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开悟”是禅宗的概念。

但“开悟”到底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讲得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可以说,“开悟”到底是否真的存在?至今仍众说纷纭,没有公认的答案。

就算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王阳明,他在龙场这个地方“悟道”,也不足以解开“开悟”的所有疑问。

换句话说,从古至今,“开悟”这一概念不过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目标或者境界,人们只能概括出它的轮廓,而不能诠释它的本质。

因此,我们现在谈“开悟”,只能探讨“开悟”的根本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而无法去探讨“开悟”的本质是什么?

那么,“开悟”的根本是什么呢?

其实“开悟”的根本,正如禅宗所讲“本自具足,不假外求”,也如王阳明“龙场悟道”的那句著名惊叹,即: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换句话说,我们普通人之所以没有能“开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有些人听了这些话之后,可能会不服气。

甚至认为自己的需求与目标都很明确,哪会存在不知道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有些人讲,我的需求就是金钱、权力、他人的认可、物质的占有等,这难道还不够明确吗?

当然不够。

我们试想一下,当你得到金钱、权力、他人的认可等之后,就是尽头了吗?

当然不是,因为当你得到这些的时候,你下一步就是享受,但是享受本身又分有物质或身体,又或者精神与心理。

甚至可以说,人生的成败荣辱喜乐悲欢,不过只是自己内心的感受而已。

从另外方面讲,所谓金钱、权力等外在的东西,并不是人们最终的需求,进一步地说,人内心的满足,其实跟外在的一切关系不大,但是,却很少有人搞明白这个道理,以至于迷失自己而不自知——人的执迷,就是迷在了这个地方。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真正主导和左右我们内心感受的根本,就是心中的那一念。这一念一旦生起之后,就会念念相续,无法停息下来,于是人就注定在得失之间挣扎、痛苦和沉沦。

而当这一念不起或者起了之后能够放下,那就意味着安宁、自在和永恒,正所谓“一念之间”之真谛,就在这里。王阳明所悟到“本自具足”的真谛,也在这里。

当然,这也正是“开悟”的所谓根本。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暂坐》《红楼梦》《金瓶梅》《废都》《自在独行》《人生哲思录》《柏拉图如是说》《史记》《王阳明全集》《华严经》《大学》《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