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0岁的大爹在家做事时不小心摔断了腿,大爹的两儿三女接到电话全赶了回去。有说送医院请护工的,有说在家请保姆的,七嘴八舌却没个结果。几下把大爹搞烦了,一句话出口,五个子女再不吱声,乖乖听从了安排。

大爹和大婆辛苦一辈子,把五个子女都安置到位了。两个在外省安了家,两个在县城买了房,还有一个在镇上开了家小卖部。

大爹之前是镇上干部,他脑子活,人又勤快,身体也硬朗,退休后也没闲着,又在镇上开了家加工厂,生产粮油。

大爹镇上的房子,是祖上的宅基地,他把它扩成了三层小楼,再搭了个后院,开了块菜地,既养猪养鸡,又种菜卖。

这么多年,大爹大妈都没闲着,拼命挣钱贴补几个子女。

大儿子娶媳妇,他给了6万。二儿子给女儿在城里买房,他又送去了5万。三个女儿家中有红白喜事,他们都是2万起步。

几个子女也都是50上下的人了,平日里也没时间回镇上看望大爹大婆,就只有二女儿在镇上开小卖部,离得近一点,时不时会过去看望一下他们。

幸好他们身体也还好,人虽闲不住,却很少生病。一般有点小毛病,他们也自己去镇上卫生院看了,不告诉几个子女。

可是,人年纪大了,难免磕碰。这不,大爹在家提水浇菜园,竟然把腿给摔骨折了。

二女儿和二女婿叫车把他送到医院打了石膏,他非要回家,他们只好又把他送回了家。

到家后,他们又给其他兄弟姐妹打了电话,很快,其他几个兄弟姐妹都回来了。

一听说大爹要在家躺大半年,几个子女就发愁了。大婆虽然没啥毛病,可毕竟年事已高,照顾自己还行,照顾大爹估计忙不过来。

大儿子就说:“要不我们一起出钱,在镇上请个人照顾爸?”

二儿子不同意了:“镇上请个人照顾也得3000多,而且还难请,都是熟人,照顾得不好也不方便说。”

“那你说怎么办?”大女儿问二儿子。

“要不送医院去,请个护工?那样对爸的身体恢复有帮助,妈也能好好休息一下。”二儿子说。

“不好,那样爸不会同意,他就是不愿在医院呆着,才让我们把他送回来的。他就想呆在家里。”二女儿否定了二儿子的提议。

“那要不请二姐帮忙照顾?”三女儿提议,“我们每个人给点钱二姐?”

“这个主意好,我们在外面不方便回来,但照顾爸的责任我们不推脱。你看要多少钱合适,我们一人出一份。”大儿子也赞成让二女儿照顾。

“这不好吧!我家里还有个孙子要带,三不五时过来看看爸可以,可要全天在这边照顾他,我可能做不到。”二女儿婉言拒绝了。

“那怎么办?总得有人照顾爸啊!要不大家轮流照顾,一家几天?”在县城安家的大女儿说道。

“我这不行啊,来去都得半天高铁。”外省工作的大儿子说。

“是啊,我们都离家远,工作上也脱不开身。”二儿子也说道。

“爸妈当初送你俩去读书,在你俩身上花的钱最多了,可现在就你俩不能照顾,你们说咋办?”二女儿有些不高兴了。

“我们可以出钱啊!”大儿子和二儿子异口同声地说。

大爹躺在屋里,外面几个子女的争论声听得一清二楚。他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便对大婆说:“去把他们几个都叫进来,我有话要说。”

大婆出去把五个子女都叫进了房,大爹望着他们,郑重地说道:“你们现在都过好了,我和你妈也老了。我们也不指望你们回报我们什么,反正我们的一切都是你们的。原本,我还想百年后,留下的财产给你们平分。可现在我的想法变了,你们谁对我好,我就把二分之一的财产都给他。这好坏,也不由谁说,我给你们每个人都搞个记录簿,打分!得分高的获胜。以后做得好的,加分,做得不好的,减分。像这次二姑娘送我去医院,加5分。另外,照顾我和你妈也不用你们出钱,我们自己出,一个月5000,请保姆或是你们照顾都行,我不去医院。”

几个子女一听,都不吱声了,几分钟后,乖乖排了个班,一家一个月,谁也不怨谁了。

这期间,谁要是有事不能照看的,就请其他兄弟姐妹帮忙。不过除了大爹给子女的看护费,有事不能看护的那个人还得另外给一笔费用到帮忙看护的人。

五个子女都觉得这样安排很公平,照顾起大爹来也很尽心尽力。

我不解地问大爹:“哪有子女看护父母还要父母给钱的啊?”

大爹却说:“算了,计较这些做什么,比起钱,我更看重他们的陪伴和照顾。”

这是发生在我大爹大婆家的故事。

大爹大婆手上有积蓄,家里也有房子和宅基地的。所以,在大爹病了时,他能豪气地自掏腰包让子女来照顾。

当然,几个子女也都乐意照顾大爹,只是考虑到每家的实际情况,有的想出力,有的想出钱,可又都不想多出。

父母对子女,大多倾其所有,不求回报。而子女对父母,大多还是存在计较,特别是子女多的家庭,更是存在互相比较,殊不知,吃亏是福!

我相信大爹的那本记录簿,一定会清清楚楚地记录下每个子女为他所做的一切。至于以后谁最有福报,那就看几个子女对待他们父母的一片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