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博山文化研究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节 旧时四大民营煤矿和最大煤号

根据《1921年博山各煤矿矿井情况表》的记载,当时博山有黑山八陡、西河、博山本部、万山大奎山等四大矿区,矿井总数多达131个。其中持续生产的有60个,季节性停产的有29个。矿区面积达23113亩(16个矿井没统计在内),日产原煤1015吨(29个矿井没统计)[1]。到1930-1934年间,博山煤炭的平均年产量达1379千吨,占胶济铁路沿线煤田总产量的65%,博山站的汽运吨数每年平均663千吨,占总运量的46%,两数均居第一位[2]。这不仅是因为博山地下煤炭丰富的储藏量,还与煤矿和煤号的辛勤劳作有密切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山煤矿表-上海总商会月报/选自《博山历史编图录》

一、大成公司:从三合井到六合井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冯八峪有“耩沟井局”,其业主就是大成公司。此井最初是庄上人开凿,因地处赵家三兄弟的宅基,当地百姓称其“三合井”。以后官吏插手接办,又几经倒手转让。

后来大成公司聘张子佩(乳名平三)当经理,此人下过井,当过小把头,曾靠借债和行骗手段在渭头河青石板做井赚了大钱,成了出名的煤矿业者。他当上大成公司经理后,便邀请地方官吏入股,先后有6个股东投资,遂将“三合井”改成“六合井”。1910-1912年间,大成公司扩大开采了三德井(山头庄)、德胜井(西庄子)、鹁鸽井(冯八峪)、花家坡(冯八峪)、刘家台(安上庄)、永成井(河东庄)等6个矿区。在冯八峪、山头一带的叫南大成公司,安上、河东一带的叫北大成公司。1935年南北大成合并,成为包含后池、安上李家地、石炭坞北山根、冯八峪三合井、山头周家台子、孙家林、张家堰等7个矿区。

成立六合井时,其资金为白银5000两,到1929年增至9股99000元,1933年仅南大成就号称资金10万元。1933-1934两年的煤日产量一般为150-200吨,1937年“七七事变”前,年利一般为8万元,最低的1936年为5万元,最高的1933年达15万元。

二、华东公司:从以空卖空起步

华东公司的创办者是恶霸地主出身、曾当过护国军军需的定陶县人朱耀如。他先是靠克扣来的军饷与营长许仙槎合伙包销博山马家林井的煤炭,后于1917年以堆作为抵债方式以空卖空。同时,以低微的工资招雇贫苦农民当矿工,几年内就获暴利,资本猛增到5万元。

后来,朱耀如开始独自经营,以恶霸手段扩展矿区,到1933年就扩大到吴家宅、八亩台、围子沟、花雨沟、偏坡地、夏家庄、窝疃庄等7个矿区,总面积达4741073公顷。在花雨沟和围子沟两矿区间原有李松泉的马道地矿区,朱耀如拟用2000元强行收买,李松泉不同意,并与其他矿业者联合反对。朱耀如利用山东省改选省议员的机会,花大量银元买了个省议员头衔,依仗权势,强行将马道地霸占。

华东公司历经扩充资本,1921年增到20万,1929年增至45万,1935年达到60万。煤产量也是逐年上涨,1925年为2.8万吨,1933年为5万吨,1935年为6.5万吨,这一年盈利64000元。“七七事变”后,朱耀如投靠日本人,当上了华北石炭产销公司株式会社董事。解放战争时期,其子朱潜之接办华东公司,参加了国民党中统特务组织,华东公司在博山民营矿业中是统治压榨工人最残酷的一个[3]。

三、东方煤矿:两次从日本人手中收回

1912年,于春芳、光耀向地方政府呈请开采两平村的官地和榆树园两个井,取名两平煤矿。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垄断资本对该矿以预付资金的方式攫取了收堆权。1928年左右,光耀以8万元把矿权让渡给蒋丕辰,改名为博平公司。不久,将丕辰把该矿租予日本人藤野经营。几年后,蒋丕辰使用东方煤号的贷款,收回自营。1934年东方煤号买下该矿,改名“东方煤矿公司”,加上原已呈请开采的周家林井共为两个矿区,总面积18882.93亩。因煤业萧条,资金短缺,东方煤矿公司便向民生、金诚、实业3银行借款3万元维持经营。三家银行组成债权团,成立“东方煤矿债权管理处”,对该矿经营进行监督。1933年-1935年间平均日产煤200吨。

1936年,上海义泰兴煤号向东方煤矿公司投资,全部还清了债务,改名为东方兴记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当时公司资金共30万元,其中义泰兴出资金15.5万元,原东方煤矿顶资金14.5万元。

博山火车站堆积的煤炭和焦炭/日本和气六郎《青岛写真案内》

四、悦升公司:90万元修筑西昆铁路

悦升公司创立于1918年,创办者丁敬臣,江苏江都(今扬州)人,买办身份、清末民初任胶县、青岛等地邮报局长,后被驻青岛德商禅臣洋行聘为华人经理。1918年又被北洋军阀、财阀、政客在青岛合组的悦来转运公司聘为经理。

丁敬臣挣了巨资后,决定到博山开矿。他先在青龙山凿井,因水多停工,后在西河村西山根、松林后开凿两个井,定名为悦升公司,资金20万,又收买和租借斩龙剑、船盘地、桃花峪、大奎山等矿区。后来,同兴、庆大、福源3公司也先后被悦升吞并。

1922年,该公司向东莱、大陆、金诚3银行借款90万修筑西昆铁路,至1934年共有资金150万元。先后开采、收买、借租、并吞的矿区有松林后、西山根、高家林、西河庄、麦根地、千总林、马道地、西坡地、后仓地、桃花峪等14个煤井,总面积9387741公亩,形成了南北15华里长的矿区带。机械设备有排水气泵21台、锅炉4台、电泵2个、发电机2台、卷扬机8台、割煤机1台、钻床1台。煤产量初为日产40吨,1926年日产250吨,1929年日产700吨,后增至1100吨,1936年年产40万吨[4]。

五、复丰祥:博山最大的煤号

复丰祥正门

复丰祥煤号旧址在博山火车站东侧,院内四面转楼,木栏相连,共计37间。院内错落别致,2层楼房,前面9间,青灰色料石到顶,中间砌券门为正门,券门上镶有“复丰祥煤号”五个厚重遒劲的行楷大字。

煤号,就是煤商,亦称“堆商”。复丰祥煤号创办于博山煤田兴盛时期的1926年,创办人是安上村的王雨村。王雨村(1891-1943),原名克顺,幼时家境贫寒,姐弟两人相依为命,借居草棚,靠在小煤井推车盘煤为生。在为人推车、盘煤、送煤的劳动中,激发了他自己开办煤号创业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复丰祥煤号石额

煤号筹办伊始,王雨村十分重视聚财借力的运作。他不仅把当地财力雄厚的煤井老板程少鲁、孙良臣、匡凤亭、刘子瑗等人拉为股东,投资助力,还到上海招商引资,与当时上海滩大买办、总商会会长、拥有银行和轮船公司的江浙财团工商巨头虞洽卿攀上了关系,一举筹得股金50万元。他不断总结,积累运营经验,善于捕捉商机,使复丰祥(包括大兴)资本达50.3万元,销煤2.82万吨,营业额达25.30万元,分别占淄博总数的35.7%、9.7%和14.5%,在淄博煤矿独占鳌头,令其他各家望尘莫及。

由于煤号资本雄厚、销路畅通,为扩大发展创造了条件,王雨村把握时机与义德煤号丁良臣合资收买了大成煤矿的周家台子和蒋家林等数个煤井,从此,复丰祥煤号发展成了复丰兴煤矿。煤矿与煤商成为一家,生意越做越红火。据不完全统计,复丰兴煤矿在日伪时期的1940年至1945年8月,近6年时间里产煤共29.9万吨,平均每年产煤近5万吨,其生产经营规模可见一斑。《淄博煤矿史》评论说:像复丰祥这类煤商,“它一方面对煤矿所出产的煤炭起商品流通作用,另一方面在与产业资本相平行的发展过程中又对产业资本隐约地起控制作用。这可从复丰祥煤号变成复丰兴煤矿的发展过程中明确地显示出来”[5]。

王雨村为博山招商引资的先驱和资本运营的高手,他的生意做大以后,把目光投向社会慈善事业。(民国)《续修博山县志》记载,在复丰祥创办后第三年,即1929年,以王雨村为首创办了博山慈院,施医药,恤困穷。冬天发给人们衣裳,给那些家有丧事而无钱出殡的人以资助。所有的费用,都是首事者踊跃捐助的。1931年上海、武汉两处水灾,他又赈捐银洋各千元,曾获山东省政务厅匾额旌奖。

后来博山成立了红十字会分会,王雨村推举复丰祥经理毛守中继任会长,还带头捐资支持赞助院、会在崔家园(原淄博市第二招待所旧址)购地十亩,建四大院落。东西园月门相对,后院是大殿,中院为客厅、会议室,大门两厢是平民小学和施诊所。整座建筑于1934年竣工,共用捐款1.6万余元,其中大部分资金由复丰祥出资。院、会在新址先后开办普济医院、中医施诊所,约请名中医陈杏村每天坐诊两小时,施方施药,不收任何钱财,很受百姓称赞。另外还开办平民小学,百姓子女免费上学,设立残废栖流所,开展救灾赈济、施粥放粮、救死扶伤等救济工作,服务于社会困难百姓。

对于故乡安上村周围修路建桥等公益事业,王雨村皆慷慨相助。现存后峪村的两幢修桥铺路的石碑上,均有王雨村作为倡导领袖人及捐款的记载。安上村白云观《修建吕祖阁暨东厅南厢碑》、白石洞《重修过雨岩碑》、《创修金牛山碑》等名胜古迹碑刻中也有王雨村施财赞助的记载。

博山矿区是日本侵略者较早渗透掠夺的重点对象。七七事变后,日寇更是明目张胆地大肆侵吞国人经营的煤矿,疯狂掠夺中国煤炭资源支持侵略战争。王雨村同广大爱国民族实业家一样感同身受,不愿当亡国奴,并且十分鄙视汉奸卖国贼,内心十分钦佩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坚持抗日的爱国举动,并做了大量支持抗日的工作。在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负责八路军筹划军需的莱芜响水湾地下党员王庆堂和已在复丰祥煤号卢家林井干木工的孙兆厚接头,潜入山头芦家林井账房与王雨村谈话商妥,又去做了伪矿警队长和敌炮楼班长的工作,动员其暗中放行筹备到的部分枪支、弹药、炸药等军需用品。于是,由孙兆厚带领八路军地下党组织安排的五、六个人负责运输军需,从山头周家林,经过尖古堆,再到焦家峪,由来人接收转送八路军。[6]

从1942年10月到1943年春,王雨村为支持在沂蒙山区坚持抗战的八路军部队,先后两次完成了捐赠八路军的军需物资任务。但不久被坏人告密,其住宅被敌伪搜查,王雨村也被威逼摧残,导致气恼伤身,年仅52岁,便含恨离世。为了实现中华民族解放和复兴大业,王雨村的付出没有白费,他期盼驱逐日寇的梦想在几年后得以实现。

文/徐传国

注 释

[1]淄博矿务局志编纂委员会编《淄博矿务局志》,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年,第159-160页。

[2]《胶济铁路五年来之产运销》,《矿业周报》第331号,1935年4月21日,第293页。

[3] 《博山区志》,第102页。

[4] 《博山区志》,第103页。

[5]《淄博煤矿史》,191页。

[6]王济世 孙启伟:《博山最大的煤号——复丰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