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创插图:喵喵夏,讲述:吕娟,女,42岁

01

人为什么要有孩子?

最高大上的说法,是为了付出和欣赏。

作为一个母亲,我的答案有点悲观:是为了治愈。

是的,我就是那个被孩子治愈与拯救的老母亲。

02

我叫吕娟,是一个高二女生的妈妈,也曾经是传说中的“母兽”。

自从女儿呱呱落地,我紧张而焦虑,生怕她有一点点差池。

尤其是她上了幼儿园之后,我成了远近闻名的刺头妈妈。

那天,接女儿放学时,她眼角微青,老公丝毫没有在意,但我几乎一眼就看出不对劲。

于是,紧张地问她:“曦曦,还疼吗?怎么搞的?”

女儿认真回忆了一下,半天也没说明白。

老公劝我:“孩子都不记得了,说明没啥事。”

直到晚饭时,女儿突然想起来:“哦妈妈,我想起来了,是排队打饭的时候,后面两个小朋友疯闹,把我碰倒,磕在桌子边上了。”

孩子说得轻巧,但我还原当时的场景,顿时一身冷汗。

我问她:“你告诉老师了没有?”

她说:“老师在带着其他小朋友去洗手。”

当晚,哄女儿睡熟后,我给幼儿园老师打了电话。

说明情况之后,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第一,孩子排队打饭的时候,老师为什么不在旁边看着?这幸亏只是轻轻磕了一下,如果情况严重,老师又不在现场,怎么办?第二,麻烦以后让那两个爱疯闹的孩子离我女儿远点,这次就算了,但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不会客气的。”

电话里,老师连连道歉。

03

挂断电话,老公愕然地看着我,说:“有必要这么小题大做吗?孩子自己都没当回事。”

我看了他一眼,镇定地回答:“就是要敲山震虎,让老师知道苏曦曦的妈妈不好惹,这样,她才能备受重视。”

幼儿园也是一个小社会,我必须表示出强悍,才能避免那些新闻中的虐童事件发生。

还有一次,女儿回家跟我说,排练舞蹈时,老师踹了小朋友们的屁屁。

我问她:“有没有踹你?”

女儿说:“踹了呀,还敲了一下我的头。”

第二天,我去了幼儿园。

直接把女儿的带班老师叫到园长办公室,跟她对质。

尽管老师承认自己昨天排练得很累很不耐烦,轻轻吓唬了小朋友们一下,并真诚地跟我道了歉,但我还是很冷静地表明态度:“老师体罚学生,我这个做家长的,绝对零容忍。我现在只有一个要求,孩子必须调班。”

当天,女儿就被调到了另一个班。

她回到家后,很不开心,问我为什么?说她想念原来班级的小朋友。

我没理她。

她懂什么!

在她年少无知的时候,作为母亲,我必须万无一失地护她周全。

04

幼儿园如此,小学、中学也一样,我成了出名的“不好惹”。

只要事关女儿,哪怕芝麻大的小事,于我而言,都西瓜般重大,我都能以小见大推演出未来的严重性。

女儿二年级下半年,有一天回家对我说:“妈妈,我不要戴这个驱蚊手环了。”

我问她:“为什么呀?教室里经常有蚊子,戴着也不妨碍你什么的。”

女儿说:“就是因为这个手环,跟我班那个男生吵了一架,他说我戴的什么东西,在古代,只有猪才戴这东西。”

我整个人都不好了,问她:“你怎么说的?”

“我就让他道歉,他不肯,然后我去告诉了老师,老师批评了那个男生。”

听到这里,我的火腾一下上来了,拿起电话就打给班主任。

听我说完情况,班主任轻描淡写地说:“我已经批评那个男生了,他也没什么恶意,小孩子嘛,就喜欢恶作剧。曦曦妈妈,你不要放在心上。”

“我怎么可能不放在心上?你觉得是小事,但如果你的孩子被骂是猪,你还会这么淡定吗?今天他这么骂别人,如果明天别的孩子也效仿,给我女儿造成的心理负担,谁来负责?我想问问,那个孩子的父母都是做什么的?他们的孩子这么信口开河地侮辱别人,他们知道吗?如果不知道,麻烦老师让他们知道一下。”

05

这件事,最终以那个男生的妈妈给我打来电话致歉而平息。

只不过,据女儿回来说,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警告了全体学生:“你们尽量少去惹那些家长事特别多的同学。”

女儿问我:“妈妈,老师说的是我吗?”

我特别坦诚地告诉她:“是也没关系,这个恶名妈妈来背,我就是要让你们老师和同学知道,苏曦曦的妈妈不好惹,任何人想欺负你,都要在心里掂量掂量。”

晚上,女儿睡了,老公问我:“你这样做合适吗?会不会让老师对咱有意见,让孩子在学校没朋友?”

我反问他:“你现在的朋友有几个是小学同学?比起交朋友,我更在意她在最弱小最无力保护自己的年纪里,不会受到恶意伤害。”

06

女儿小学四年级时,换了班主任,是一个对成绩要求极高的老师。

她会每天在班级群里公布孩子的成绩、排名,对于成绩靠后的孩子及家长言辞极为刻薄。

有一次,女儿的英语考了71分,倒数第三。

班主任在群里公布之后@我:成绩忽高忽低的背后,是家长的不重视,孩子的不虚心。上课不是溜号就是着急写作业,四年级了,最基本的听课习惯都没养成,这样的家长,是怎么当的?这样的孩子,未来堪忧。

这些话,句句扎心。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些话截了屏。

然后,同样在群里@班主任,质问她凭什么一次考试就定性家长和孩子。

我毫不客气地表示,我看不惯她的唯成绩是问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并公然宣战:以后,我女儿的成绩不参与班级排名,也不希望在班级群里公示。

可想而知,群里顿时炸了锅。

有趁机站出来向班主任表忠心的,也有当和事佬劝我息事宁人的。

这件事,一直闹到校长那里才结束。

最终,班主任跟我道了歉,且因为此事,全校叫停了在班级群里公布成绩。

07

这样做的后果是,各科老师对女儿都小心翼翼,生怕引火上身。

女儿告诉我,她的同学直接告诉她:“我爸妈让我离你远一点,因为你妈事多。”

老公这个时候也再次劝我,要我别小题大做。

但我并不以为意。

我特别直接地告诉女儿:“这世界就是弱肉强食,你要有不伤害别人的教养,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不被别人伤害的气场。作为妈妈,我得先把这个气场给你搭建出来。”

事实上,连老公都无比纳闷,日常生活中,我并不是一个针尖麦芒型的好战分子。

相反,无论是对陌生人还是同事,我都属于那种温良恭俭让的类型。

但唯独事关女儿,我随时随地秒变金刚。

我就像一个扫地机器人,准确地判断女儿成长路上的一切路障,逐一扫清。

08

但我无论如何没想到,2020年快放寒假时,女儿的高一班主任让我去学校一趟。

那天,她告诉我:“苏曦曦有自虐倾向,据她同桌反应,她经常拿圆规或者笔尖扎自己。”

她第一时间找到女儿,跟她聊了许久,女儿才彻底打开心扉。

也直到那时,她才看到女儿的手臂、大腿上有许多扎伤,还有一些她自己掐出来的淤青。

“曦曦妈妈,你能想象吗?看到孩子身上那些伤,我当时就震惊了,曦曦反倒特别平静。”

09

班主任接下来的话,让我整个人如坠地狱。

我一直以为,自己把女儿保护得很好。

但女儿告诉老师,从小学到初中,她都像一个活在无菌保温箱的婴儿。

刚开始,是同学们孤立她,因为他们都知道,苏曦曦有一个刺头妈妈。

后来,是女儿孤立自己,她觉得只有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跟任何人发生交集,不被关注,才能不给别人,也不给妈妈带去麻烦。

她在最愿意跟别人分享生命感受的年纪里,把自己锁了起来。

但所有的情绪总要有一个出口,她的出口是自虐。

听到同学背后议论自己时,感觉到老师不搭理自己,或者是遇到做不出的难题时,她无法向外发泄情绪,只能选择对自己下手,拿圆规或者笔尖扎自己的手臂,或者干脆掐自己。

班主任痛心地说:“我不管你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把孩子保护得如此密不透风,但我想告诉你,孩子真的很可怜,不敢交朋友,不敢向任何人表达情绪,她敏感脆弱得像一个肥皂泡。用我们学校心理医生的话说,这孩子就是太懂事了,她觉得自己活着就是所有人的麻烦,尤其是给你这个当妈的制造了许多麻烦。当她不能停止爱你的时候,她选择了停止爱自己,伤害自己……”

“曦曦妈妈,她才16岁,就觉得生不如死却不能死,她说如果自己死了,那就要了妈妈的命……”

10

不记得,我那天是如何走回家的,感觉每一步都踏在沼泽里,整个人都在往下坠。

天塌下来的感觉,也不过如此。

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以爱与尊严为代价给女儿做的保护伞,却成了伤她最深的利剑。

那晚,我强颜欢笑迎接女儿放学、吃饭、写作业、睡觉。

等她睡熟时,我走进她房间,掀开睡衣,看到她身上那些针眼和一块块青紫时,我终于知道什么叫心在滴血。

我忙着为她与世界为敌,居然都忽略了为何长久以来,她洗澡的时候,总会锁上门,哪怕是夏天,也从不穿短袖、裙子。

我以为是少女的羞涩,却没想到,她是在刻意遮掩创伤。

那个晚上,我感觉自己这辈子的眼泪都流光了。

我一心想让女儿免于我童年时期的遭遇,但不曾想,却让她伤得更深。

是的,没看错,正因为我曾经经历过校园里的不幸,所以,一直以来才会是这样一个极端的妈妈。

11

事情的起因,要从我小学四年级时说起。

有一天,我无意中听到班主任和另一个老师聊天,说她老公搞破鞋,被她堵在家里,她跟那个女人互撕时,被挠得胳膊上全是伤,而她老公全程围观。

那时候,我非常喜欢班主任。

儿时单纯,觉得老师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又受了伤,于是,我把从家里带来的桔子默默放到老师讲台上。

还写了一张纸条:“老师,等我长大了,替你报仇。”

并且落了款,还画了一朵小花在上面。

那天,恼羞成怒的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将那只桔子丢进垃圾筒,撕碎了纸条,并大声呵斥我:“小小年纪不学好,偷听别人说话。”

而我的噩运也从那天开始了,老师处处刁难我,并刻意让同学孤立我。

他们甚至可以做到,集体对郊游的事情守口如瓶。

等我第二天上学时,发现教室里空无一人。

我向爸妈求助,得到的是新的责骂:“好赖不知,老师批评你都是为了你好,人家怎么就欺负你,不欺负别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12

绝望中,我也曾想离开这个世界。

我想过好多种办法,但最终都没有勇气走到那一步,这让我更加鄙视自己。

年少的世界,有时真的比成人想象得要沧桑艰难得多。

我在校园冷暴力与隐形霸凌里,成长为一个沉默孤僻的女孩。

学习,成了我唯一的避难所。

直到上了初中,大学毕业、工作之后,我的业务能力渐渐给了我自信,让我有了为数不多但质量很好的朋友,有了爱情和婚姻。

但是,曾经的校园生活是我心里一块巨大的阴影。

那么多年来,小学同学聚会,我从不参加。

包括有一次回老家,我陪妈妈逛街时,碰到了小学班主任。

她没有认出我,但我远远就认出了她。

那一刻,我全身抖成了筛子。

我妈问我怎么了?我说看到了小学老师。

我妈随口责备了一句:“越是学习好的孩子,越没良心,看见老师连个招呼都不打,想想也是替老师寒心。”

我妈至今想不明白,为何我听了她的话,会远远甩掉她,独自回了家。

那一路,我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说到底,不管时间怎么过去,那段痛苦的经历这辈子都无法从心底散去。

我的心里,始终住着一个无助无辜受伤的小女孩。

13

直到女儿出生,我的第一直觉是要拼命护她周全。

就像有位父亲说的那样:从女儿降生的那一刻,我就随时做好了进监狱的准备。

为了让她免于复制我当年的命运,我主动出击,试图帮她扫除成长路上的一切危险。

我心心念念让那些显性和隐性的校园霸凌与她绝缘,但没想到,居然把宝贝女儿养到今天这样自残的地步。

曾经,女儿也对我说过:“妈妈,你不要什么事都去找老师找校长,我自己的事自己能处理,我又不是傻子。”

但一次又一次,我都很强硬地对她说:“你不懂,早晚你会明白,妈妈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于是,女儿不再跟我沟通,也不再跟这个世界链接。

最后是她班主任那句,“她不能停止爱你,所以只能停止爱她自己”,让我的心彻底碎了。

我知道,我的被迫害妄想与惊弓之鸟心态,不但没有保护好女儿,反而让我的爱成为她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14

那晚,不知自己哭了多久。

只记得老公半梦半醒用手摸我时,一下子坐起身来:“娟子,你枕头怎么全湿了?”

当他打开灯,看到哭成泪人的我时,吓坏了。

在他的追问下,我把所有的心事,彻彻底底地吐露出来。

从前,我不愿向任何人提及小时候的事,包括对老公。

但那些痛苦的过去像暗疾,“遗传”至女儿身上,哪里还瞒得住,哪里还糊弄得过去。

而且,这一次,因为事关女儿,我,再也背不动了。

所以,我把所有事情都告诉了老公。

我对他说:“是我害了女儿,我永远都不能原谅自己,你骂我,打我都行……”

15

然而,老公自始至终一直在安慰我,一直在说:“都过去了,那不是你的错。”

他的话,让我泪奔了。

压抑了将近三十多年的痛苦喷涌而出,我从啜泣到号啕。

最后,把女儿都吵醒了。

看到我哭,女儿扑过来问我:“妈妈,你怎么了?你哪里不舒服吗?”

女儿的张皇失措让我更加难以自抑。

老公安慰她:“你妈没事,只是受了很大很大的委屈,让她哭一会儿就好了……”

16

第二天,我们一家三口都请假在家。

我把小时候的故事又讲了一遍,给女儿听。

那些不堪而痛苦的往事,诉说第二遍时,我已经没有眼泪,但女儿却全程落泪。

她拉着我的手,拍着我的后背,哭着说:“妈妈,真没想到,你曾经受过那么多委屈,你的老师和同学真是太过分了。”

女儿的心疼大概是这世界上最好的药吧。

仅仅是她这句话,我似乎已经觉得那些耿耿于怀的曾经,已经没有那么痛了。

但我还是向她解释:“就因为妈妈知道集体霸凌的威力与伤害有多大,所以,我宁可错怪一千,也不能漏掉一个疑似这样欺负你的人。所以,才会适得其反,把你害成今天这个样子。”

那应该是我们家最崩溃的一天,也是我们家揭开伤疤,面对病痛的开始。

17

那天之后,我和女儿每个周六都会去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

我内心住着的那个委屈的小女孩,终于被看见,也被安慰。

我终于知道,对于孩子的成长,担心即诅咒。

慢慢放手和真诚的信任,才是最好的养育。

因为放手意味着真正的爱,信任意味着真正的成长。

18

现在,女儿已经读高二了。

她有了自己的朋友,有了自己的秘密,有了真正属于她的小世界。

就在几天前,她还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经历,帮助班级另外一个女孩打开心结。

这件事之后,她很坚定地告诉我,她上大学时会选择心理学专业,最好以后能够开一家心理诊所,同时还可以到校园做义务心理辅导员。

听了她的话,我内心百感交集。

“曦曦,妈妈本想让你的人生一帆风顺,但一不小心,却成了你人生最大的绊脚石。”

女儿向我挥挥手臂:“妈,你没听过那句话嘛,那些受伤的部分终将长成我们最强壮的部分。放心吧,总有一天,我会把那些伤痕,活成勋章。”

女儿的话,多么让人欣慰。

可是,作为母亲,我内心依然还有自责与心疼。

如果不是我“以爱之名”,提供360度无死角的保护,她本可以成长得更快乐。

只是,人生没有如果。

选择说出我的故事,与天下母亲共勉。

我是一个爱到失去分寸的母亲,希望你们别踩我踩过的坑,希望天下所有孩子成长得健康顺利快乐。

PS:真希望你能把这个故事转发到朋友圈,启迪更多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