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消费白马集中的暴跌 , 跟市场急速下跌有关系 , 这是周期性的轮回注定会出现 , 只是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 但是历史的经验 , 消费股因为其内在的长期逻辑 , 往往呈现出两个特点 : 第一 , 牛长熊短 ; 第二 , 政策长期鼓励消费以及科技创新不会结束 。 类必需品的属性是投资者最喜欢的逻辑 。 如果从行业景气度的角度去出发 , 底部的好公司 , 选择在景气度差的时候去关注 , 更有性价比 。

作者:黑貔貅俱乐部

来源:雪球

本轮消费品景气度下降的逻辑大概有这么五大原因 :

1. 本身绝对估值水平太高公募基金集中抱团

17-20年的抱团 , 有核心资产的逻辑 , 有外资大比例持仓的逻辑 , 行业的涨价带来的业绩提升也的确改变了景区周期 , 但是更重要的逻辑在于景气度叠加公募集中发行带来的抱团上涨 , 当然有政策 “ 双循环 ” 以及中国经济在放缓的背景下的升级的逻辑 。

2. 成本上行导致行业的景气度下降

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大消费板块的成本端产生了较大的压力 , 产品价格相对刚性 , 从而影响了其盈利能力 。 食品的成本无非是原材料 , 农业以及工业材料 , 工人工资 , 在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 , 上游最先涨价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 大豆玉米农产品价格轮番涨 , 塑料纸张以及玻璃等工业品也不可忽略 。 单品的价格如果不高 , 较大的价格上行必然会挤压毛利水平 。

3. 疫情的反复导致需求减弱

从社零数据上看 , 疫情的反复导致恢复严重不及预期 , 餐饮旅游等行业复苏比较缓慢 , 再叠加疫情带来的收入增速没有跟上 , 所带来的消费的挤压是比较难受的 , 一般消费品会碰到这样的逻辑 , 只有极个别的产品 , 比如高端的白酒才能保持较高的需求度 。

4. 竞争激烈宣传费用增加

这几年因为行业的景气度高 , 很多行业的准入门槛其实没有这么大 , 这种背景下 , 大家未来抢占市场加大了广告宣传的力度 , 这种滞后效应对当前的盈利是有影响的 , 对总成本的增加直接的反映到了当期利润中去 。

5. 社区团购

短期通过低价倾销的野蛮模式扩张 , 扰乱了正常的价格体系 , 企业影响了经销商的利润 , 对于经销商来说 , 主动备货的积极性降低 , 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急速的去库存 , 压制厂商的正常出货。

跟周期性行业类似 , 行业进入底部的时候需要寻找其反转的逻辑 , 上面的几条原因 , 有些影响比较大 , 比如原材料 , 比如疫情 , 但是社区团购以及竞争对头部的公司会有影响 , 不至于这么大 。 行业的景气度降低 , 并不是因为本身公司的产品没有竞争力 , 品牌化的公司的市场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的 。 当大宗的价格开始降低了 , 疫情缓和了 , 或者产品的提价能够顺利的进行 , 转嫁成本更容易 , 当所以的这些内在外在的因素开始反转的时候 , 或许就是下轮景气周期的开始 , 当然 , 依旧需要关注到 , 公募基金赎回带来的压力可能会对市场的情绪出现极端打压。

暴涨后是暴跌 , 暴跌后是暴涨 , 这是资本市场的规律 , 永远不变。

“在最合适的环境下,买最适合的资产”。

雪球用户@黑貔貅俱乐部,是专门研究周期股的基金主理人之一。如果你对他的基金组合感兴趣,可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