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国时期,泸州的餐馆林立于20年代初期到40年代中期,中间有几年被日军轰炸,北城损失惨重,这里就有会津门的树林餐厅。可惜了。

根据去到台湾的老人易劲秋先生的回忆,这家餐馆位于会津门内,规模中等,分前后进两处,前进处能放下七八张方桌子,后进处就是半层楼,摆着三四张圆桌子,也不是雅间,但是楼上用餐可能要安静一点,这样规模的餐馆,断是不能摆大宴席的,不过据说生意相当火爆,因为它的菜非常有名,所以泸州和来泸州的好吃嘴多有光顾,算是以技艺见长。

都是传统的老川菜为主,这里单独给大家介绍两道较为稀罕的菜。以飨各位读者。

第一道菜:萝卜烧鸡鸭子

听菜名,就是萝卜和鸡鸭一起烧,但是如果你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这道菜就是这样一个刁钻古怪的名字,以前的人也很奇怪。那位老前辈回忆,第一次朋友请他去吃,他一直以为吃的是鸭子,因为这个萝卜烧出来的鸡竟然一股鸭子味道。后来才晓得是鸡块,让他觉得匪夷所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厨师如此“丧心病狂”要弄一道鸡却一心有鸭子味道的菜呢?

这位老前辈就很好奇地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当年的习惯,通常是白萝卜烧鸭块,红萝卜烧鸡块,所以大家下意识地觉得白萝卜就是烧鸭块,第二的原因是这家树林餐厅这道菜是用浓鸭汤来烧的,除了盐巴、姜、葱和料酒外,没有其他任何佐料,所以无论是鸡块还是白萝卜都被老鸭汤烧透了,因之有鸭子的味道,一样东西吃出两种家禽的感觉也算是一绝吧。今天泸州应该没有人这样做了。

第二道菜:回锅爆腌肉

回锅爆腌肉,就是速成的腊肉,大家都知道一般腊肉是川人冬天必备的过节食品,要冬天腌制,因为冬季天冷,可以腌制十天半月,再把它晒干,最后用柏香来熏,可以蒸和煮来吃,也可以吊在厨房放许多,在没有冰箱的年代,腊肉在中国一直比较流行。今天虽然大家对腌制品有所顾忌,依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但是做腊肉基本都是冬天开始。而且一般家庭冬天的腊肉吃到第二年的春末夏初就没有了,少数放得久的,那个年代都是大户人家吧。那个时候,在夏天和秋天想吃这种味道可不容易,不像今天,物质丰富,你天天都可以吃,只要遭得住。

那么当年,这个树林餐厅的老板也是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地用了一个变通的方法。那就是把猪后腿肉或者宝肋肉连皮切成大块,其厚度是一般腊肉的二分之一,把猪毛拔除洗干净晾干,先用少量的硝涂抹均匀,(如今大家对腌肉用硝,比较排斥,认为会治病,当年民国时期也是这样,据说吃的人也多,当然这里只讲做法,个人权衡就行。现在不必要了,用少量白糖代替也可以。因为先涂抹硝可以使得肉色红,较为好看,用白糖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只是没有硝涂抹出来的颜色好看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过了一两个小时以后,再涂抹粗盐和花椒(需要多一些盐),抹好后放在瓦缸里面,加上盖子,把瓦缸放在阴凉的地方,腌制两三天后拿出来晒,夏秋天的太阳不小,晒一两天就可以了。然后用柴烟熏一熏,蒸熟切片装盘,就可以吃了。

味道有些仿佛像是腊肉,但是比腊肉的味道要淡一些,同时还有一点燥的感觉,不像老腊肉那么醇厚,这样腌制大约三四天就好了。所以也被当时一些人称为速成腊肉,这就是爆腌肉。

树林餐厅用蒸好的爆腌肉切成薄片,配以红油菜或者甘蓝菜苔,放在素油里面炒,因为肉本身已经比较咸了,所以不用再加盐,配菜吸入了肉的咸味,味道恰到好处,而且肉本身的咸味又被菜吸收了一些去了,变得不咸不淡刚刚好,这虽然是一道普普通通的菜,可是色香味俱佳,佐酒下饭都非常巴适。

当年会吃的人,必然点上面说的这两道菜,各位现在过去了近八十年左右,是否有品尝过类似的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