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心谋发展,一路向南干,一招走天下,一业定乾坤。

近年来,长丰县接续奋斗、久久为功,摘掉“贫困县”帽子,闯进“百强县”阵营,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

这五年,全县生产总值从361亿元增长到659亿元,连迈3个百亿台阶。

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长丰县始终坚持“工业立县”不动摇,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县、智造强县。

在长丰县下塘镇工业园双杰电气合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对设备零件进行焊接、组装,由这里生产出的环网柜,将成为国家电网输配电气设备的重要组成。

“2018年,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电网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签约落户合肥,这是企业在北京之外的第二总部。”双杰电气合肥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金道喜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合肥长丰县,是看中了周边完善的产业配套和政府的服务支持。

金道喜:“在合肥周边,我们能找到这个原材料供应链的一个资源,解决了我们的绝大部分的问题。我们落户到这边,其实政府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一个代建资金,解决了我们前期的这个厂房建设急需资金的问题。在我们建设初期,包括我们成立公司的时候,政府是带着我们就是叫一条龙服务吧,确保我们这个企业能够顺利落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产业强则经济强。五年来,长丰县坚持稳增长、调结构,积极构筑产业新能级,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长丰县累计工业投资达1100亿元。目前规上企业达310户,数量全市第一。41户企业产值超亿元,双凤经开区营收过千亿,规上产值增速始终领跑。

长丰县委书记李命山表示,下一步,长丰县将通过打造“一区六园”机制,做大做强产业发展平台,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李命山:“‘一区六园’机制就是打造我们的发展平台,以省级开发区双风开发区为龙头,我们想实现即使没有国家级的牌子要变成国家级的样子,‘六园’就是原来各个乡镇自己搞的工业园区,要通过扁平化、集约化、高质量的一体化来推进园区的发展,基本上一个园区一主一特,就是一个主导产业,一个特色产业,不搞多尔小、小而散的这种低层次的产业,提升我们的产业发展水平、管理水平和平台能级,下一步的目标我们想一区六园的地区生产总值要突破1000亿。

粮食稳产64万吨、形成21万亩草莓、25万亩稻虾共养、8万亩薄壳山核桃等特色农业......近年来,长丰县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特色凸显,亮点纷呈。

位于长丰县义井镇的红桥村因缺水易旱、农业结构单一,曾是全县45个重点贫困村之一。近年来,红桥村通过抓基层党建,以党建引领群众“种好田”,积极探索农村改革发展,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之路。

在红桥村的田间,记者遇到了村民刘治根,刘治根告诉记者,自从2019年自家的32亩土地流转了之后,他一直负责村集体农田的生产经营管理,除了每个月能拿到村里发放的工资之外,还有土地租金、年底分红等收入,家庭收入水平相比之前增加了不少。

刘治根:“在土地没整之前我种30多亩地,土地流转给村里面了,需要人管理,我给村里干活村里给我工资,对我个人确实是增加效益了,收入肯定大。

2019年起,红桥村紧紧抓住高标准农田建设机遇,建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5700亩高标准农田,统一经营,入股分红,推进“三变改革”。当年,村集体经济增长到73.8万元,累计发放收益分红113.73万元,人均分红达533元,实现了共同致富。

义井镇红桥村书记孟凡余:“我们村里面主要来源在土地,第二个村里面有光伏、油厂、大棚这些租金,今年有望突破500万。现在因为做订单,订单的企业比较多,我们村的土地满足不了,我们村两委研究就‘引进来’‘走出去’,‘引进来’就把高科技的比如荃银、北大荒引进来,‘走出去’就是不受区域的限制,能增加我们村集体经济的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桥模式”是长丰县促农业升级、实现农民富裕富足的工作缩影。下一步,长丰县还将深入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加快“一村一品”建设,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和智慧农业,力争“十四五”末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4%。

“五年展望”,目标坚定,未来可期。未来五年,长丰县将瞄准长三角,锚定“双千亿、争一流、做示范”,奋力打造“三区一中心”,从“百强”迈向“共富”,开启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到“十四五”末,长丰县将绘就“强县、富民、善治”的幸福画卷。

长丰县委书记李命山:“我们‘三产’这个层次进一步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我们长丰的这个产业强县和工业立县更上更高的台阶和能级,通过产业的发展为龙头,引领我们长丰的高质量发展。主要着力于通过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打造共同富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真正实现富民、强县、善治的幸福画卷。

记者| 汪屹君 毕晓

责编| 王自明

出品| 合肥新闻广播“言规政传”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