事。人口多意味着劳动力充足,消费市场大。但如果产业跟不上,庞大的人口意味着负担,稳就业的压力大,劳动生产率低,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比较落后。如果成都操作失误,则有可能将好事变成坏事。十年之后,一旦人口成为负担,在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等方面本不占优的成都,可能就会失去做强做优的机会。那样的话,大量青壮劳动力将逃离成都,到更发达的沿海或者沿江的重庆、武汉、长沙就业。一旦丧失人口红利,像成都这种区位优势不明显的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恐怕会相当严重,复兴之路遥遥无期。

第三,严防摊大饼,只要数量不要质量。去年我几次去成都,将四环线(绕城高速)跑了一个遍,感觉圈内还有大面积的空地。成都的四环线比武汉的三环线差不了几公里,圈内面积应该也差不多,陆地面积比武汉更大,因为武汉水体面积大。这几年,武汉三环以内的空地已经非常少了,像光谷和经开区,早就已经突破三环甚至突出四环了。成都位于平原之上,土地平坦,没有任何大江大湖,土地利用的效率非常高,开发的成本相比于武汉也非常低。

就目前来看,成都将绕城高速以内的区域以及东部的龙泉驿区和南部的天府新区发展好就已经很不错了。最近有网友出馊主意说,成都可以往东吞并资阳市,这样可以增加200多万人口,还可以增加八九百亿的GDP。这样的想法简直不可思议!

成都越过龙泉山吞并简阳市,就已经将战线拉得很长了。即便东部新区能发展起来,跟成都仍然是事实上的两个城市,连卫星城都算不上,有点像长沙和株洲的关系。

成都的人口规模已经非常庞大了,区内的土地面积高达1.4万平方公里,是上海的两倍都不止,完全不存在人口不足、土地不足的问题。如果说吞并简阳是布局第二机场的需要,还能勉强说得过去,吞并资阳就是好大喜功、没事找事做了。

至于那些说吞并德阳市的人,简直就是吃饱了撑的。德阳是四川第四大城市,地区GDP达到了2400多亿,如果这都被成都吞并,那还不如直接将雅安以东全部划给成都,成立一个和重庆一样的小省算了,免得天天打主意。

以前说出了三环就不是成都了,现在这个圈圈已经被破了,绕城还是成都。成都本来就已经足够大了,市区面积虽然小一点,但市域面积足够大,大得惊人。人口也很多,多得吓人。如果还一味求大求多,不追求品质,过不了多少年,恐怕又是一个哈尔滨或者长春。

有人说,武汉和成都的差距会越拉越大,我觉得可能性不大。成都的人口已经可以看到天花板了,已经接近设计人口容量。再往上扩,空间已经不大了。人口红利吃得差不多了,而高质量发展之路还遥遥无期。如果不是东部各省大力扶持,省内各市拼命输血,成都这样偏僻的位置,在国内能排前二十就已经了不得了。

至于这些扶持,跟我们的外部环境有关系。外部环境紧张,成都的地位就重要。外部环境趋好,成都是不是还是这个成都,就很难说了。

经过几十年的往外输血,再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追赶,武汉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武汉为全国经济发展大局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这一点是坐享其成的成都永远都无法比的。到现在,武汉已经基本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的边缘,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如果操作得当,五年以后就会大不相同。

再说了,武汉受外部条件的影响不大,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改变,武汉还是那个武汉,不太可能突飞猛进,也不太可能一落千丈。去年那么艰难,武汉的经济依然稳住了基本盘,这不是一般的城市做得到的。我个人认为,遇到这样大的打击,只有北上广能稳得住,其他地区包括深圳,都会一塌糊涂。至于成都,结局只会比武汉更惨。如果造成500万甚至更多的人口逃离,恐怕从此就与十强无缘了。

有成都网友还在嘲笑武汉去年的表现,这简直就是缺乏做人的底线!讲规矩话,如果去年的灾难发生在成都,所造成的危害恐怕不是成都所能承受的,年度GDP腰斩都还算是形势非常好的。成都的产业链比较低端,抗风险能力远低于武汉、上海、广州等老牌工业城市,一旦跌倒,很难再爬起来。(2021年6月2日星期三于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