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豳风·七月》中记载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甜瓜记载,始于春秋,古人喜之,多有提及。直至清代,康熙口误,为其改名,沿用至今,二者皆可,不分真假。

随着夏季来临,诸多应季水果又重新回到大众视线之中。可能我们对水果本身非常了解,熟悉它们的保存、食用方法,甚至了解其主要功效。但是,对于水果的起源、发现和发展历程大家可能就不是很清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主角正是新疆哈密瓜,相信一看到这个名字大家脑海之中已经浮现出它的身影。哈密瓜非常香甜,并且它的那种香味和其他水果不同,异常独特,只要吃过一次便不会忘记。至于它的产地新疆,更不用多说,在中学课本中早有学过,新疆昼夜温差大,所以那里的水果一般都比较香甜,营养丰富,非常可口。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哈密瓜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便是甜瓜。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称呼它为哈密瓜或甜瓜。但是从史书记载来看,古人很早之前便已经发现这种植物果实可以食用,并且对人身体有益,最早在春秋时期的《诗经》中便有记载。

但是,在清朝之前,它还只有一个称呼,便是甜瓜。只是因为清康熙皇帝的一次口误,它才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哈密瓜。从那时起到现在也有三百多年,人们便跟着康熙皇帝将其称呼为哈密瓜。那么,为何康熙皇帝会出现口误,难道在食用之前他没有询问该水果的名称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切还得从康熙三十七年说起,也就是1698年。康熙自执政以来,朝堂内部除掉鳌拜,在朝堂之外平三藩,收复台湾,平叛西北,将大清国土版块扩大了不少。对于边疆地区,自然需要合理管理,经常派遣使臣前往。那一年,康熙正好派遣钦差大臣前往新疆。

当地官员得知钦差大臣前来,自然不敢怠慢,拿出诸多特产招待,其中便包括鄯善东湖甜瓜。而钦差大臣在品尝甜瓜之后,认为其美味可口,实乃夏天“解暑神器”。有此等美味,自然不能独享,所以当钦差大臣准备返京之时,特意劝告同行的哈密回王向皇帝进贡甜瓜。

不过,从新疆到北京路途遥远,古人最快的交通方式只有骑马。如果将成熟的甜瓜带到北京,估计早已腐烂。虽然也可以将甜瓜的种子带到京城,可他们也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京城的土壤条件以及环境气候同新疆不同,可能在京城培育的甜瓜并不会好吃。

所以,他们几人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可以让康熙皇帝吃到甜瓜,又可以保证甜瓜的品质。哈密回王令人将还未完全成熟的甜瓜连根挖出,栽入木桶之中,这样便可以一边赶路一边生长,等到达京城之后,甜瓜也正好成熟。

果不其然,康熙皇帝在第一次品尝甜瓜之后大为赞赏,便询问手下人这种奇香无比的水果叫什么。可无奈的是,大家都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水果,事先也没有询问过钦差大臣与哈密回王,只能回答是哈密回王进贡而来。所以,康熙皇帝便索性为其取名哈密瓜。

事后,哈密回王得知这件事,他本可以上书表明该水果的真实名字。不过,要是一般人口误说错的话,他可以这样做,但现在面对的人是一国之主,这样做岂不是自讨苦吃,令康熙皇帝难堪。因此,哈密回王便默认甜瓜也可以称之为哈密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之后,新疆地区每年都会向京城进贡哈密瓜,一直到光绪年间才停止。从这件事来看,只不过是一场误会,便导致甜瓜有了新的名字,并且现如今我们也会直接称呼其为哈密瓜。也可以看得出来,皇帝在古代确实有很大影响力,他们怎样做,下层的大臣与百姓便怎样做。

总得来说,类似于这样改名的案例还有很多。有时候,无论是人名还是地名,亦或是其他物品的名字,会有其独特的含义在内。但有的时候,名字不过是一个标签而已,怎样称呼看起来都没有问题。最后,需要说到的是,看待任何问题都可以用辩证的方法去看待,这样会给到我们很多思路,不至于钻牛角尖,也可以使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