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徽是淮军的发祥地,淮军存在的40年间正是中国经历“三千未有之大变局”时期,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淮军将领的生平故事流传至今。

为传播属于安徽独特的历史文化,从2019年8月1日起,安徽广播电视台城市之声制作推出历史故事系列音频《淮军大起底》,今天请听 第286集《白旗之谜》

点击音频收听史巍老师娓娓道来

“济远号”被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号”缠住不能脱身,只好边打边跑。但是,“吉野号”召回了另外两艘军舰“浪速号”和“秋津洲号”准备一起攻击这个幸存者。

实事求是地说,当时“济远号”管带方伯谦已经没有斗志,希望赶快撤出战场,这是肯定的。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靠两种优势,一是“济远号”火力强大,打得日本军舰不敢近身,只能看着它边打边撤,走到距离中国海域足够近的时候,日本军舰由于操心北洋海军来救援,自行离去;二是“济远号”航速超过日本军舰,它们越追离得越远,只好放弃。其实,第一种情况还不是太靠谱,因为一艘军舰的弹药不可能无限量,日本军舰只要“逗”得它把弹药打光,它也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但是,实际情况是,这两条“济远号”全都不具备,火力不比日本军舰的任何一艘更强大,航速比人家的任何一艘都要慢,“济远号”面对的形势真的太危险了。

方伯谦当年在学校学习时就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后来到英国海军学校学习时,人家给他的评价是“聪明”。这个词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是,至少应该包括一点,那就是脑袋瓜子转得快。果断,在中日甲午战争的第一次交锋里,他的这个特性发挥出来了,在几乎脱离日本军舰无望的情况下,“济远号”边打边撤,始终保持着高速行驶。但是,由于它的航速远不如日本军舰,和日本军舰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甚至连受命赶来增援的“浪速号”都驶了过来,冲到了离它最近的位置,原先始终跟它纠缠在一起的“吉野号”应该离它也不会太远。

在这种情况下,按常理,“济远号”要逃脱是没戏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令日本人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济远号”上升起了一面白旗。

现在,很多人可能都有一个印象,在战场挂白旗就是投降了,其实,这个印象是不对的。一般来说,一方举白旗的意思是,咱们暂时停止互相射击,说个比较简单的,在反映陆地战斗的电影电视里可以看到,双方正打着呐,忽然有一方,大多是被攻击的一方,举白旗了,然后派个代表过来,双方接触一下,能不能不打了?我们投降。也有的是提出其他条件。大家想想,就在谈判的时候,双方其实还是处在战斗状态下,他们之间不再互相攻击,只能叫“临时停火”,哪有一方向另一方投降的事呐!就是谈谈唠,谈不拢,代表回去了,举白旗的一方把白旗一收,接着干!我又没向你投降唠。所以说,这升白旗不一定就是说“我投降!”很可能就是表达这么个意思,我认怂了,你别再打了。当然,因为有歧义,所以,难免会让人误解。

估计方伯谦这“聪明”的脑袋就生出了这么个主意,我把白旗挂上,日本人肯定会多少有些犹豫,他们也许以为我要投降,至少不会继续攻击,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再跑拉开一段距离。所以,他命令“济远号”升起了一面白旗,接着,又升起了一面日本海军旗,以示友好。

因为没有看到日本方面的记载,不知道他们当时是什么心情,但是,从后来他们的举动看,日本海军的指挥官还真的蒙住了。估计日本军人受武士道精神的熏陶很深,讲究武士的荣誉,投降是被他们看不起的,而他们乍一看见“济远号”上升白旗,很可能真的以为北洋海军要投降了,所以,炮击马上就停下来了,但是,令他们疑惑的是,“济远号”并没有减慢向西行驶的速度,仍然以它能航行的最快速度向前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