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富贵险中求”,很多人都认可这一说法。

我也不例外。

但是,认可归认可,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却很少有人知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可以说,有些人一辈子都读不懂这句话的真义。

为什么如此说呢?

因为很多人往往把“险”当成风险或高风险,于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富贵”越大,风险越高。

因此,在他们的眼中,高收入一定会伴随着高风险。

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为什么?

因为“富贵”的前提并不是“风险”,而是对风险的有效的把控——防范风险,而是不是制造风险。

举个例子,有人喜欢搞投机,并认为投机来钱快,于是将自己的全部资产,孤投一掷。

但这样的人,成功的机率几乎是零。

由此可见,“富贵”跟高风险没有直接关系,更没有太大的关系。

又如很多人借债创业,并把产业链拉得很长很大,但这样的结果,大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因此,“富贵险中求”并不是教人制造风险,更不是让人在“高风险”中去牟取利益或“富贵”——言外之意,在“风险”中不但无法寻求到“富贵”,而且还很容易让自己深陷其中,将自身原本的“根基”与积累耗尽,得不偿失。

那么,很多人为什么读不懂“富贵险中求”的真义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人之所以读不懂,大致有以下这个原因,即:

一、惯性思维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往往会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带有“想当然”的认知。

如看到某种现象,就会以自己的经验与认知,去加以评判与定位,于是就会让“现象”本身更加扑朔迷离。

这就是惯性思维。

当然,这种思维的根源在于人为的分别心。

正是这种人为的分别心,让人误以为“富贵”一定会伴随着“高风险”存在。

二、认知层面的局限

有人说:艺术只能跟同层级的人交流。

我深以为然。

其实何止是艺术,人生中的一切皆是如此,正如“隔行如隔山”一样,你在哪个层级,就只会有哪个层级的思维与认知,除非你能够跳出原有的层面,才可能有所突破。

言外之意,如果你处于“认为富贵与风险同时存在”这个层面,那么,你也只能有这个认知,无法突破。

三、没有自己的东西

从另外方面讲,人之所以会认为“富贵与风险同时存在”,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没有自己的东西。

正是由于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才会被他人的认知所干扰与影响,从而被外在的一切牵着走,最终困于他人的错误认知当中——别人错,你也会跟着错。

当然,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讲“富贵险中求”,有人一辈子都读不懂的道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暂坐》《红楼梦》《金瓶梅》《废都》《自在独行》《人生哲思录》《柏拉图如是说》《史记》《王阳明全集》《华严经》《大学》《礼记》《天道》《孙子兵法》《王弼集校释》《周易》《诗经》《冰鉴》《历史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