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风正,则民族兴;家风正,则子孙旺。

无论是泱泱大国还是几口之家,耳濡目染的教育对任何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纵观中华千年历史,有过无数立下不世之功的国之栋梁,其子孙却泯然众人,甚至为祸一方。

但也无数虎父无犬子的才俊,传承着父辈的荣光,书写自己的辉煌。中国革命家李大钊的家族,就是其中一颗闪耀的新星。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那时的中华大地上,经历了一场场改革、革命,却始终没有看到胜利的曙光。

孙中山先生几次革命、一生奋战,依然没能在有生之年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而其他革命者更是苦苦探索而丝毫没有方向,此时马克思主义的到来给了所有人新的希望。

李大钊先生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带到中国的第一人。

李大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民国的动荡年代,百姓的生活时刻遭受着剥削和压迫。各地政府课以重税,各路军阀强抓壮丁,饥荒和战乱蹂躏着每一寸土地。

李大钊就出生在这样的乱世,自幼失去双亲,只能依靠亲戚的抚养才得以长大成人。

到二十多岁时,李大钊已经见证了无数的生离死别,看到了国家积贫积弱的惨痛下场。

从那时起,为国家寻出路、为民族求复兴就成为了他的毕生之志。

除了李大钊之外,还有大量的年轻人同样充满了革命的斗志。这些年轻人们纷纷坐上了远洋的渡轮,来到海外寻求方向。

李大钊

1913年,李大钊也随着“出国游学潮”的步伐,来到孙中山先生留学的日本,开始自己思想上的进一步深造。

在稻田大学的几年间,李大钊的生活非常艰苦,但内心却越发“晴朗”。

曾经的革命之路上,我们国家尝试过器物之变,进行过了制度改革,甚至发动了一场场流血牺牲的革命。

打倒了旧王朝,又来了新军阀;建立了新军队,却保不住旧疆土。说到底,一场场革命之后,中国看似发生了改变,但什么都没有根本变化。

李大钊越发清晰地认识到:中国之变,必须要从思想上改变。

在这样思路的引领下,李大钊结识了陈独秀,共同寻找新的革命方向。终于,马克思主义和李大钊相遇了。

陈独秀

穿越历史的长河,马克思笔下字字珠玑的理论,精辟入理的阐释,像一盏明灯一般,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点亮了李大钊思想的方向。

随后,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让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红色的国家”,也坚定了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此后的时间里,李大钊奔波在工人运动的第一线,向贫苦百姓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作为北大应聘的教授,李大钊的工资水平在当时并不低,但他一家人的生活却极其清贫。

因为李大钊几乎把所有的工资,都投入到了革命事业当中。

他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引起了学界讨论的热潮,建立了第一个地下组织,领导了党一大的召开。

民国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外人还看不清未来的时间里,李大钊燃烧着时间、身体、金钱,点亮了民族觉醒的星星之火。

除了在外为革命奔走奋斗,李大钊在家中同样影响着自己的家人。

每个月李大钊能给家中的生活用度非常拮据,一家人只能吃最简单的粗茶淡饭。

但他的妻子却从来没有抱怨,非常理解李大钊的革命理想。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李大钊提出要拿钱去接济工人,妻子都无条件支持。

在这样的父母影响下,李大钊的孩子们从小就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拥有了难能可贵的同理心。

早期革命家

几个孩子出去玩耍时,看到街边乞讨的老者、饥民,总是忍不住让李大钊给他们施舍。

在家中的时候,李大钊也会向孩子讲述简单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潜移默化之中,给了孩子深远的影响。

随着李大钊的不断努力,国内爱国主义学生运动也在轰轰烈烈展开,在五四运动中,李大钊等人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他和党组织也成为了军阀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

1927年,张作霖和冯玉祥为了全国控制权,展开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

李大钊为了国内党组织的发展,经常外出苏联参与会议。

此时,冯玉祥正在和苏联商讨联合事宜,两人也产生了联络。

李大钊

虽然李大钊并无心参与军阀的政治斗争,但依然遭到了奉系军阀的打击报复。

在军警的突然袭击之下,李大钊一家遭到了逮捕,只有长子李葆华因不在家中而得以幸免。

李大钊身边的朋友十分明白,此次逮捕之后,李大钊很可能凶多吉少。为了保护好他的孩子,爱国人士将李葆华藏匿在了燕京大学之中。

事实也正如其他人所预料的一样,李大钊遭到抓捕后,在监狱中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但自始至终他都不肯向敌人屈服。

对李大钊这样誓死不屈的革命者,军警也变得无计可施,恼羞成怒之下,判处了李大钊死刑。

行刑当日,李大钊无所畏惧地走到了绞刑架前,高呼着“共产党万岁!”,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绞刑架

就像革命前辈谭嗣同一样,李大钊用自己的鲜血唤醒了世人的斗志。

在李大钊同志舍身就义的第二天,躲在燕京大学的李葆华就得知了消息。

一直以来,父亲温和坚韧的身影是他最坚实的依靠,如今这一噩耗的传来,让李葆华痛苦万分。

可无论心中多么悲痛,李葆华都没有表露出来。

因为他知道,父亲就义之后,家庭的重担就全部落到了自己的身上,他必须坚强地面对生活。

众人为李大钊清点遗物时,惊愕地发现这位北大教授居然只有一个银元的积蓄。

生前李大钊所赚来的工资,全部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劳苦大众。

蔡元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葆华也决定继承父亲的遗志,为中国革命奋斗终生。

由于此时的李葆华才刚满18岁,还需要继续学习武装头脑,爱国人士一致认为应当送他去国外深造。

在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帮助下,李葆华拿到了出关证明和一张出国的船票,目的地正是父亲曾经深造的日本。

在日本读书的4年时间里,李葆华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更没有忘却父亲的谆谆教诲。

他保持着父亲身上艰苦朴素的作风,时刻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家中的兄弟姐妹几人,也在母亲含辛茹苦的照顾逐渐长大。

李葆华

东京的学生生涯里,李葆华加入了党组织的怀抱,同时活跃在学生运动之中。在他的身上,革命者看到了李大钊同志的“影子”。

随着学业的完成,立志要投身民族事业的李葆华,向党组织提出回国申请,参与到艰苦的战斗之中。

接到同意批复后,李葆华前往了最危险的北平工作。在主导地下工作时,他的投入程度丝毫不差于自己的父亲。

李葆华在党内一直没有提出过自己的身份,也从来没有“搞特殊”。

无论多么小的职位,多么繁琐的工作,只要是交代给李葆华,他都会无比认真地对待。

李葆华

从北平到上海,从地方到中央,李葆华虽然没有在战场上浴血厮杀,却在后方为党的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9年10月1日,随着天安门广场上震天的礼炮声,新中国终于成立了。

作为革命功臣的李葆华,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双眼噙满了泪花。这一幕不仅仅是他毕生的愿望,更是自己父亲为之牺牲的缘由。

因为在革命期间的巨大功劳和卓越能力,李葆华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了水利电力部副部长。

之后又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成为了正部级干部,可谓是国之栋梁。

那时正值祖国刚刚成立的艰难时期,外敌继续加紧对我国的封锁,内部又遭到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巨大打击。

李葆华

在中部地区的安徽省内,大量农民被迫流离失所,百姓生存问题面临着严重威胁。

在这个危机时刻,中央指派李葆华前去担任安徽省委一把手,主持整体工作,摆脱当地的生存危机。

接到命令后,李葆华没有丝毫犹豫就动身前往了条件艰难的安徽省。在安徽工作的几年里,他吃住全部和百姓一样的标准。

一年到头,不要说大鱼大肉,就连新鲜的蔬菜都很少摆上李葆华家的餐桌。

正是李葆华这种模范带头的影响下,安徽省内的领导班子全部自觉开始“自我批评”。过去不好的官僚作风和享乐主义,在萌芽阶段就被李葆华彻底铲除。

李葆华

从安徽离任之际,当地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感谢这位“李青天”,他为官一任,给当地百姓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一生的时间里李葆华践行了自己的承诺,完成了父亲的遗志,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建设着自己热爱的祖国。

除了为祖国事业贡献一生的功绩外,李葆华还给祖国带来了新的惊喜,那就是他的儿子、李大钊的孙子——李宏塔。

李葆华

李宏塔是李葆华的儿子,但在儿时却没有体会到温情的父爱。

原因非常简单,新中国刚刚成立,正是百废俱兴的关键时期。

李葆华经常奔波在全国各地,实在无法抽出精力照顾孩子。

所以,李宏塔一直在托儿所中成长,直到6岁才被父亲接回家中。

在和父亲李葆华相处的时间里,李宏塔看到了和别人口中不一样的父亲。

在外人看来,李葆华是李大钊之子,是风光无限的国家高管,但在李宏塔眼中,父亲就是一位恪守职责的好人。

李宏塔

那时李葆华正在安徽主持工作,李宏塔几人也随着父亲来到了安徽生活。

因为李葆华出色的管理,安徽很快从艰苦困境中走了出来,百姓为了感谢李葆华经常给他送来礼物。

但李葆华从来不收任何礼物,就连客人给李宏塔买的葡萄干,都要付钱后,才允许给自己的儿子吃。

这种简朴低调、清廉踏实的家风,在无形中给了李宏塔深刻的影响,也为他种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

在父亲李葆华的嘴中,提及最多的莫过于“党员”这两个字。

这不仅仅是李葆华的身份,更是从爷爷辈就开始的家族信仰。

李葆华

所以,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入党也成为了李宏塔的强烈愿望。

从16岁开始,李宏塔就选择了光荣参军。

在军队的磨练中,李宏塔磨砺了钢一般的意志,锻炼了铁一般的身体。随后,他来到了工厂参加工作。

就像自己的父辈一样,李宏塔从最基本的岗位做起,兢兢业业的完成每一项工作,勤勉低调的家风,让他很快在事业上就做出了成绩。

当时适逢高考重新恢复,厂里的领导一致同意李宏塔去上大学深造。

李宏塔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顺利考上了大学。

大学毕业后,知恩图报的李宏塔又回到了自己曾经工作的地方,为工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宏塔

所有接触过李宏塔的人,给他最多的评价就是勤勉踏实,谦逊低调,能力突出。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李宏塔的才能没有被埋没,组织也一路将他任命为了安徽省委副书记,之后又调任民政厅工作。

在曾经父亲奋战过的地方,李宏塔继续为人民尽心竭力地付出辛劳。

当时的社会上,很多单位还存在分房指标,而李宏塔所在的民政厅正是主管此事务的部门。

许多地方的领导干部,为了一己私利,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暗箱操作指标分配。

还有一些则更明目张胆,将分房指标给予亲朋好友,私吞国家财产。

李宏塔在任的时间里,从来没有任何礼物能递进他的办公室,更不会有任何徇私牟利之举。

甚至到他离任时,身边工作的同事才发现,所有人都解决了住房问题,可李宏塔却依然和一家人挤在小阁楼中。

用李宏塔自己的话说“共产党员一要干事,二要干净”,身正不怕影子斜,事实面前任何的诋毁都是无力的。

工作的几十年间,李宏塔解决过大大小小无数问题,大到安徽特大洪水灾害,小到街道百姓的邻里纠纷。

在他看来,人民的事情无大小,党员都要为人民解决。

李葆华家庭照

富贵不过三代,家风可传百年。

从李大钊先生开始,清廉朴素的作风就像一粒种子播种在了子孙的心间;为人民服务的信仰,也根植在了李家的血液。

李大钊去世,只有一个银元的遗产;李葆华奋斗一生,却不为儿子谋半分福利;李宏塔兢兢业业半生,无怨无悔,只在老年申请一辆电动车,方便更好参加工作。

如今社会之中,金钱似乎成为了唯一的奋斗目标。不管做任何事,都要向“钱”看齐。

无利不起早是当代人的常态,争名逐利中太多人忘记了自己出发时的初心。

三代传承家风扬,两袖清风写华章。

李大钊一家就像是一面镜子,反射着老一辈人艰苦奋斗的品质,更让我们后辈以此为鉴,正自己“衣冠”,明人生价值。

2021年,一枚闪耀着金色光芒的“七一徽章”,戴到了李宏塔同志的脖子上。

这枚徽章记录了李家三代人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