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都有着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当孩子平时的一个习惯、一个称呼有所改变的时候,家长们可别轻视了这个小变化了哦,陪伴孩子进入每一个成长的阶段,家长可要仔细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们那个年代,家长都是追求以温饱为主,也就是说,那时候的我们要比现在的孩子更早要求独立。小时候,在我周边的同龄人包括我,都很少有人面对母亲的时候会叫上一声“妈妈”,一来是觉得矫情,二来是觉得丢脸。

然而当时同班的一个女孩,却跟我们不一样,每每等到学校下课放学的时候,面对来接她回家的妈妈,她都会欢呼地投进母亲的怀抱,亲昵地喊着“妈妈,妈妈”。如此明目张胆的突兀做法,很快地就招惹起来其他同龄人的闲言碎语。

我相信这些难听的流言肯定也传进了那个女孩的耳朵,但是这位女孩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这个亲昵的称呼,每天对着母亲的时候,我们总能看见她所绽放的大大的笑容。

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其实心里是很羡慕这个小女孩的。她可以无拘无束地依赖自己的妈妈并且向她撒娇,这样的表现实际上才是孩子的天性。我也想着学习那个小女孩一样,也喊自己的母亲一声“妈妈”。

但是我发现,我和妈妈之间的长期相处,实际上已经习惯了保持一种距离。相比起叫“妈妈”,我还是称自己的母亲为“妈”来得自然、合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和“妈”,从字面上来看,都是一种对于母亲的称呼,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妈”相比于叠音来说会更加简便,但是从感情而言,这种称呼的变化还省略了孩子与母亲之间的默契与爱。

现在生活条件不同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也渐渐变得溢于言表。与以前不同的是,很多孩子开始把自己的母亲称之为“妈妈”。当有些母亲听到自己的孩子把对自己的称呼变成“妈”的时候,甚至还会有些不习惯。其实,孩子突然间转变称呼的做法,其实暗含着孩子的某些改变。

妈妈和妈仅一字之差,背后却隐藏孩子4种变化

1.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主见

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论是在学习、生活方面,样样都要学习,依赖父母给自己指明方向。当孩子面临选择障碍或是难题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将求救的信号投给母亲,亲昵的一声“妈妈”其实就是向母亲讨教的一个标志。

但当孩子的年龄渐渐稍长,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会有“逞能”的表现,有些孩子也会显得叛逆;其实这些情况都是很正常的表现,因为孩子的心理也在渴望着长大,想借此脱掉身上“不成熟”“小孩”的标签,想要证明自己有能力。为此,孩子对母亲的称呼实质上也体现了孩子想要证明自己的心愿。

2.想要脱离母亲的怀抱,想要尝试独立

母亲在照顾孩子这方面尽心尽力、呵护备至,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都是肉眼可见的。小的时候孩子不成熟,各方面处理事情的能力也比较低,那个时候母亲来帮忙孩子料理内务,规划未来都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孩子总是会有长大的一天,同时也会有自己的隐私空间以及小秘密,他们也开始意识到,成长中的某些道路,也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的。因此到了这个转折期,孩子们往往会通过改变对母亲的称呼来证明自己想要独立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亲子之间存在有间隙

除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变化,当然的还会有外部原因的驱使。生活在一起的时间久了,孩子与母亲之间必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磨合,当双方面临着矛盾与冲突的时候,相互亲昵的称呼就会显得尴尬。

另外一方面,如果家庭环境过于严苛,母亲对于孩子的教育过于苛刻,导致孩子产生对于母亲的不满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就想着要减少与母亲对话的机会,或者是直接简短对于母亲的称呼。这种称呼的变化,母亲就要考虑清楚了,毕竟这关系到亲子之间的情感。

4.表达自己对于母亲的不满

在孩子面前,家长们都会尽量表现得自己“无所不能”。成人面对孩子的时候,最不愿意掉的也包括了自己的“面子”。但是圣人也会犯错,那么母亲无论怎么小心谨慎,在生活中也还是会出现错误的。如若母亲还是固守己见,那么无奈的孩子只能感到内心的疲惫。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母亲的称呼的改变,实际上是在暗示着母亲做错了事。

今天的话题就到这里,大家认为我们应该怎么面对以上这种称号的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