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安/菩/提/院/系/列/故/事

南安

院口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南安菩提院系列故事 | 院口桥

*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集咱讲了牡丹春艳,今天咱要讲南安菩提院系列故事第十五集:院口桥。

院口桥是毓南村一处重要的地理标志,对于毓南村以及附近乡里的人来说,院口桥是一处难忘的历史记忆。它位于村中最古老的大榕树下,与毓南小学和菩提院的距离都很近,只有近百米左右。以前省道307线公路还没通的时候,这里连着古官道,是泉州通往永春、德化的必经之道。院口桥到底建于何时,有的说是唐代,有的说可能比这个时间还更早。院口桥并不大,跨度只有十米左右,桥面由五条粗长的石板并合、横跨两边。据了解,以前石桥下面的水很深,有七八米深,而且水很清,可以下去游泳,后来因为建水坝以及水土流失等原因,现在的水很浅,可以轻松地过去。

在紧靠石桥的这棵大榕树的树头边,有一块高约1.2米、宽0.5米的石碑,碑上面写着“白银树桥”四个大字,石碑的下部被土掩埋。碑文因为石头已经风化、字迹看不太清楚,经详细辩论,碑文大概写着:“是桥也,倾圮多年,往来病涉,予于辛已秋率乡。今秋再圯,予方议创,适后坑乡诸宗人好义,饮(下部文字被土掩埋,应该是“饮水思源”),率乡人、力而成之,则是桥之复,诸宗人厥功居(下部同样被土掩埋,应该是“伟”字和“是”字),为记。”碑文的后半部分,是捐资人的名单和捐资的数额。落款的时间是光绪丙戌十二年。落款人:“里人,杨太”。

从碑文来分析,这座桥曾经倒塌多年,曾经在光绪七年(1881年)修复过一次,五年后因为石桥又被洪水冲毁,在光绪丙戌十二年(1886年)秋又重修。修桥的人是“后坑乡”的杨氏宗人。在捐资人的名单中“附贡生杨炳曦捐银四十大洋”的字样比较清楚。因为这块石碑是了解院口桥历史的最好物证,因此撰稿人傅先生对此碑非常重视。经过了解金淘镇有一个“后坑”村落,聚居着杨氏人家,属于莲坑行政村。

为了查清其中的来龙去脉,撰稿人傅先特地与毓南村的杨安怀先生到莲坑村的后坑探访,得到后坑杨氏的大力支持,慷慨地拿出十卷族谱。因此,连同后坑杨氏宗贤杨炳艺先生共三人,对族谱认真寻找,终于找到“炳曦”为“重修后坑杨氏家谱”所写的序言,知道杨炳曦是后坑杨氏第十七世孙,但有关炳曦的身世一直没有找到。最后撰稿人傅先只好向后坑杨氏宗亲借来后两卷涉及十六世和十七世的族谱。经过认真反复的查找,终于揭开其中的谜底。原来“炳曦”的名叫“孝阳”,“孝”是行辈,字伯纯,又字晓东,号晓初,“炳曦”是他的笔名。

杨炳曦的祖父名叫杨艺圃,他的祖母林氏。杨艺圃很早就过世了,当时林氏才二十多岁。在族谱中有一段文字说祖母年纪轻轻守寡后,一心拉扯着孤儿吃了很多苦。后来炳曦的父亲过番到菲律宾的马尼拉市赚钱经商,事业有成,家道发达。杨炳曦有六个兄弟最小的一个在南洋、三个姐妹人人都很有出息,杨炳曦是长子,根据族谱记载杨炳曦的父亲杨承绪,以及杨炳曦众兄弟,都十分热心公益事业,修桥造路、捐资助学、赈助贫民,为乡人和社会公益事业做了很多实事、好事。

据说因为杨炳曦是长孙,他的祖母对他非常疼爱,经常给他讲起过去艰苦的往事。有一次,他的祖母路过院口桥,刚好下大雨、发大水,将院口桥冲塌了过不去。祖母心里一直挂念着年幼的孩子,心里非常着急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绕了一大圈的山路,到家时已经天黑了,孩子因为饥饿一直哭着要找母亲。杨炳曦的祖母曾经发愿,如果今后儿孙成器,一定要帮助修建好这座石桥,让来往的人们不用受苦。这件事情杨炳曦一直记在心里,当石桥又一次被冲毁时,他倡议并出钱修复了这座石桥,终于圆了祖母的心愿。

视频:南安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菲(实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往期回看

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