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有嘉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前636年,是春秋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

这年,晋文公在秦穆公的护卫下,有惊有险地登上了晋君宝座,而为了这一刻的到来,重耳足足在外流浪了19年。

也在这一年冬天,风雨飘摇的周王室爆发了一次严重内乱,内乱是由一场宫廷性丑闻引发的。

周襄王的胞弟姬带(王子带)盗嫂事发,然后杀兄心起。

一番火并之后,周襄王败逃郑国,在氾【fán】地向诸侯告难。

这一不同寻常的事件让曾经在“勤王”中得到过好处的秦国很是兴奋,秦穆公二话不说,立马调兵遣将,屯兵于黄河岸边,伺机而动。

而历经磨难,好不容易爬上晋君宝座的重耳却犹豫了。赶紧开会。这时候,狐偃首先发言。

(狐偃是重耳的舅舅,其它史书中有舅犯、咎犯、子犯等几种称呼)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求諸侯,莫如勤王。諸侯信之,且大義也。繼文之業而信宣于諸侯,今為可矣。”

狐偃的政治嗅觉很敏锐,分析的也很透彻:

“想要得到诸侯拥护成为霸主,勤王是上上之选。

一来可以取信诸侯,二来合乎大义。

周天子毕竟还是天下大宗,有了王室的支持,再去扫除异己,那可是理直气壮,因为那就成奉天子以令不臣了。

当年晋文侯拯救王室,那可是在诸侯中扬眉吐气,我们现在勤王是继承祖先优良传统。“

狐偃的话说的大义凛然,可是晋文公还是有点嘀咕,在外头流浪19年的辛酸仿佛又浮现在眼前,虽然其间遇到过好人,也有过艳遇,可是辛酸、饥饿、屈辱那可是挥之不去的啊?

晋文公想了想,咱算一卦吧。

卜偃宰了一只乌龟,在龟壳上钻几个孔,然后扔进火里烧烤...

烧烤结束后,看了看裂纹,说,好卦。这回这场仗跟上古时黄帝的阪泉之战相仿。这是多好的兆头啊。

可晋文公不仅不干,还吓了一跳,“你看我像黄帝吗?”

卜偃解释道:您误会了,我是把黄帝比襄王。王室虽然不坚挺了,但是典制尚存,周称王跟上古称帝是一回事。

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黃帝戰于阪泉之兆。”公曰:“吾不堪也。”對曰:“周禮未改。今之王,古之帝也。”

卜偃虽然解释了,可是晋文公还是不满意。

卜不成,那就改筮(以蓍草占卜休咎之术)。

筮完之后,结果是“遇大有之睽 ”。

——不仅能打赢,而且周王还会封赏我们,还有比这更吉利的吗?

02

却说,楚国发兵进攻宋国,晋文公接到宋国求援,心里其实有点犹豫——

想打,但是担心打不过人家。

这时候中军元帅先轸首先发言:

“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

——打,而且要打出国际水准。

我们出手相救,这既是报答当年襄公恩情,又能解除宋国危难,这叫报施、救患。

要是这一仗能把楚国打败了,咱就是中原新的老大。

这个叫取威、定霸。

信念坚定了,剩下的问题就是怎么部署兵力,运用战术的问题了。

我们先来看双方对阵:

此时晋国要面对楚、陈、蔡、郑、许。

而能和自己联盟的呢?

首先,铁杆的是宋,因为宋是来求援的;

接着是秦,这两家新婚。

山东方面,齐鲁均有点暧昧。

鲁国此时是个典型的墙头派,主打围观。

而齐国呢?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且还伴随着轻微的蛋疼。

此时掌管齐国的是桓公之子齐孝公。

桓公不少儿子,他死以后群子争立。

甚至连给他下葬的人都没有,尸体摆放了60多天都没人管,后来尸体上的蛆虫都爬到了屋外...

后来,齐孝公在宋襄公的帮助下艰难即位。

剩下的几个儿子全部跑到了楚国,楚国人倒是待他们不薄,都给了个大夫当。

我之所以要说齐国的事,是为后来的事件埋伏笔。

简单说,晋国此次所制定的作战计划是这样的:避开楚国锋芒,也就是不直接救宋,而是先讨伐曹、卫两国。

因为曹卫两国刚和楚国交好,要是攻打他们,楚国一定出兵相救。

这是典型的“围魏救赵”。

同时这一方案,既可引诱楚师北上,又可以逸待劳。

《左传》:楚始得曹而新婚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

为什么说是则齐、宋免矣?

关齐国什么事?

方才说到,齐桓公有7子跑到楚国,楚人待他们不薄。

不薄到什么程度呢?

给官当,还出兵攻占了齐国的谷地。

这个谷可不是一般的地方。

方案刚刚说了,先打曹卫,这两家中曹国相对弱,于是晋国出动战车七百乘伐曹。

这中间,晋国绝对是耍了个心眼。

向卫国借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卫国人会答应吗?绝对不会。

一来,卫国现在是属于楚国联盟的。

二来,“唇亡齿寒”那事才过去没多久啊。

(指的是晋献公假道灭虢。)

卫国自然是不想成为第二个虞国。

卫国不肯借道这也正是晋国人想要的,晋军随后绕道南下,渡过黄河,然后直奔卫国的五鹿而来。

要想知道这一步棋有什么妙用,我们看一下这之后各国的反应和态度就一目了然了。

楚国:撤回了驻扎在申和谷两邑的军队;

齐国:马上和晋国联盟;

鲁国:马上倒向晋国;

卫国:驱逐卫侯。

这一连串的事件恰恰是个不起眼的五鹿在起着掣肘作用。

再往白了说,要争取齐国的筹码是什么?

就是帮他们赶跑驻扎在谷地,时刻偷窥着齐君宝座的公子雍。

要知道有了齐国的加盟,即便是齐国也打酱油(事实上后来齐、秦也真的是酱油党),那至少对晋国来说,一是声势壮大,二来后方稳固。

要是齐国贸然帮助晋国而被公子雍趁机而入,那么晋国无疑多了一个对手。

03

取得齐国联盟后,中原局势急剧逆转。

首先,卫国成了两面受敌,于是赶紧请求加盟。

可晋文公不答应,卫侯又想亲近楚国,可是国人不同意,反而驱逐了卫侯。

就这样晋文公兵不血刃地取得了卫国。

这时候,鲁国人真真地感到了蛋疼。

要知道,在战前,鲁国是追随楚国的小弟。两家打起来的时候,鲁国还曾派公子买帮助戍守卫国。

而现在的情形是,晋军声势浩大,卫侯撒丫子跑路,楚国救卫又没有成功...

蛋疼之余,鲁国人害怕了!

于是赶紧召回公子买,回来就给咔嚓了。

咔嚓了不说,又耍心眼:

鲁国人一面向晋国报告,说公子买出兵,老大都不知道这事,现在给正法了;

另一面又向楚国报告说这厮没有完成老大交给的防守任务,我们把他正法了。

说白了,鲁国人铁定心思要将酱油打到底。

在齐、鲁、卫差不多拿捏住了以后,晋军开始了真正的计划:揍曹国。

理由很充分,曹共公这个人体学爱好者当年偷窥过重耳洗澡,重耳登基,还不发贺电。

可没想到的是,曹共公人虽然烂,但是防守战居然一点都不含糊,晋军出师后势如破竹的劲头在这里受挫了。

战役打的惨不说,曹人还把晋军攻城时的尸首全部堆在了城上。

晋军这时候军心就有点动摇了,晋文公也开始有点哆嗦了。

这时候,有人给他提了个建议。

建议有点损,但却不失为一个好建议。

这人提议说:

“咱把进队驻扎在曹国人的墓地里,就说你们亵渎我们人的尸首,我们就挖你们祖坟...“

别说,这招真好使。

曹国人害怕了,挖祖坟啊,多叫人跳脚的事啊。

于是赶紧把之前堆在城上的尸首客客气气地装进棺材,送还晋人。

这事一闹,曹人有点气馁,晋军趁势拿下曹国,俘虏了曹共公。

接着就是对曹共公一番批斗。

当然,晋文公也没忘记恩人,就是当年对他还不错的曹国大夫僖负羁。

当年人家可是又送吃的又送银子。

但是这时候,有两个人犯2了,魏犨和颠颉。

这俩人有点不乐意,我们好不容易拿下曹国,死了那么多弟兄,凭什么还得对他客客气气的。

于是把僖负羁抓起来了,吊着绑起来,再在下面点上柴火。

晋文公知道这事后很恼火。

一来僖负羁是他恩人;

二来这俩人有点不听使唤。

所以决定杀鸡儆猴。

这俩人都有些本事,那拿谁开刀呢?

颠颉最后被放倒了。

魏犨当时也受了伤,但是一来当年魏犨跟重耳是驴友,二来很能打。

所以重耳是故意留了他。

04

说了半天晋文公,差点忘了前线的宋国还是苦苦支撑。

拿下曹国不久,宋国的告急文书再次来到。

宋使门尹般来见晋文:赶紧的吧,我们快撑不住了...

晋文公赶紧召开第二次军事会议。

主持发言说:宋人又来了,我们这回要是不救人家,以后交情就断了。跟楚国人说别打了,人家又不同意。我有心思打,可是齐、秦不帮忙,咋办?

“宋人告急,舍之則絕,告楚不許。我欲戰矣,齊、秦未可,若之何?

老大说完,先轸开始出主意——

“使宋舍我而賂齊、秦,藉之告楚。我執曹君而分曹、衛之田以賜宋人。楚愛曹、衛,必不許也。喜賂、怒頑,能無戰乎?”

先轸的这个主意是个连环计,而且从头到尾,晋国不用出本钱,还能尽赚好处。

轸意思是说,让宋国人先去贿赂齐秦两国,让他们从中斡旋,让楚国人撤兵。同时我们再把占领的曹卫两国的土地送给宋国人,用这个弥补他们贿赂齐秦的损失。楚国人和曹卫交好,肯定不会答应齐秦两国而撤兵。

这样一来,齐秦因为得到宋国的好处而欢喜,但是楚国人不给面子、顽固不化。

这肯定会让齐秦不爽。

晋文一听,好事啊,不出本钱,还净赚人情,照办。

齐秦两国加入晋国阵营后,这个对阵已经很明显了。

此时的楚王也渐渐感到局势不妙了,为了应对局势,做出了如下调整:

1.退居申地,等待时机

2.调回之前安插在谷地的驻兵。

3.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召回前线的领兵大将子玉。

子玉不干,说什么也要打下去。

他回楚王说:

“非敢必有功也,願以間執讒慝之口。”

——我并不是贪图战功,我是堵住某些人的嘴。

(子玉所说的讒慝之口指的是在此之前蒍贾说过的一番话“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

战前被这话刺激,现在楚王又下令撤兵,子玉是满腔不甘心,于是坚决要求拿下宋国。

楚王一看,不服管教是不,那你就自个娱乐吧!

于是象征性地派了些兵给他。

实际参战的基本上是子玉自己的族兵,具体而言,指的就是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实从之。

子玉之役展开后,派人向晋军宣战。

虽然是被称为刚而无礼,但是冷静下来,思路还是清晰的——

子玉首先派出宛春来到晋军大营,提出议和条件(这听起来似乎很矛盾,要打但是先请和。实际上不是,也有瓦解对方联盟的居心在其中)

宛春代表子玉给出的条件是,你们把赶跑的卫侯送回卫国,恢复曹国,我们就从宋国撤兵。

听到这个条件,子犯首先发难:子玉也忒不会买卖了吧,凭什么一换二啊,还是我们老大一,你们二当家的二啊~

“子玉無禮哉!君取一,臣取二,不可失矣。”

(君指晋文,臣指子玉。别国大臣再大在国君面前也是臣)

子犯的意思是,不成,这样的话,我们亏了。

但是先轸却不这么看,他识破了子玉。

“楚一言而定三國,我一言而亡之。我則無禮,何以戰乎?不許楚言,是棄宋也。救而棄之,謂諸侯何?楚有三施,我有三怨,怨仇已多,將何以戰?“

他说,楚国人这招是一石三鸟,既是帮了曹卫,又“救”了宋。我们要是不答应,那就是同时得罪了三国。不答应,一来是不管宋国了——我们本来就是来救人家的,现在人家有条件撤兵我们反而不答应,这事说不过去。二来,这事传出去在诸侯中影响不好。

先轸意思很明确,别中楚国人圈套。

那该怎么回应这个一石三鸟之计呢?

“不如私許複曹、衛以攜之,執宛春以怒楚,既戰而後圖之。”

这里着重一个关键字,攜。

不严格地说,就是离间。

先轸的对策是:楚国人不是想一石三鸟讨便宜吗?咱就将计就计。我们私下里恢复曹卫两国政权,这就成我们落好了,曹卫两国要感激的就是我们,而不是楚国了,我们再把楚国使者绑了...

晋文公一听,不错,又照办。

05

果然,曹卫两国很是感激“侵略者”的宽大处理,马上同楚国绝交。

子玉一听火冒三丈,本来自己的美事,后来啥也没得到,于是二话不说,直扑晋军。

子玉扑来了,晋文公呢?

退避三舍。

这一退就退到了城濮。

这一年(前632年)夏四月戊辰(注意,特别注意下,这一天是个朔日,开战是不吉利的),晋、宋、齐、秦联军在城濮安营扎寨,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晋楚两国在城濮对垒,楚国此时占据了有利地形。

左传说此时楚国“背酅而舍,晉侯患之。”

这个酅也就是相对险峻的丘陵。

易守难攻,进攻时也很占便宜,因为当时用的是战车。

晋文很是犹豫,这时候又不知道哪个该死的乡村歌手唱了这么几句

“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

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说:晋文公这场战会有新功,但是不足念旧惠,说白了,有好处,但也不全好。

晋文本来就对敌我对阵有点担心,一听乡村歌手这么唱更犹豫了。

这时候舅舅子又给他打气:打,打赢了咱就老大了。就算打不赢,咱那点家底子也够耗的。

子犯曰:“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裏山河,必無害也。”

晋文还是有点犹豫,“可是楚国当年也没亏待过我,我这是不是有点不厚道了。”

栾枝又出来鼓动他:“那都是些小恩小惠。现在的国际局势是,楚国基本上快把汉阳诸姬全部吞并了。姬姓是咱自家人,你还能惦记这点小恩惠忘记大耻辱吗?”

漢陽諸姬,楚實盡之,思小惠而忘大恥,不如戰也。

晋文还是不想打,说:我做了个梦,楚王把我摁倒了,用牙咬我脑浆子...这TMD不是个好梦。

但梦好不好,关键不在内容,看你怎么解。

舅舅子犯赶紧说:这是好梦!好兆头啊!

“怎么个好法?”

“楚王不是把你摁倒了吗?你脸朝上,他脸冲下是不是?这就叫我得天,他服罪。用牙啃你脑浆是不是?这也是好事,牙是硬的,脑子是软的,人家拿硬的来碰咱,咱用柔的对抗,多硬的都不好使!”

子犯曰:“吉。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

这么一说,晋文公也没招了,那就打吧。

06

交战之日,子玉首先派出鬬勃请战。

鬬勃来到阵前,说了这么几句:

“請與君之士戲,君馮軾而觀之,得臣與寓目焉。”

字面意思是说,能不能叫我跟你手下小弟比划比划,你围观。

其实就是挑战。

晋国人商量了一下,派栾枝回应:

“寡君聞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為大夫退,其敢當君乎?既不獲命矣,敢煩大夫謂二三子,戒爾車乘,敬爾君事,詰朝將見。”

栾枝说,行,你啥意思我们老大知道了。我们老大是念你家老大当年待他不错,所以才一直退到了这里。我们以为你也会退的,不过既然你们不退,那就受累通知你家老大,咱明个战场见吧。

(PS:所谓,為大夫退,其敢當君乎。意思是说晋文是君,子玉是臣,晋文都退了,你子玉也得跟着退,你没资格跟国君比,虽然是别国的国君,但是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第二天,晋楚正式开战。

晋文公发表战前演说:

“少長有禮,其可用也。”

——弟兄们,抄家伙,打狗日的!

这时的晋文公只有700乘的兵力。

于是,又一教科书式的战争手段被晋国君臣联手演绎了出来。

楚联军当时的布阵是这样的:

子玉是中军主帅,领的是若敖六卒;

子西统领左军;

子上领右军;

陈、蔡打酱油。

针对这个布阵,晋国人的对策是,让下军佐胥臣率先打跑酱油党,先声夺人。

胥臣很聪明,知道自己不用真打,吓跑他们,目的就达到了。

于是下令把战马全部蒙上虎皮,直冲陈蔡方阵。

果然陈蔡方阵率先乱了阵脚。

紧接着楚国右军溃散。

楚国开始乱阵,但是晋国却没有趁势打击,而是撤退,假装败逃。

狐毛逃跑时还怕别人看不见,高高地竖起两面大旗,栾枝也跟着起哄,用战车拖着树枝大扬尘土。

楚国人上当了。

晋中军主帅先轸迅速拦腰追击,狐毛、狐偃也率上军出兵夹击子西,没几下子,楚国又丢了左军。

子玉毕竟是主帅,见势不妙,迅速收兵,保全了中军。

晋军此战大获全胜,按照当时的战争法在楚国扎营地休整了三天,吃了三天的楚国军粮。

至此,城濮之战大致落幕。

中原诸侯无不朝宗晋国。

古人比你想的“坏”多了,不“坏”的,早挂了,很难留下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