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章梫出生于浙江,于光绪三十年登进士,成为了晚清的末代翰林。作为晚清一代名师的他,是我国有名的教育家、书法家。

在变法救国期间,他先后创立了北京邮电学院、北京交通大学,也担任过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也就是现代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

而当提起他的书法时,那笔走龙蛇般的狂草,挥洒着晚清末年的最后辉煌。

他的书法是近代书法领域的一座难以跨越的高峰,被沙孟海称为"自唐以来千余年,学书谱者第一人",也为历代学者所称道。

三代英雄,沉浮官场

单论起章梫这个人,可以说是一个鹤立鸡群的人物。其父思培公严于对章梫的家教,而其母则是个知书达理的名门闺秀。

在这种书香门第熏陶中,章梫6岁便早早地入了私塾,9岁学习八股,天资聪颖的他文学造诣不断显现出来,18岁应试中秀才,不久便登进士,官路较为通常。

不过,时势既能造英雄,又可以毁掉一代枭雄,身处晚清国家动荡、政治腐败的年代,注定了章梫后来难以解脱的凄苦命运。

除了章梫自身在历史上所取得的成就以外,他的子孙后代又将章家推上了一个新的巅峰。他的儿子章以吴16岁时考进天津南开学校,与小他1岁的总理成了同窗校友。

随后凭借自身的能力闯到民国,混成了民国财经界的名人。章以吴17岁的时候,同朱启钤的女儿朱淇筠成婚。

不久后便诞下了长子章宏道,也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著名外交家的章文晋。章文晋也是近代外交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拥有卓越能力的同时,又不居功不自傲,在起草外交文件、参与边界谈判等方面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后又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再续章家的往日的辉煌。在多年以后,被总理赞誉所赞誉,他对章梫说,其子为"名父之子,名子之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章梫的女儿,也是民国时期巾帼不让须眉的存在,长女章以保是民国国民政府立法委员。而长女婿更是在北洋政府身兼要职,是民国北洋政府的外交顾问。

这样原本辉煌显赫的家族,后期却是因为观念的不同而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这种细微之处的铺垫也在悄然间奠定了章梫后半生略显凄苦的晚年。

怀恋旧朝,愚忠报国

也许是一直经受着儒家思想、清代八股的熏陶,章梫一直在风雨飘摇的年代坚守着他自己那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王朝——清朝,这也间接导致了他与子女情感的破裂。

据学者收藏家邵楠先生所提供的章梫信件原稿印件中可看出,他那不忘本朝的固执倔强从每一个字里行间中显露无疑收信者同为"淞社"。

章梫也一直以前清大臣自称,如制军大人(前清总督别称)、观察等等。写信时,章梫的生活以及精神状态并不是很好。

他最小的儿子因病不幸先逝,他自身的身体也总是被疾病缠绕,此时更正值1917年6月"辨帅"张勋复辟失败之际。

这一连串的变故,让这个原本风雨飘摇的老人身心俱疲,但即使是这样,他在信中仍不忘对前清的关念。

而一切的一切也都隐喻着他与那个"离经叛道"一心革命的长女章以保之间关系的紧张与破裂,当曾经的骄傲依托变成了现今的对立面,章梫的心情可见一斑。

然而在这两难的局面面前,章梫选择了他心中所认为的"大义",他是可敬的,亦是可悲的。

在继承者先辈们忠君报国情怀的同时,却又因为时运而选错了效忠的对象,有着不侍二主的高洁品格的同时,又错选了一个腐朽落后的清政府。

晚清,在接受新思想教育下的章以保加入了同盟会,在辛亥革命起义期间,章以保曾以北方革命军交通部副部长的职位积极参与其中。

1928年被南京政府特邀为立法委员。对于这个时刻和清政府作对,随时想着扳倒自己所拥护的信仰的女儿,章梫简直怒不可遏。

而接下来所做出的举动让众人张口结舌,章梫竟直接拿着女儿的照片去巡警厅报案,说长女章以保反叛动乱,要求巡警将她立即逮捕、斩首示众。如此不留余地的狠绝手段,说上一句大义灭亲也不过如此了吧。

斗转峰回,革命火种

但值得庆幸的是,章梫的要求并没有被巡警实行,因为那天接办的恰好是一个同情革命的巡警头目,于是乎,章梫一走,他就把照片转交给了当时的"通缉犯"章以保。

这才算将此事做了个较好的了结,在冥冥之中也为章梫结下了一个善缘。一代民国女杰终得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当革命的曙光照亮整个华夏大地的同时,他的孙子章文晋携带孙媳穿着解放军军服来看望他了。

对此时早已垂垂暮年的章梫来说,也不知道心里是怎么滋味,可能是懊悔,也可能是百感交集,但不论用再多的形容词,都没有"忏悔"两字。

因为以章老这般胸襟和节操的一代伟人,应该是不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背弃自己的信仰的,也许他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妻离子散、颠沛流离。但他绝不会放弃,因为这是他那一代的国家,而他则是那个国家里的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章梫的晚年除了一些不能改变的事情外,过得也还算是不错。长女不计前嫌地照养着他,孙子孙媳也都算孝顺。

在1949年,他抑郁而终,这也算得上是他为清朝所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好像他的一生都在为清朝而活,生不逢时便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时间在不断向前,但他却始终不前进,"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大抵是他穷其一生都难以理解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