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冬天,李登海身背干萝卜丝和猪大油,还有用于加代繁育的玉米种,坐汽车、火车再换轮船,跋涉8天8夜,从山东掖县(今莱州)来到海南荔枝沟,开始了他圣徒一般的南繁育种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烟罕至的荔枝沟,气温高达30多度,李登海和伙伴们住在四面无挡墙的草棚子里,处在蚊子、小咬和毒蛇的包围之中,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观察记录了几百个数据。第二年,“掖单2号”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终于培育成功。

27个冬天,李登海像一只候鸟,从山东到海南,培育出了一个又一个玉米新品种,一次次创造中国玉米高产的新纪录。

李登海只有初中文化。1966年,他初中毕业后回到老家掖县后邓村务农。1972年,一则美国农民创春玉米亩产2500斤记录的消息,深深震撼了他。当时,山东玉米亩产仅二三百斤。时任村农科队队长的李登海暗下决心:“美国农民能做到的,中国农民也能做到!”

缺乏基础理论,他就不分昼夜地啃书本,向一切内行的人求教。他带领队员种植了10多块实验田,探索玉米高产的道路。当年,后邓大队的夏玉米亩产量提高到了512.2公斤。

1974年,李登海到莱阳农学院进修,仅用一年就学完了四年课程。老师刘恩训被他感动,赠予他20粒珍贵的杂交种子。

李登海如获至宝,一头扎进了玉米地。狂风暴雨中,他光着膀子冲出去为玉米遮风挡雨;老鼠啃光了玉米他就从头再来……他不惧各种困难,却始终无法突破亩产660公斤这个瓶颈。

在北方,一年只能进行一个育种周期。为了加快育种步伐,他想到了到高温高湿的海南进行加代繁育。1978年,他带着几个助手来到了这个山沟里。

李登海起早贪黑,把带来的育种材料一粒一粒仔细地播进地里,浇水、除草、灭虫;忍着毒蚂蚁的叮咬,砍来树枝圈起篱笆墙以防黎族老乡的水牛跑进地里。但是,一次他外出买东西,两头水牛把地里的玉米苗啃食、踩踏得一片狼藉,李登海一屁股坐到地上,哭了个昏天黑地。从此他落下个病根,一听见牛叫就头疼欲裂。

李登海是一个孝子,但是20多个春节都没在家陪母亲过。2002年春节,他把93岁的老母亲接到了海南基地,终于和母亲过了一个团圆年。送母亲返程时,李登海嚎啕大哭。可擦干眼泪,他又换上了工作服和胶鞋,钻进了玉米地。

长期超负荷劳作,李登海累出一身病。因长时间站立导致严重痔疮和腰椎间盘突出;患美尼尔氏综合症时,他煎熬11个昼夜仍强撑着赶到海南;甚至突发脑血栓住院,满心牵挂的还是那片玉米地。

李登海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带领团队选育出的玉米杂交品种有150多个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7次创造和刷新了我国夏玉米亩产纪录,两次刷新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累计推广面积约12亿多亩,为国家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200多亿元。

从自费建成后邓试验站到登海种业上市,李登海坚持不向国家要钱,并将科研成果无偿献给国家。

如今,72岁的李登海依然会每天出现在玉米地中。他常说:“从根上讲,我就是个农民,为了祖国富强,我终生选择玉米育种,一辈子就干这一件事。”(□张静 赵琳)

扫码观看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