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认知里,草原孕育了游牧文明,而长江、黄河流域则孕育出了农耕文明。于是,农耕与游牧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两个文明起源。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就是农耕与游牧碰撞的历史。好像在大家的印象中,草原和黄河永远是对立的,因为,她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文明。

但事实上,在内蒙古地区,黄河与草原却几乎要融合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河几字形的正上方,便是内蒙古的巴彦淖尔,这个地方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事实上巴彦淖尔有着无比厚重的历史。两大文明的数次交锋几乎都发生在这里,甚至,连融合也都是从这里起步。夏商西周至春秋,鬼方、猃狁等民族游牧于此。战国时,赵国云中郡管辖达到阴山南,林胡、楼烦等民族游牧于阴山北。

农耕与游牧最早的一次融合应该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所推动的,彼时,中原各国都在进行变法改革,衰落的赵国也迎来了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由于赵国的领土和游牧民族接壤,所以,赵国受到的影响最大。在长年的战争中,赵武灵王发现了胡人服装的便捷之处,于是,他断然决定,将中华的宽袍大袖改造成适合作战的胡人服饰。

据《战国策·赵策二》记载:“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也记载:“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从此,使军队中宽袖长衣的正规军装,逐渐改进为后来的衣短袖窄的装备。从而顺应了战争方式由“步战”向“骑战”发展的趋势,为国家的稳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次改变对赵国来说意义重大,穿着胡服进行骑射的赵国新军武力值迅速飙升,最终,成为了战国最强大的军队之一,而赵武灵王当年设立“胡服骑射”的军营便在今天的巴彦淖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百年后,秦国的军队统一了天下,雄韬伟略的秦始皇下令修建一条高速公路——驰道。在皇帝的命令下,一条条驰道出现在华夏大地上,从此以后,秦国主力军队奔赴各地的时间大大缩减。《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郦山(即骊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是岁,赐爵一级。治驰道。”

可以说,这些四通八达的驰道成为了秦帝国的血管,迅速巩固了新生帝国孱弱的根基。而巴彦淖尔恰恰是大秦直道的最后一站,大秦士兵对抗匈奴人的最前线就在这里。

后来,万里长城在这里修建了起来,历史上著名的“孟姜女哭长城”也发生在这里。可以说,巴彦淖尔见证了秦帝国的兴衰。从屯兵塞上到蒙恬自杀,秦朝的军队在巴彦淖尔上演的一出悲剧,就是帝国悲剧的缩影。

秦帝国很快就崩塌,巴彦淖尔从帝国的前线变成了敌人的腹地。匈奴人在巴彦淖尔设立了单于台,他们每次出征都会在这里点兵聚将。几百年以后,汉武帝麾下的两位将军卫青、霍去病长驱直入,将匈奴人赶到了漠北荒原,巴彦淖尔再一次回到了中央王朝的手中。

在胜利的鼓舞下,汉武帝还曾经亲自来到这里,登上匈奴点兵的单于台。想必,这位雄主在单于台上一定思绪万千。北疆格局的确定正是从巴彦淖尔的胜利开始的,汉武帝史无前例的打通了河西走廊,中国的珍奇商品走进了西方国家,丝绸之路上也少了一个心腹之患。

南北朝时期,巴彦淖尔彻底成为了胡人的地盘,他们在这里放牧游猎,在苍茫的草原上唱着歌颂敕勒川的歌谣。而且,后人在巴彦淖尔还发现了匈奴人曾经炼铜的遗址,甚至,还有匈奴城市的遗迹。可以想象那样一幅画面,在苍苍茫茫的草原上,风吹草低现牛羊,远方的城市矗立着,仅仅一回望,仿佛能看到其中忙碌的游牧民讨价还价的声音。

从汉族的角度出发,我们会将目光集中在汉人与胡人的斗争上。

但其实,巴彦淖尔不仅仅是汉儿与胡人碰撞、融合的地点,同样,也是游牧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交锋的前沿。辽国曾经将其视为最重要的边城,金国同样给予了巴彦淖尔很多关注,成吉思汗更是以巴彦淖尔为跳板出兵攻打西夏。可以说,这些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都是在巴彦淖尔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这个坐落在草原上的城市几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一颗明珠。

鲜为人知的是,巴彦淖尔这个名字并非自古有之。它其实是清朝人的称呼,由于是直接音译过来的名称,所以,听起来有些不知所谓。但其实,历史上的巴彦淖尔一度拥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名字——“拂云堆”。盛唐的文人在诗文中不止一次吟咏“拂云堆”的边塞之声,由此可见,一个好名字的意义绝对是非凡的!

参考资料:

『《历史上的巴彦淖尔》、《战国策·赵策二》、《战国策·赵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