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娄底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玖华)“罗永明的稻谷籽粒饱满,无虫害、无秕谷,吃了放心”。9月12日,来自娄底市娄星区的收购商赵老板,指着刚装上车的10吨中稻,开心地说:“我与罗永明合作好几年了,每年经销的100多吨稻谷加工成大米,客户都满意,市场反响也不错,给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除了与娄底赵老板合作外,与本县的灯塔米业、卓越粮油等公司,都有业务往来,分别签订了稻谷收购协议,价格按国家统一标准结算,稻谷的销售不成问题,加上国家的粮食补贴水涨船高,让我尝到了种田的甜头和分享了政策的红利。”双峰县种粮大户罗永明说:“每年的种田收入,包括国家的各项补贴,至少超过100多万元吧”。

罗永明是双峰县永丰街道泥湾村人,个子高高的,50岁的年纪,透出一股精明强干的气势。在他的别墅前坪里,摆满了收割机、拖拉机、旋耕机等农机农具。“农机农具共28台,花了100多万呢,现在种田靠的是机械化,翻耕插秧,收割烘干、运输都离不开这些机械。”罗永明指着这些赚钱的“宝贝”,非常高兴:“机耕机播机插机收,帮了我的大忙,节约了不少的人工成本和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今年种了3000多亩水稻,只要加强管理安排人手就行了,自己落得个轻松自在。”

说起种田,罗永明流露出骄傲的神气:“别的本事没有,种田是我的专业,这一生与种田有缘。2018年办起了毛塘农民种养合作社和农机服务合作社,别人荒废田土外出打工,我却老老实实在家种田,所以这十几年来,围着田里转,也“转”出些名堂,还“转”出了全县的种粮大户,市里、县里的领导也经常光顾合作社,鼓励我好好干;县农业农村局的专家、技术员,也隔三差五地上门技术指导;特别是科技特派员、县种子管理中心主任刘雪和,与他的“兄弟”,更是大力支持我的产业发展,全县水稻跟踪评价基地,水稻品种生态适应性鉴定对比,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区等项目,都落在基地,使我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了科技支撑,有了农业农村局这些“兄弟”关照,种田的路越走越宽,规模越来越大。从2006年开始种田,从当初50多亩起步到如今的3000多亩面积,横跨12个村20多座垅30多座排,成为名符其实的集团军了,撑起了永丰街道粮食生产的“半壁江山”,为国家粮食生产和振兴乡村作出了贡献。

“他倒自在,害得婆媳俩忙得团团转”。罗永明的妻子大倒“苦水”:“每年的7月双抢农忙季节,中午像打仗一样,每天6桌人吃饭,最多的有80多人,平时每餐也有2桌人左右。这是其一。其二,每年的土地流转合同签订和租金发放,都是我和媳妇经手,他当甩手掌柜,仅土地流转今年就是3000多亩1800多户,仅租金就是60万元,搞得婆媳忙得昏头转向。还有聘请的6名机手,不定期的临时工,每年的工资超过200多万元,此外,机械维修、抽水抗旱等设施的添置配备,都需要资金投入,这个合作社的家太难当了”。

“种田不是一帆风顺的,风险大、投入多,回报慢、效益低,是导致农村大部分人不愿种田的主要因素”。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谢联宇说:“而罗永明对种田情有独钟,别人不愿种的田,他照单全收,租金分文不少,因而农户的田都愿意租给他种。2016年和2019年的旱灾和寒露风,造成他的水稻严重减产,损失惨重,但他没有灰心丧气,也没有抱怨政府,相反,种田越干越欢了。”32岁的罗志钢也帮上了腔:“给罗永明合作社当机手6年了,罗总也没有亏待我,每年有10多万元的收入,2019年住上了4弄2层的新洋房,多舒服”。56岁的刘伟煌接上话头:“罗永明是个好人,看见我家庭困难,又没有什么特长,就安排我到合作社做事,插秧、施肥等等,每月领2800元的工资,一年也有3万多元的收入,保障了生活开支,日子也过得下去”。

“6名机手和工人,都是一起长大的乡邻乡亲,能帮就帮一点,共同致富就是要相互帮助嘛”。罗永明说:“今后的奋斗目标是继续种田,为国家作贡献,力争3年内,把合作社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了那时,欢迎你再来做客呀”。

责任编辑:梁陈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