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在原有素描教学的内容、方法的基础上做了新的调整,形成了一种新的素描认知的方法论以及表达的方法,指导创作的课程。

精微素描作为一个基础课,其实就是重新思考了基础的价值、基础的作用和怎样来为学生打下这个基础。 它开启了高等美术院校素描基础教学实验的新方向,修正了当前应试教育的不利影响,突破了素描教学长期以来的单一模式。把“写实”看作一种讲述方式,用精微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调娓娓道来地讲述创作者的所见、所思、所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精微素描也是对美院传统的一种学习和继承。美院对于素描规律学习的传统有两个方面。

四项原则:结构形态、比例、动态、基本形

三项基本的能力:解剖、空间透视、黑白运用(光线就是明暗的运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凡的世界 · 簸箕》

纪宇玺

120 cm X 90 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 · 姥爷的笤帚》

丁昕尧

90 cm X 180 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凡的世界 · 建筑工人草帽》

王可心

90 cm X 120 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 · 鸡毛掸子》

夏晨曦

120 cm X 90 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学时光 · 笔袋》

韩腾墨

120 cm X 90 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平凡之路 · 快递包裹 》

王一纬

100cm X 150 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天 · 凉席》

黄轩恺

90 cm X 180 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 · 马甲》

方浩炜

90cm X 120 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种包装 · 泡沫箱》

杨舒婷

110 cm X 80 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牵挂 · 扇子》

李一帆

120 cm X 90 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奶奶的篦子》

龚晨

120×12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姨妈的搓衣板》

孙懿

120×18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修锁匠的螺丝刀》

李楠

80×11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吃摊阿姨的篦子》

刘芳清

120×12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夹子》

庄静静

80×11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央美好课|精微素描

精微素描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优秀课程之一,教学团队在原有素描教学的基础上做了调整,形成了一种新的素描认知方法论以及表达的方式。课程针对央美城市设计学院一年级的入校新生设置,将传统的素描基础教学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心态和做事方式的同时,融入素描造型基本规律和表现技能的学习。

“思考和方法”是精微素描课程设计的本体,学生的课堂作业脱离沉闷的习作味道,展现丰富的作品面貌。在课堂教学中不摆静物,不摆模特儿,而是借用了主题创作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去寻找要画的对象。通过素描笔记绘本形式,整合一系列模块化的课题,让学生们在具体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学习基础知识、规律和技能,即“创作带领习作的学习”。

这份成果一是打通了原来基础教学中的技术训练和创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创造性训练之间的关联。原来总是把基础教学和创作教学分为两个大的阶段,而现在越来越重视从基础教学开始,就导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二是在基础教学中将学生带入到更广阔的社会观察、社会体验的这个空间,让学生走向生活,包括走向自己的家乡,走回自己儿童的记忆,走向工厂和建筑工地……学生从生活现实中有了感受,找到了自己要表达的各种路径,由此来进行深入的创作。精微素描就在越来越深入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脱胎换骨的新貌,由此有了我们眼前看到的一种新颖的素描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