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万物从何而来?历来一直是众说纷纭,并没有确切的答案。

尽管达尔文的进化论,似乎已经回答了以上的问题,但是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万物并不完全是由进化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如果万物不是由进化而来,又会出自何处呢?

其实万物的出处,老子在《道德经》中为我们提供了两个视角,即:

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在《道德经》中,什么是“有”呢?

所谓“有”,在《道德经》里,指的是一切能够看到以及感知到的存在,反之,就是“无”,即无法看到也无法感受的存在。

也就是说,这个我们人类无法看到或感知到的“无”,依照某种规律的作用,演变成“有”,于是万物产生。

这是老子为我们提供的第一个视角。

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在这句话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容易理解。

但是“道生一”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道”为什么能生“一”?

若要搞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道”。

所谓“道”,老子在《道德经》如此讲“道可道,非常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老子看来,“道”无法用言语与文字来表达与诠释,但老子又继续讲道: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意思是说,我们将一种事物,以名称之,虽然人们不能从这个“名”,去探究它的本质,但如果没有这个“名”,我们更不可能去认识它。

所以,无“名”虽然是天地万物的由来,但是,天地万物之所以能够被人们认识,有“名”或者以“名”而称之,才是认识万物的开端,而这个“认识”和“有”这一概念同时出现,即“万物之母”所表达的意思。

换句话说,“道”虽然无法言说,但如果都不说,那么,人们又如何能够去认识它呢?

因此,为“不可言说”而说,才是老子写《道德经》的本意。

当然,也是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却依然不厌其烦地提到“道”的真正原因。

所以,综上所述,老子所提出两种视角,正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万物的由来,即:

万物生于有,而“有”则是“无”,通过“道”的作用而来。

但是,这个“无”并不是没有或者不存在之意,而是强调我们无法看到以及感知到的某种存在,如暗物质等就是如此。

因此,所谓“道”,在这里可以用“规律”暂时而名之。

进一步地说,“道”之所以能生万物,就是因为“道”这一规律作用于人们不可知的“无”之上,才最终导致万物的产生。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暂坐》《红楼梦》《金瓶梅》《废都》《自在独行》《人生哲思录》《柏拉图如是说》《史记》《王阳明全集》《华严经》《大学》《礼记》《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