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巴西,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远在美洲的一个国家。然而,在我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巴西”的地名。

东汉末年,益州刘璋曾在阆中(古称保宁)曾设立过一个郡,郡名即为巴西。后来,张飞曾在阆中之地与张郃进行交战并打败张郃,而张飞也曾在阆中担任过太守之职。

尽管都被称作"巴西",但我国古代的巴西郡和当今的巴西国却并没有任何关系。坐落于南美洲的巴西国域为851.49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五,人口总数约为2.01亿。因此,巴西是一个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大国。

巴西水域辽阔,纵横交错,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亚马逊河就流经此地,因此巴西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灌溉水源,这就为其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天性有利条件,有了农业基础,才保障了巴西第一产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巴西还拥有广袤的森林资源,各种矿物储量也排在前列,包括铁矿砂、镍、铌、铬、黄金矿及石油等,这就为巴西进行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后备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的土地上,完全是可以孕育出一个顶级强国的,然而现实却是——巴西取得过什么举世瞩目的成就吗?好像没有。巴西出过什么特别厉害的人物吗?好像也不多。巴西在国际中有过什么大活动吗?好像除了奥运会也没什么别的记忆了。巴西有什么特别拿得出手吗?好像就只有足球了……

尤其是在21世纪的当下,这个曾经的南美第一国、曾经差点进入联合国五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国家、也是金砖五国之一的国家却面临着发展的困境。

2021年的第一个星期二,西半球就传来一个坏消息,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在其官邸前对着支持者说:"巴西破产了,而我什么都做不了。"

诚然,我们都知道总统的发言有些夸大其词,巴西也并没有真的"破产",这只是领导人的一种情绪宣泄。但巴西如今正处在发展瓶颈期却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本该强大发展起来的巴西却依旧平平无奇,在大国强国之列籍籍无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理位置的局限性

巴西的领土有几乎三分之二在高原上,而平原面积则占据很小比重。不利的地形为巴西人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挑战,也从基础上限制着国家发展。

从大体上来说,巴西主要由亚马逊平原和巴西高原两种地形组成。

由于高原地势,巴西国内平均海拔超过1000米,这样的高度很难发展。高原地形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不适宜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生长。

想想我国的西部的青藏高原、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等高原的分布处,其发展程度均相对落后。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发达地区多数集中于平原区,如美国的东海岸和我国的珠江三角洲等地。因此巴西的这种地形就限制了其无法进行大规模开发和建设。

此外,巴西位于热带地区,热带雨林气候显著。热带雨林区降水多,温度高,植被覆盖率高,若要进行农业生产开发,就需要进行伐木。而过量砍伐树木不仅会造成生态环境失衡,也会导致土壤资源的流失,因此开发代价很大,成本也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种不利的环境因素为巴西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阻碍,成为巴西高质量发展和飞速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为缓解地理环境带来的压力,巴西政府于上世纪50年代末在巴西内地戈亚斯州境内海拔1200多米的高原上兴建了首都巴西利亚,

并通过大量吸收海外移民来增加本国人口,希望借此来带动国家发展。只是,地理环境带来的先天不足的硬伤,仍旧在很大程度上为巴西的发展带来巨大阻力。

产业结构不合理

巴西所在的南美洲可谓是一片生活的乐土,除了自然资源好,它还是世界上唯一一块没有遭受战争侵袭的大陆,因此,世居于此的当地居民少了些争夺和进取心,多了些自给自足和随遇而安,使其不过分纠结于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创新意识不强,从而导致巴西产业发展缓慢,结构比例失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西的工业化进程始于19世纪80年代,由于未受到战争的摧残和破坏,一战期间,巴西工业产量不仅没有同其他国家一样受到强烈打击反而增加一倍;在全世界经济大萧条、二战鏖战时,巴西的工业发展迅速增加,其工业产值甚至接近国内GDP份额的1/4。到1970年代末,巴西工业体系已日趋完善,工业部门门类齐全。

然而,在1980年代后,巴西逐渐落入"发展的陷阱"——去工业化趋势1970年后,巴西的工业占比在产业结构中开始逐渐下降,尤其是在1980年代后,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到2017年,巴西工业在GDP中比重已经下降到21%。

巴西"去工业化"导致工业衰落,使得巴西失去了制造业和重工业的支撑,开始出口低端和初级产品,大量进口先进技术型产品。以至于经济增长失去动力和引擎,经济增长明显失速,逐渐沦为全球产业链的"低端玩家"。

巴西没能抓住并合理延伸第一产业,因"去工业化"策略削弱了第二产业,过分依赖但却没有技术支撑的发展第三产业,使得产业结构在极度不合理状况下走向失衡,产业结构问题日益严重。

政府领导及政治的缺陷

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强大与否及其未来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人的能力和政治体制的优劣,巴西发展的落后和缓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领导人的无能和政治体制的缺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国家,巴西的发展本该一马当先,借助本国优势提高发展能力,并为周边国家做好表率,提供适当的援助。

但巴西政府领导人在治国理政上缺乏做出合理的、长久发展的国家规划,也没有形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期的国家发展体系。

巴西政府经常是出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缺乏防患于未然意识,以至于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上问题不断矛盾不断,从而使得政府权威性受到质疑,公民对于国家发展丧失信念和信心。

其次,巴西政体采用的是总统共和制,国家最高权力由总统及拥护其统治的议会进行管理和掌控,这就很容易出现我国古代"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情况。

每一任政府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容易出现上任政府制定的政策在当前政府就被废除的情况,就会导致许多工程往往在施工到一半的时候被迫停产等状况的发生。

同时,这种体制下的政府行政效率往往很低,政府"停运"现象常见,易导致政党之间的不团结,从而威胁正常的政府运作体系,加重贪污腐败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由于以上政治原因,使得原本就没有"发达命"的巴西又患上了"发展病"。

美国的压制和殖民"后遗症"

巴西与美国分布南美洲与北美洲,巴西位于美国南部,是南美洲的最大国家,因此也被称为"美国的后院"。在两国看似和平平等相处的表面下,内部关系实则问题重重、危机重重、各种利益纠葛牵制暗潮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长久以来的"霸权政治、美国第一"观念根深蒂固,坚持美国优先发展战略,遏制各国发展的内部政策和意图从未改变。

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在当今和平发展的世界主题下表面宣称并倡导着各国平等、和平共处,但其骨子里的冷战思维和称霸思维却一直没有消退,仍旧期冀着主宰世界,一马当先,不希望有另外的大国出现。

因此,对于美国而言,压制其"后院"巴西及其他南美洲各国的发展来维护自身发展就成为了必然选择。

所以,美国在实际行动上和战略上都采取了措施对巴西进行封锁,如在政治上干预巴西内政,经济上进行打压等。

在此次新冠疫情期间,美国白宫宣布了对巴西实施旅行限制和禁止入境政策,这一措施虽是为遏制疫情蔓延而制定,但实质上更体现出了美国对巴西经济上的打压。

就如同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家一样,在美国的压制下,都没办法成为大国、跻身发达国家行列,而只能作为一个小国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美国之外,阿根廷在南美洲的实力和影响力也不容小觑,因此在巴西与阿根廷这两大南美大国之间必然是存在互相竞争的。

阿根廷不服巴西在南美洲的"第一大国"地位,甚至存在着仇视和嫉妒的心理,在文化、经济发展方面对峙状态十分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巴西在南美洲发展成为强国和产生重大影响力提供了很大阻力。

此外,巴西的殖民地传统也是使得巴西成不了世界强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的殖民统治破坏了巴西原本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发展进程,最终使得巴西逐渐落后于其他国家,导致其经济发展程度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速度缓慢。

除以上几个因素之外,阻碍巴西发展的原因还包括疲弱的军事实力。

由于巴西在独立后维持着基本稳定的国内国际发展环境,遭受到外部威胁小,因此,巴西政府及公民对于军队的重视较为松懈,所以导致巴西如今缺乏武器和远程军事行动能力。而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主要是以军事力量为保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前,受全球性新冠疫情的影响,巴西的经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世界强国之路仍旧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