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王阳明的心学,因为除了孔孟之外,王阳明也是一个具有划分时代意义的人物,他的心学自从创立以来,确实也能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他所提出的“心即理”、“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等这些理念,可以说是一座闪亮的灯塔,为后世的人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如此,但历代以来,真正能够做到“知行合一”的人并不多。

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知行合一”对于普通人而言,确实难以做到。

为什么如此说呢?

因为所谓的“知行合一”,其实是一种较高的境界,甚至可以说,对于普通人而言,能达到“知行合一”,已经是一个洞察世事的人了。处于这个境界的人,完全可以达到“知人为聪,知己为明”这个层次,换句话说,这个层次的人,事实上已经具有很高的智慧。

为什么如此说呢?

因为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人,连“知”都是很难达到,更不用说能够让自己的行动与自己的知相统一了。

所谓的知,即认知,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其认知是非常有限的,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产生“人云亦云、从众心理、什么信徒者众”的这种现象发生,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脑其实是很懒惰的,如果要思考,那就得消耗众多的心力,而且思考是对以前认知、权威的质疑和推翻,很多人会觉得安全感不足,未必愿意,更没有勇气去推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探索与学习,每天就只能接触到由自己习惯而带来的信息,又如何谈到进步与提高呢?

更何况人的三观一旦成型,是非常难以转变的,因为人们往往不情愿去改变自己已经习惯了东西,比如人生观,以前的自已,最初往往会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即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但在生活中与工作当中,却仍难免会有自私的行为发生。如清末的曾国藩,他的愿望是做一名圣人,而我们则没有这样的决心,当然也无法做到真正的行了。

再说"行”这一概念,即怎样的认知决定了怎样的行为,这个道理并没有错,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有必要认识自己,像孔子一样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也就是说,一个人首先要了解自己,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举动,然后才能有所选择,最终才会做出与知相符的选择,而这个价值的判断往往会随着时间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就有必要不断地纠正自己,也不断的匡扶自己的思想。

不仅如此,人不断适应知的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然后是学习,也唯有如此,你所谓的知,即认知,才有可能圆满立体的,不再有所欠缺。

而在知和行结合的过程中,还需要把所有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思考和分析,因为“知行合一”并不是一个空中楼阁,而是极具引导力的哲思,这种哲思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环境都不一样,这也是思考必需要结合实际的真正原因。

有位德国的哲学家就曾说过:“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换句话说,所谓的“知行合一”,更强调的是要将所学到的,或者说从生活、工作中分析总结出来的,再运用到自己的行为中,也唯有如此,才能够清晰判断形势,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真正追求的是什么,这样才会在思想与行动上保持一致,甚至可以说,应势而为,才是“知行合一”合一重点。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金刚经》《王阳明全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