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AME集中营》中曾经记载了一篇为游戏发声的文章《乌鸦乌鸦叫》。

不仅仅对家长让游戏背锅表示不满,并对当时的游戏环境和生存状态表示担忧。

当时杂志就曾经准确地描述出了游戏产业在国内的病状:游戏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盗版商早已形成了一条完美的产业链,不尊重知识产权,通过信息差不断牟取暴利;而另一边,国内的游戏软件并没有形成规模,甚至没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发行的主机游戏一直都是0。

国内大部分玩家需要盗版商,毕竟在那个年代能有几个买得起正版的游戏机和游戏卡带?但也正是盗版商的存在,让国内的游戏行业陷入了死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95年3月9号这一天,盗版商们终于迎来了“末日”:世嘉公司在和北京工商交涉之后达成一致,对国内的世嘉盗版全面绞杀。

这一决定直接影响着国内游戏的未来发展。灭盗版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但是短期内绝对会让国内游戏行业元气大伤。

当时北京的游戏机最大的批发市场,以及世嘉游戏相关的专卖店全都被查封,没收的盗版游戏机和卡带可以用堆积如山来形容,据说最后是集中销毁了。

这次的查封让国内的游戏行业从此一蹶不振。当然了偏远地区是没什么感觉的,一样有盗版游戏可以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本次查封的力度很大,但盗版并没有从根本上被拔除,不过剩下的盗版游戏市场的人,每天也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当年一直有传言,世嘉是故意放任盗版游戏在国内盛行的,他们相信游戏的魅力是任何人无法抵挡的。因此在国内玩家们上头之后,马上重拳出击,不仅仅可以重创盗版商,还能为世嘉未来的行货发行铺路。

在这期间《电子游戏软件》专门为这起事件发了一篇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软一方面认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盗版被打击或许可以破解如今死循环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担心世嘉这一手有可能直接将中国游戏市场打垮,毕竟主流舆论本身就对游戏行业嗤之以鼻。

《电子游戏软件》这篇文中也介绍到了,在3.9行动之后杂志方曾经专门与世嘉公司驻中国代表“世嘉华瀚文化娱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久原实先生,进行了坦率而友好的交谈。

电软明确表示了国内游戏的现状,在主流媒体眼中就是“电子海洛因”。电子游戏业近年来受到新闻界和教育界的双重夹攻已经摇摇欲坠,加上本次的盗版打击,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缓过来。因此,电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希望世嘉这边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政策,让中国游戏业能够长久存活下去,这样对双方都好。

但世嘉这边则表示,一撸到底,彻底斩断盗版商的后路。

95年5月第十期,也就是世嘉查封盗版的两个月之后。《电子游戏软件》就刊登了小教授16bit世家学习机的广告。(这是盗版游戏机,世家这两个字可没有打错哦!这一招玩得还真绝啊!)

或许是唇亡齿寒吧!一旦国内没有了盗版游戏,那杂志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毕竟那时候电软主要写作的游戏都和世嘉有关啊!因此很多时候,电软为了存活下去也不得不动一点小心思。

小教授当时的售价是1800元,图片来自MD吧vitaminc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我们,再来回顾这段历史时就会发现,真的是双输的局面啊!当年世嘉的维权活动虽然搞得沸沸扬扬,但没有持续多长时间。盗版仍然无处不在,一直到2000之后都还很活跃。而世嘉主机进入中国非常困难,之后授权给新天利VCD,结果又被阴了一把,所有的游戏全部成为免费的了。

新天利广告截图:

那时候《电子游戏软件》的编辑们都是真爱游戏的,完全不在乎主流舆论的导向,只要认为是对的事决不低头,同时也不会趋炎附势,誓要为游戏发声。

《丧钟为谁而鸣》表达出来的痛心疾首甚至超越了《乌鸦乌鸦叫》。文中明确表达出了对当时的新闻界和教育界的不满。认为是这些“有识之士”不断让游戏背锅,妖魔化宣传游戏,阻碍了中国游戏业的发展,一直无法进入正轨,并痛心中国青少年成长的园地只能靠日本文化的草木来装点。

说实话,真心很佩服《电子游戏软件》小编们的直爽性格,天塌下来也敢于为游戏玩家发声。其他游戏杂志都在观望,中规中矩,不发表任何站队的言论。毕竟在风口浪尖向主流媒体和舆论叫板,就是作死。

虽然我们在《电软》杂志的字里行间都能感觉到那种悲愤,但是当时的社会环境,的确无法营造出对游戏行业的包容。

游戏在国外的经历过漫长时间的来进行演化,才有了当时的局面,的确做到了健康游戏的氛围。而国内玩家们都是突然就接触到的电子类游戏,期间并没有过渡。这就导致了一玩就成瘾,一玩就痴迷,甚至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也难怪当时的主流媒体将其认定为“电子海洛因”。

那时候的学校的规定:只要玩了电子游戏,学生就不能入团、不能评三好学生。

也就是说只要玩了游戏就无可救药,是坏学生,老师鄙视你,同学远离你。而各学校直接召开了誓师大会,并要求学生签保证书,鼓励家长检举信,采访那些深受其害的学生上电视现身说法。

如今我们再来回顾这段往事时,总觉得当时社会对游戏的误解已经到了歇斯底里。但学校这么做也是逼于无奈,在禁止游戏之后的确让很多孩子迷途知返。八九十年代的学生,娱乐方式本来就少,不像如今有这么多电子产品可以选择。

游戏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是致命的,没办法控制,一旦沾染就无心学习,经历过的小伙伴应该是明白的吧!

说实话,要是那时候我有一台游戏机,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觉,就有这么大的瘾。

现在,经历过各种游戏过渡的我们,即使玩最喜欢的游戏,估计一个通宵都支持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