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新知堂原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书籍之一。为什说它是之一呢?因为《诗经》、《尚书》等典籍如果不是伪书,它们的创作年代不比《易经》为迟。所以我们不能论断《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书籍。

至于《易经》作为群经之首的说法,那不过是后世学者神话之言。 群经之首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时间上最早,二诸经思想之宗,逻辑上最早。 说《易经》时间上最早,没有充分的证据。 说其它古经的内容皆由《易经》内容派生而来,更属无稽之谈。 谁能证明《易经》与《诗经》之间有衍生的关系呢? 所以群经之首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没有任何事实或学理的证据来支持它。

《易经》是由谁来创作的呢?我的意见是,它与《诗经》《礼经》《春秋经》等文献一样都是周代的官书,是由朝廷委派专门的官员负责编簒的。周初,知识和文字掌握在贵族手中,平民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所以没有私人学术。学问都是由贵族禄养的专门官员从事的,《尚书》《仪礼》《春秋经》是由史官负责记录的,《诗经》是由乐官采集并编辑。《易经》很可能是由掌管祭礼卜筮等事务的官员创作并编辑的。文王演《周易》的说法尚无充分的证据证明。

古人创作《周易》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上古时代的人们信仰神明,认为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背后都是由神明掌控着。所以当先民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困难或疑问时,自然就产生了请示神明来帮助大家解难释疑的需求。为了适应这一需要,人们便发明了巫祝卜筮等活动。

这些活动的实质是决断神明的意志,从而为人们解难释疑提供方案。所以,巫觋卜筮都是神明信仰的合理产物,它们适应于人们普遍信仰神明的时代,是神明信仰文化的必然事物。现代社会与文明状态下,巫祝卜筮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决策作用,是因为没有了神明信仰的思想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占卜师在先民的信念中是神明的代言人,所以每一位卜师都要供奉神明。 当人们遭遇了疑难困惑,从而向占卜师问卜时,实际上是向神明寻求帮助。 筮占的结论是被视作神明的启示而生效的。 然而占卜师与普通人一样,也不能亲见了神明,所谓神明的意志只能借助一些特殊的手段,由卜师主观解读而成。 卜师决断神明意志的技术和依据必然包含了故弄玄虚的不合理成分,因为神明没有客观实性,那么神明的意志更是无中生有的东西了。

比如,商代盛行的龟卜以看兆来决断神明意志。火灼后的龟甲出现裂纹很客观自然的现象。可古人偏偏要从这些自然的纹裂中读出某些主观的意志来,本来不存在的东西偏偏要说成有,还要所有人相信它,靠的并不是卜师的技术,而是人们对于神明的共同信仰。由于人们都坚信神明存在,那些智者稍作些玄虚就可以令人们相信神明的意志会以某个形式显现出来。

在人们普遍信仰神明实在的前提下,用于决断神明意志的方式方法并不是决定占筮活动合理性的依据。不是因为龟甲的裂纹中真得包含某些主观意志,所以龟卜才被人们重视,归根结底是人们对于神明的信仰决定了巫祝卜筮等活动的存在。

周人不主要依据龟兆来论断神明的意志,他们发明了一种叫卦象的东西,以卦象来决断神明意志。《易经》就是卦象及其意义的说明,它是周代卜师为人占断的依据。所以周人若以为人占断为生需要掌握《易经》这部书的内容。

所以不是上古圣人研究透彻了天地万物之理,然而再根据这个理为人们解疑释难。周代的先民还没有有规律的宇宙的观念,也不可能产生旨在探究万物规律的活动。《易经》创作的目标是决断神明的意志,而不是穷尽万物之理。所以《易经》书中不可能包含宇宙规律、万物法则之类的内容。

那么《易经》究竟讲了什么内容呢? 它用于论断神明意志的原理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千万迷信《易传》里的言论,什么伏羲观物取象,什么八卦象八物,什么象数呀义理呀,这些内容都与古经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它们只是后世学者为神话古经文而人为添加的,虽然其目的也宣称在解读经文,但并不意味着已经实现了目标。

圣人言不是言论必然为真的依据,秦汉以后的崇经遵经思想其目的是要将天下学子的思想禁锢在几部经之中,利于稳固君主和贵族的统治。 我们今天要看清古经文真相,首先就要破除对经书的迷信和神话。

《易经》的内容包含了六十四幅由六个爻组成的卦象,以及这些卦象的文字说明。这些文字包含了卦名、卦辞和爻辞三个部分。卦名是这些卦象的名称,卦辞是对卦象总体象征意义的说明,爻辞则对每一爻的意义或吉凶属性作出说明。古经文内容的主体是卦象,是符号。文字则是从属性的,是对卦象符号意义作出的解释和说明。

理解古经文意味着解答如下几个问题:1.卦象符号的意义是什么?2.这些符号为什么取这些名字?或者卦名符号命名的规则是什么?3.卦辞由哪些部分组成?意义又是什么?4.爻辞由哪些部分组成?意义又是什么?爻辞论断吉凶休咎的原理是什么?这些问题有了答案,意味着我们已经读懂了古经文内容。卦象符号的意义是一切问题的基础。

《易经》经文字数少,文句以爻相为单位,没有系统的论述,看似难以理出脉络,但是经文中却有规律性的东西存在。 首先,卦象命名的规则是统一的。 每一个卦象对应一个卦名,却有着相同的命名依据。 其次,爻辞论述内容以及论断吉凶休咎的规则也是统一的。 爻辞虽然是孤立的,但其内容述说却有固定的规则。 这些规律性内容是我们理解卦象与经文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易经》是讲变化的,但是如果要问这变化究竟体现在哪些内容里呢,大概就没有几个人能讲的清楚了。六十四卦都是由六个爻组成的符号,它们其实是由两个三爻卦上下相叠而成。每一个三爻卦我们称之为一象,组成六爻卦的下卦我们称之为初象,上卦我们称之为终象,六爻卦的意义就是由初象到终象的变化。

《易经》内容的主体是六十四幅六爻卦象,而六爻卦象的意义是象的变化,这是《易经》之名易的原因。之所以称《易经》讲变化体现在六爻卦象变的意义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十四卦的命名的依据就是六爻卦体现的象变的意义。比如,师卦是由下面的坎卦和上面的坤卦相叠而成,坎卦是初象,坤卦是终象,师卦符号的意义就是由坎变到坤。这个变化是如何体现师的意义呢?坎卦,两个阴爻将一个阳爻包围起来,象征阳在阴中,或重重阴气将阳气包围起来。坤卦,三个阴爻,没有阳爻,代表无阳。

由坎变到坤,先是以重重阴气围困住阳气,直到阳气被消灭干净。阴气我们又称杀气,由坎变到坤就可以体现阴气杀灭阳气的过程。所以卦名师字应当是一个动词,它的意义应当派军队镇压或消灭。军队前往剿杀敌人的过程就是一个阴气杀灭阳气的过程。

结合师卦爻辞的论述,不难看出经文也的确讲了出师剿杀并收获战利品的过程。 师出以律讲出师之前首先要严明军纪,在师中,讲军队在杀灭的过程中。 田有禽,打猎收获猎物,象征着出师的军队赢得战争并收获战利品。 师或舆尸,讲出师不利,部队伤亡惨重。 所以卦名师不可以看作名词而理解为军队或部队,它其实是动词,体现大部队杀灭敌对势力的过程。

如果我们能理解卦象的意义,卦名文字的含义也就容易理解了,卦爻辞的内容也就容易读懂了。 训诂学、古文字学所提供的意义只能参考,不可拘泥。 不是别的书上讲师字当怎样解就怎样解,卦名文字是卦象的名称,它体现卦象的意义,否则何必要用该文字来命名这一符号呢。

理解卦象,读懂经文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难,只我们不惑于传统易学所给出的言论。六十四卦的基础无疑是八卦,但古经文却从未给出过八卦的相关知识。这些符号究竟从哪里来?代表什么意义?《易传》给出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认为八卦乃上古伏羲氏观物取象画制,这八个符号分别代表了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种事物。但是这个答案却与古经文所体现的内容并不一致。究竟是以《易传》现成的结论为准呢,还是以古经文的内容为准呢?

传统易学之所以不能读懂古经文,是因为它总是试图将经文中本不包含的东西强加进去。八卦本不代表天、地等八种事物,却偏偏要以这几个事物作基础机械的去解读卦象与经文,能能释通倒成了不可思议的事情了。传统易学如不能超脱《易传》言论的束缚,迷信伏羲创八卦说,迷信八卦象八物说,那么实现读懂古经文的目标就将遥遥无期。

三圣作易只是人为的神话,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没有任何学理的依据,偏偏就有那么多学者沉浸在这些神话中忘乎所以,仿佛莫不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就不能称博大称精深。 拿神话当真实说,拿不懂当深奥讲,这是许多研易学者的通病。 道理不能空讲,言论也不能空说,我们不能满足于讲一些看似高深却与经文无关的东西。 传统易学典籍浩繁,但没有一家可以将古经文内容讲清楚,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经信《易传》言论,没有独立思考的缘故。

八卦如果不是由伏羲氏创制,那么它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八卦是由四象卦演变而来,而四象卦是古代四气四象学说的符号语言。也就是说八卦是由四气四象学说为基础画制的。只有当上古先民经营农业生产后,才有可能发生四气四象的阴阳学说,所以八卦符号也只能在古代社会农业生产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能产生。

凡事物的产生都根源于某一特定需要,卦象符号系统的发展适应于占卜事务中论断神明意志的需要。先有了阴阳观念,然后才能画制阴爻与阳爻符号。卦象符号的产生是四气四象阳阴阳学说在占卜活动应用的结果。没有阴阳观念,没有四气四象学说,卦象符号不会产生。《易经》是诞生于周初的合理自然的文化现象,适应于先民普遍信仰神明的特定历史时期,是我国早期神明信仰文化与早期自然哲学相结合的产物,其间并无神秘而不可理解之处。《易经》是我们了解上古先民思想与生活细节的一扇窗口。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国学新知堂

您若喜欢该文章,请长按下面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国学新知堂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