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一假期就要到了

随着疫情的平稳

我们又可以安排起出行计划了

上海与杭州

可能你已经走过很多次

每一次的到访

都会用自己的角度来打量一座城市

而我们的视角

就是城市的特殊组成单元——建筑

我们会带大家行走上海杭州新建筑

四天时间

深入两座城市

实地考察近20个新建成优秀作品

包括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

安藤忠雄、西扎、王澍、伦佐·皮亚诺、让·努维尔的作品

建筑类型包含了

文化、教育、商业、住宅、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等

同时

参观5场以上展览

全程专业学术领队详细讲解

我们组织疯狂行走活动以来

一直坚持的是

带给大家更好的学习氛围与体验感

讲解会涉及到建筑、室内及文化

同时积极组织行程中大家的交流与探讨活动

换一个视角

和我们一起体验城市

感受人的温度、建筑的温度

别忘了安藤忠雄的行走经历给我们的启迪

“我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为了巡访建筑与城市,走遍世界各地。旅行途中,我每每讶异于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多样面貌,并且深深为这些通过建筑描绘出的人们的梦想所感动,或许就是因为看到这些梦想,我才会选择走上建筑师这条路。”

——安藤忠雄

期待我们的这场疯狂建筑行走

有你的参与

学术领队

王欣茹

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

沈阳建筑大学学士、硕士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辅助建筑设计与环境心理学

城市

上海 杭州

日期

10.02-10.05

添加微信报名

PROJECTS

考察项目示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泰特美术馆珍藏展

以“光”为线索

展示了来自约46位艺术家的100余件作品

展览作品年代跨度200余年

大致以时间为框架

以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和艺术家为重点

阐释“光”在艺术创作中演变

“万物的声音”—— 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二)

西岸美术馆首创推出国内系统呈现

现当代艺术史的“常设展”

与蓬皮杜中心联手

通过五年三个常设展

以“时间”、“万物”、“空间”三部曲

为公众全面系统梳理

20世纪以来的世界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

继2019年开馆大展“时间的形态”后

倾力呈现第二个常设大展“万物的声音”

以“物”贯穿叙事

溯源现当代主义史的发展流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浦东美术馆 |让·努维尔

浦东美术馆是一块领地而领地本身即是浦东美术馆。领地占据了4公顷的面积,并呈现为一个由暖白色花岗岩构成的媒介物,其组合的方式使人联想到不规则的“冰裂纹”。领地西临黄浦江,在与水面相接的位置,石块的颜色变得更白。

在与水面垂直的白色薄墙内,领地创造出一个兼具餐厅功能的凉廊,与外滩上来往的船只和人群尽可能地靠近。领地周围环绕着树林,形成起伏的景观和巨大的风障,后者将领地与周围的高楼分隔开来。由树构成的风障创造出一道严实的边界,将美术馆衬托得更加明亮通透。

©陈灏

©陈灏

恒基·旭辉天地 |让·努维尔

旧时上海的历史给过这片街区留下了影响深远的痕迹,对于一个法国建筑师来说,能在这里创造出一个融入于这里的城市肌理,梧桐树林,里弄的小马路,居民式绿化的城市空间,是一种荣耀。在马当路和淡水路之间,试图创造一条“捷径”,它是一条城市和商业的通道,一个能让曾经消失的记忆被重新唤起的片段,但是这个片段又是完全崭新的,新颖的,现代的,一条狭窄的路、高高的、被遮盖和保护着的。外侧,沙色的外观,让行人去猜测马当路和淡水路的入口里的光、色彩和植物景观带来的惊喜。一条双层的商业街通过行人廊道、小桥勾勒出各种场景片段,沉浸在通过整齐排列的花钵组合成的两堵花墙中,花钵中种植着各种品种和各种色彩植物。

©10 studi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 studio

天目里 | 伦佐·皮亚诺

这是建筑大师Renzo Piano在国内的首个项目——杭州天目里,与2020年10月18日建成开放。项目由服装品牌江南布衣与goa大象设计共同投资建设,项目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包含办公、美术馆、艺术中心、秀场、设计酒店及艺术商业等功能,是一个具有地标意义的综合性艺术园区。

整个项目的竖向清水混凝土墙体浇筑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水平向构件浇筑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其中竖向的4万多方墙体由意大利Dottor Group团队施工,营造实现的毫米级施工精度、表里如一的“丝绸般”质感,以及艺术中心极薄承重墙实验均达到世界顶级工程标准,在国内工程条件下能够实现,意义非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招募 | 国庆假期,上海·杭州 新建筑疯狂行走,期待你的加入!

© goa大象设计

© goa大象设计

茑屋书店

被誉为最美书店的茑屋书店,在大陆的首家店开在了杭州天目里。书店分为地上与地下两层。地上层由三个单独的玻璃房连接。四周由绿色植物环绕,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和木质装饰呼应。三个区域分别是咖啡吧、摄影与时尚专区和艺术专区。地下层则是一个大型共享型空间。涉及的主题广泛:建筑、文学、人文、设计、工作人生和旅游。

渚文化村图书馆 | 安藤忠

隐藏在大屋顶之下的,安腾先生将整个建筑分成了三块。南边是美术馆功能的展示栋,北侧是教授舞蹈,音乐,艺术课程的文化栋,中间是有阅读大厅和图书馆的文化栋。安藤把艺术中心比作日本的“社区避难所”,“避难所”的意思大概就是容纳生活的另一个空间的意思。两层的空间里,格子书架贴了满墙,硬朗的混泥土穿插木质的温和,把这儿变成了一个迷宫。

文村改造项目 | 王澍

项目位于杭州富阳区洞桥镇文村,是王澍的第一个农居房项目。按照文村原有的肌理和土地,重新设计了24种农居,包括八种形态,每种形态又设计了三种变化。这次建造,也同样采取了最直接的建造方法——“就地取材”,以夯土墙、抹泥墙、杭灰石墙、斩假石的外立面设计,试图呈现理想中的美丽宜居乡村。

© 施峥

© 施峥

公望美术馆 | 王澍

这里是一个建筑群,名“富春山馆”,将富阳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三馆合一,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又呈现在眼前。公望美术馆于2016年9月开放,开放的那年十一,我们建筑疯子们就来到了这里,竟然在王澍设计的建筑里偶遇了他。今年我们还会再去到那里,去遇见他营造的那山、水、居。

© 施峥

南宋御街 改造 | 王澍

整改之前,这条南宋皇帝踏过的6公里长街,店铺不多,人烟稀少。王澍接手之后,带领一帮美院学生做大量调研,开始为期3年的建设。他提出“不做强制拆迁,保持足够数量的原住民;不做假古董,要做有纵深的街区”。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 阿尔瓦罗·西扎

亚洲最大、也是国内第一个独立意义上的设计博物馆。建筑整体呈三角形的几何布局,契合了学校原有的狭长地带。它集合了典型的“西扎式”的建筑语言:简洁、纯粹、流畅的线条,建筑本身具有一种张力。这种对线条的熟练运用,也曾被普利兹克奖称为“每一条线条和曲线都有其技巧和可靠性所在。”

艺仓美术馆 | 大舍建筑

在上海,有无数的工业建筑因为工厂的搬迁而成为临时的废墟,它们有的会保留,大多数则会被拆除,并在原址建设新楼,或者公共绿地。不过在黄浦江的两岸,随着2017年浦江公共空间贯通计划的推进,人们已经意识到将更多工业建筑保留的空间与文化价值。这里原是一个煤仓,有8个方形的筒,后来,这里成为了现在的艺仓美术馆,艺仓美术馆完全保留了原来的八个媒仓,并作为展览空间,藏在它的内部。

摄影© 田方方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 OPEN事务所

这个由沿江的航空储油罐改造而成的艺术中心,体积庞大、内里中空,油罐本身就是有趣的空间,通过改造后,更加有着独特魅力。这可以说是全球首例油罐空间改造案例了。

西岸美术馆 | 大卫·奇普菲尔德

西岸美术馆于2019年11月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开启与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签署的为期五年的展陈合作项目。位于上海黄浦江西北岸,伫立于8.5千米长的滨江带上。该建筑不仅是矗立于项目基地上的一座独立建筑,也扮演优化基地与黄浦江、公园之间联系的公共角色。

摄影©Simon Menges

摄影©Simon Menges

复星艺术中心 | Foster+Partners and Heatherwick Studio

在整个BFC外滩金融中心地块中,最重要的无疑要数复星艺术中心,它位于整个地块的中央位置,建筑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2012年,来自英国的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和赫斯维克工作室共同开始了这座建筑的设计。从远处看,建筑外观如同一个金色的戏台。建筑表皮的流苏式帘幕,让人第一眼即联想到中国过去的传统大戏台,然而它并不是静止的,这是一座会“舞动”的建筑,于动静之间,凝视并见证着南外滩不断变幻以及流逝的光景与岁月。

龙美术馆(西岸馆) | 大舍建筑

龙美术馆西岸馆,基地以前是运煤的码头,设计开始时,现场有一列被保留的上世纪50年代所建的大约长110米、宽10米、高8米的煤料斗卸载桥和两年前已施工完成的两层地下停车库。新的设计采用独立墙体的“伞拱”悬挑结构,呈自由状布局的剪力墙插入原有地下室与原有框架结构柱浇筑在一起,地下一层的原车库空间由于剪力墙体的介入转换为展览空间,地面以上的空间由于“伞拱”在不同方向的相对联接形成了多重的意义指向。

摄影©张虔希

杭州来福士中心 | UNStudio

由UNStudio设计的全新来福士中心是一个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而打造的居住、办公和休闲的城市中心,现已成为城市新一代中央商务区绿轴上的一个重要地标。

东梓关回迁农居 | gad

这么美的如传统山水画的房子,是当地政府为改善村民条件,集中建设的回迁安置房。设计中将江南民居中曲线屋顶这一要素作为切入点,提取、解析,并加以抽象,将传统的对坡屋顶或单坡顶重构成连续的、不对称坡屋顶,形成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构建出和而不同的整体关系。深灰色的压顶与白色大面实墙形成了强烈的白与灰、线与面的色调构图关系。

东梓关村民活动中心 | gad X line+studio

东梓关村民活动中心在回迁农居北面,新老村落交接处。作为东梓关村民活动的公共场所,以本土地域为文化背景,成为了“村庄活力源”,兼具村民自发活动和红白宴会的双重属性。开放的空间特质满足不同功能需求,连续起伏的屋面与村民生活化的场景,共同构筑“大屋檐下的微型小世界”。

良渚博物馆 | 大卫·奇普菲尔德

良渚博物馆以几何形态的体量横亘在水泽之上,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沉淀与沧桑。建筑的几个长条形体块穿插组合,营造博物馆空间的安静祥和的氛围。建筑空间也一直在光影乍和之间变化,几个庭院的引入使得原本呆板的建筑充满的生机与意韵。长条形的中庭也像寓意着人们在经过了室内幽暗的过去后而走向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