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军武速递官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T-34中型坦克不仅是苏联/俄罗斯,而且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坦克之一。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刚刚生产出来的T-34/76坦克。

就像任何具有传奇色彩的武器一样,T-34传奇光环中就有很多神话,其中很多都根深蒂固、深入人心,今天我们将分析其中最著名的几个。

神话一:惊人的可靠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塔吉尔的T-34坦克生产线。

苏联制造的武器向来以结构简单而著称,就以著名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枪为例,这种武器易于维护,不需要过多的润滑就能够可靠射击,已经成为一代传奇。似乎苏联武器一直都是这样,但每种武器的研制都是经过优化和改进,才具有最终的出色性能。具体到T-34坦克,也得到了军事政治形势的影响。

1943年,苏军士兵与T-34坦克进行演习。

战争前期,T-34坦克的发动机寿命很少超过100小时。直到1943年,情况才开始发生变化。战局稍微缓和一些,坦克不再是一次性的武器,苏联高层已经开始注重T-34的可靠性问题,他们正在计划将德军赶回西欧,因此需要坦克能具备更长的发动机时间。在库尔斯克战役开始时,T-34坦克的柴油发动机在下调了功率的情况下,寿命提高到300小时。1944年开始装备的T-34/85就已经算是真正可靠的型号,这对于二战最后阶段,苏联坦克长途穿越欧洲作战非常重要。

神话二:神奇的武器

二战初期,T-34坦克凭借技术优势经常进行“冲撞战术”,给德军造成了相当的损失和心理阴影。

对于1941年T-34坦克在战场上的表现,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T-34坦克在500~1500米距离上可以击毁当时德军装备的III号和IV号坦克,而德国坦克必须接近到100~200米的距离才能击毁T-34。似乎在1941年6月22日就拥有1300辆T-34坦克的苏军,根本没必要惧怕只有3500辆坦克的德军——按照前面说的,强大的T-34会疯狂碾压德军的坦克部队。但事实上,一切都要复杂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军为Pak-35/36配备了超口径破甲弹,提高了这种37mm反坦克炮的威力。

毕竟,坦克并不是在电脑游戏环境中相互射击,现实的战斗是一场综合实力的比拼,任何武器都可能会参战。例如,以精确轰炸而闻名的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或者88mm高射炮的直瞄射击。当37mm、50mm的火炮(包括坦克炮和反坦克炮)在发射次口径或超口径炮弹时,都可以大大增强其威力。

1941年冬,莫斯科街头的T-34坦克。

苏联设计师将防护性能寄托在合理的装甲倾斜角度上,T-34车体正面装甲呈60°角倾斜布置。因此,敌人的炮弹无法以最理想的90°角命中,尖头穿甲弹可能会在装甲表面发生滑动,这就增加了跳弹的几率。即便没有发生跳弹,由于命中角度不理想,穿甲弹在装甲中经过的距离更远,增加了无法击穿的几率。

中等硬度的钝头穿甲弹,会“咬”在坦克倾斜装甲上,并进行“转向”以垂直角度进入。

但不幸的是,很快就有一种解决方案抵消了倾斜装甲的优势。这是一种钝头穿甲弹,前部有一个软金属风帽,在命中装甲之后穿甲弹的坚硬边缘足以“咬住”装甲。随后弹丸本身转向装甲倾斜的方向,然后以最理想的几乎90°角垂直进入坦克装甲。所以,在二战初期T-34坦克的倾斜装甲确实能够有效防御敌方发射的炮弹,不过倾斜装甲并不是魔法,它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最精锐武装力量,当钝头穿甲弹出现之后,T-34很快就显得防护性能不足了。

神话三:无力对抗“虎”式重型坦克

被击毁的T-34坦克残骸,远处还有一辆英国“瓦伦丁”步兵坦克。

1942年8月,第一辆“虎”式重型坦克开始装备德军装甲部队。1943年夏,库尔斯克战役开始,此时“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中型坦克装备数量已经比较多了。同时,III号和IV号坦克都经过了改装,装甲得到大幅加强,摧毁它们变得越来越困难。苏军坦克部队已经失去了以往的优势,这种现状催生了一个截然相反的神话——T-34/76对德军最新型号的坦克几乎没有任何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183厂制造的T-34/76 1942型,配备了加大的炮塔。

从数据上看确实如此,T-34的76mm主炮即使在很近的距离也无法击穿“虎”式重型坦克的前装甲。只能从侧面以较理想的角度寻求击毁这种装甲怪兽的机会——如果使用普通的穿甲弹,T-34/76只有在50~100米的距离上能够击穿“虎”式重型坦克的侧面装甲。在真正的战斗中,这样的情况显然是无法实现的。为了避免T-34/76在遭遇德国重型坦克时,不至陷于束手无策的悲惨境地,苏联设计师决定借鉴德国的经验。

1943年,哈尔科夫街道上的T-34坦克。

1943年春,苏联开始大量生产次口径穿甲弹——这种新型炮弹是在T-34没有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寻求击毁德国重型坦克的唯一方法。这是一个昂贵的决定——次口径穿甲弹需要使用钨合金作为弹芯,这种金属对于苏联来说非常稀缺。尽管如此,在库尔斯克战役前夕,几乎所有的钨合金都被用于制造45mm和76mm次口径穿甲弹。

1945年柏林街头的苏军坦克部队,可以看到行驶在前面的T-34/76,后面是T-34/85。

T-34/76在发射次口径穿甲弹时,可以在400米距离上击穿“虎”式重型坦克的侧装甲。在这种新型炮弹的帮助下,“猎杀老虎”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T-34/76终于能够有所作为。但是,这是昂贵代价换来的结果,不过确实非常有效。美军同样为了对付德国的重型坦克,专门成立了精锐的“猎杀小组”:三、四辆M4“谢尔曼”坦克集中全部精力,从不同角度同时对一辆“虎”式重型坦克发起攻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T-34/85开始装备苏军,这种新型坦克配备了强大的85mm主炮,在理想情况下,能够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虎”式重型坦克的前装甲。

历史真相:胜利坦克

1945年,行驶在南斯拉夫街道上的T-34坦克纵队。

截止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说到T-34坦克最大的优势。这不是武器本身的性能,不是装甲厚度、合理的倾斜角度,也不是较小的外形尺寸。T-34坦克的主要优势就是便于大规模生产,当然,这不是立刻获得的,而是在整个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强大的“虎”式重型坦克生产了1354辆,IV号中型坦克生产了8700辆。1945年底,T-34中型坦克共生产了55000辆,具有绝对的数量优势。

T-34/85坦克的车组成员。

在一场大规模的工业战争中,如果技术无法取得优势,那么就需要更多的数量。你可以生产焊接精美的坦克,装好强大的发动机,采用良好的悬挂系统,并配备性能出色的电台和优秀的蔡司瞄准镜。这样的坦克能够完美的完成战斗任务,但是无法阻挡整条战线的攻势。对于苏军的众多坦克,个体再优秀的“虎”和“黑豹”都已经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T-34可以突破敌军防线任何的薄弱环节,然后对强大的坦克进行分割包围,当这些德军重型坦克失去燃料和炮弹之后,胜利果实自然落入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