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炳,原名华彦钧,出生于无锡市,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是中国杰出的一位民间音乐家。

阿炳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他的代表作《二泉映月》,不仅展示了对人世的关怀,还表达出了对自我的思考,以及遭受的磨难悲痛,甚至还有许多人将他和贝多芬相提并论。

1893年8月17日(清光绪十九年)阿炳出生在无锡雷尊殿旁“一和山房”。4岁时母亲去世,阿炳便交由同族婶母抚养。

1901年,阿炳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

阿炳开始学吹笛子时,父亲经常要他迎着风口吹,且在笛尾上挂铁圈以增强腕力,后来索性将铁圈换成了秤砣。后来在学二胡的时候,更加刻苦,琴弦上甚至被勒出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茧,阿炳演奏用的二胡的外弦比一般弦粗壮得多,这与他常年练习分不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0年,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因为他长得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称为“小天师”。

1918年,阿炳的父亲去世,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大道士。但是后来因交友不慎开始吸食鸦片和嫖妓,加之患上眼疾而导致双目失明,无力参加法事劳动,遂以街头卖艺为生。

阿炳的一生如戏剧般充满情节的跌宕。据说他生平唯一留存下来的影像,只有一张日伪统治无锡时期“良民证”上的标准照。相片里那个带着盲人眼镜,形容枯瘦的中年人,在一顶破毡帽下面的面孔,透着生活的艰难和沧桑。

但也正是这样特殊的经历造就了阿炳音乐的独特性,成就了他那些动人心魄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