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了一则关于“末位淘汰”的新闻:

陈先生是上海某投资公司的招商顾问,因未能完成公司“军令状”中约定的保底业绩,被公司以业绩不达标为由辞退了。

惨遭末位淘汰的陈先生认为公司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于是申请劳动仲裁。最终,法院认定公司为违法解除,应支付陈先生赔偿金等共计11万余元。

有法官表示,用人单位仅以“末位淘汰”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

换句话说:末位淘汰是不合法的。

因为“末位”并不等同于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不能胜任工作”。10个人中有8个是95分,2个是94分,难道处于末位的这两个人都就很差吗?

很显然不是的,但尽管如此,“末位淘汰”这种考核管理方式依然在职场上大行其道,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已成为最为显著的标签之一,令身在其中的互联网人苦不堪言,想要逃离。

脉友@晴雯说,我真的特别讨厌公司的末位淘汰,让人每天战战兢兢,以前真的很喜欢编码,但现在已失去工作热情,只想去国企养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互联网大厂里,在各行各业中,像晴雯一样的打工人还有很多。他们努力工作着,却因头顶上随时可能坠下来的这把“优化之剑”而身心俱疲,逐渐失去工作的激情和动力,在痛苦的漩涡中挣扎。

末位淘汰,为何备受企业推崇?

末位淘汰其实是舶来品,最早提出并使用这种考核制度的,是美国前通用公司的掌门人杰克·韦尔奇,一位被很多人视为当代管理学大师的职业经理人。

他提出了著名的“活力曲线”理论,将员工分为ABC三类:

前20%的精兵强将,属于A类员工,这些人是企业的支柱,最宝贵的财富;中间70%的大多数,属于B类员工,他们距离优秀员工还差一些,但又比末端的边缘员工出色,是主要的激励对象;最后的10%,就属于C类员工,是需要被清洗、处理的一批人。

这种活力曲线,其实就是末位淘汰。在杰克·韦尔奇看来,这是一家企业得以保持活力,具备强大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

1981年,杰克·韦尔奇接手通用电气时,公司市值只有130亿美元。上任之后,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人事改革,据说裁撤了近四分之一的部门和项目,淘汰了10多万名员工。

强硬的铁腕裁员,曾令很多人对他不满。但改革后的通用公司重新焕发活力,从全美前十的公司逐渐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世界级企业,到了2000年8月,通用的市值突破6000亿美元,高居全球第一。

通用的崛起,让杰克·韦尔奇成为一代传奇企业家,同时也让他创造的“活力曲线”被不少企业所效仿,其中就有像微软、雅虎这样的科技巨头公司。

《左传》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中国人骨子里一直都有忧患意识,知道这个世界遵循着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而末位淘汰制度恰好有着优胜劣汰的内核,这种因危机感而保持战斗力的状态符合我们素来已久的价值观。

左有通用这样的成功案例,右有根深蒂固的意识积淀,中有企业不养闲人的实际诉求,几者相结合,这就导致“末位淘汰制”在国内的很多行业和企业中迅速风靡,备受推崇。

末位淘汰,真的好使吗?

末位淘汰在推行的过程中,一直备受争议,有些企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并没有因此而收获到一份卓有成效的成绩单,甚至反而更差了,员工怨声载道,企业内部问题层出不穷。

何以至此呢?

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只得其形,未得其神。

通用虽然是最早实行末位淘汰制的企业,大批员工遭到了裁员,但他们并不是为了裁员而裁员,而是通过此举激励员工,助其成长起来。

他们会将末位的员工进行培训改进,或是根据员工的能力和职业规划进行换岗,如果还没有通过考核的,才会被裁员。

换句话说,就是实在抢救不过来了,才宣布死刑。

但很多效仿的企业却没有抢救这个过程,直接将“末位淘汰”当成了裁员的工具,也不管情况如何,只要员工处于末端,就将其扫地出门。

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地粗暴式裁员,往往不仅不能激励员工,反而会让员工很受挫。正如前面提到的@脉友晴雯说的那样:每天战战兢兢,很可能努力半天还是努力了个寂寞。

二是,不为激励,只为统治。

如果说有些企业是学艺不精,只得皮毛,不求甚解,那么还有一部分企业则是完全就没有学艺的意思。他们的初衷压根就不是为了激励,而是出于统治的目的,披着末位淘汰的外衣行PUA之事。

直白一些,就是用末位淘汰来控制员工,听话就给点奖励,不听话就末位淘汰,只要让我不满意,就卷铺盖走人吧,即使你的业务能力并不差。

在很多的企业中,这种PUA员工的现象并不少见。

那么,这么做的结果是什么呢?

严重的内耗,为了不被扫地出门,便会主动内卷、内斗,恶性竞争,媚上欺下,毕竟谁都不想被淘汰,最终只有少部分人在被迫创造价值,而大部分人都在忙于争斗。

而这也是不少互联网大厂味重,令打工人掩鼻而过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率先使用末位淘汰的通用早已摒弃了这种制度,当初效仿通用的微软,也在2013年取消了末位淘汰制。

古人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末位淘汰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起到鲶鱼效应,产生自驱力,用不好则会滋生出更多的歪风邪气,破坏内部团结,得不偿失。

激励员工,不一定非得末位淘汰

末位淘汰,不一定就能激励员工,而激励员工,也不一定非得用末位淘汰。

实际上,也有一些企业对“末位淘汰”并不买账,他们有着自己的一套激励制度。

格力掌舵人董明珠曾在公开场合说过:

我从来不搞末位淘汰机制,因为这个队伍中总有一个人是排在最后的。你永远把这最后一个淘汰,这不公平,我觉得给他合适的岗位是最重要的。

那么,不靠末位淘汰机制的格力靠什么激励员工呢?

答案是:奖励

在2016年底,格力进行过全员涨薪,每人每月加薪1000元;2019年的年初,格力再次宣布全员涨薪,总金额达10亿元。

在2018年,董明珠放出豪言,要让每个格力人,一人一套房。三年时间过去了,格力真的说到做到,兑现了承诺。在今年6月份,@董明珠自媒体宣布,第一批3000多套员工住房即将交付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给员工分房,董明珠表示当员工真正愿意为企业奉献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创造这样的条件,这是对人才的尊重,而不是为了留住人才。

格力最近的一次激励动作,是在今年推行的“员工股权激励计划”,1.2万人以5折的价格买公司股票,堪称格力史上最大的员工持股计划。

俗话说,慈不带兵,义不掌财。

铁血的管理,讲原则、有纪律的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走得更远。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不需要有仁爱的一面。

很多时候,奖励的作用远大于惩罚,恩威并用往往才是最好的管理方式。正如董明珠说的那样:公司管理层要把员工照顾好,员工才会思考如何把公司搞上去。

末位淘汰制,或许才是最应该被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