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菊座兹唔昂·菊:“老赵的圆笔连续用笔,更多需要草书思维理解。”

菊座一周生活学习笔记

前几周说到了老赵的圆笔连续用笔的问题,我们接着篆书那摊子说,篆书的用笔是笔笔断开,所以篆书的书写在某种程度上不是连续性书写,而且甚至连改变方向这种技法,在篆书里都被简约化。

赵孟頫 秋兴八首

所以很多爱画画的老家伙们,都喜欢玩玩篆书,画画的技法就是一笔一笔断开的,而且篆书本来就有好多图示化的形态,这跟画画是暗合的。但是行草书就不是这样,以老赵为例,里面好多技法,都需要对草书理解来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启功 朱竹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草书是学习书法必须学习和理解的领域,你可以不去深入掌握,但是不能不深入学习和体悟,否则好多古人的技法根本不懂。难怪当年老邱就会说,唐楷割裂了晋人笔法,这句话的背后是说唐楷是方笔方折运笔,也是断开的用笔,而篆书是圆笔断开。

敦煌中的唐人学欧

况且篆书比唐楷在理解行草上更糟糕,因为小篆还要藏锋,等于说更加消减笔势连带,一些有小聪明的人使用长锋来提升藏锋用笔带来形态丰富性,但是这种技法需要重按笔才能够出现意外效果,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个误导,很多人重按后并不明白行草用笔笔毫发生绞转时的感受,那种感受非常细腻。

这个比下面那个作品还极端~

这样的后果就是,重按后只会重拖着走,笔死的情况再次出现。如果你再有小聪明,采用大幅度提按办法解决,那妖魔鬼怪的技法就出来了,所以古人用笔之细腻,绝对不是今人想当然的那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个写石鼓很好的人,但是创作你懂的~

如果你经历了以上的不良训练,后果就是你拿出魏晋人的作品进行解读,你就会自觉用大幅度提按解读技法,后果就是那些古怪技法就会产生在你的手下,泡馍市的很多人就是这么一路学过来的,行草书差是他们的通病。

接着上节课,我们继续看行书门类的讲解,说到大行书门类,帮主讲到名家行书放大,右边的作品相对精致,左边的作品是老米怒张放大。

写大后一些小动作要消减掉,不要太露。大字行草可以静止可以写意,要看每个人的手感,特别是杂糅的写意风,比较难,强调个人独特的感受。

接着讲碑体行书,清人赵之谦当下人写得比较多,何绍基、于右任、谢无量、沈曾植写的人在早年也有,这里面还有很多人用自己的感觉写,进行杂糅,泡馍省的老薛就是玩这个门类的高手。

中号的行书以工稳为主,这类作品强调秩序感,形式上横纵都有。 小字行书必须精美,必须接近老赵的感觉,写得一模一样就感觉成功了,必须强调稳,更多楷书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趣味的行书更多取法老颜,这张作品抓住了颜的意趣,枯湿燥润都能表现出来。

继续,帮主接着讲大草,晋人放大的写法需要关注章法和用笔。唐风的大草要避开俗气,多关注旭素的作品,张旭的诡异和壮要多关注。

很多人也对今人开始学习,例如张旭光、李双阳等人。宋风草书黄庭坚的学习比较多,这会不要太跟风,换换人学习,例如老祝。

明清调子草书以王铎为主,个别地方存在粗糙的特点。明清能够挖掘的人比较多,更多强调连绵和变化。

时风也有很多人可以借鉴,老陈等人,需要当面学习,更多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过程。

小草更多需要精美,用笔需要非常考究。章草也需要非常精美和均匀。写意的章草比较不同,简帛风也可以进行学习书写。

这个课的主要目的是给大家找定位点,让大家更加清楚自己的作品如何打磨,经历构思、初稿、改稿、定稿等流程,加上自己的审美见识,最终打造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投展的方便法门,帮主为你打开~
(扫描二维码后学习,可能需要先关注千聊公众号)

宋人的不朽高峰,帮主为你庖丁解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书法临帖帮(lintiebang)

作者:兹唔昂·菊

欢迎关注和转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