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从开辟了“晋公子读《诗经》”专栏,我就不断收到读者的垂询,询问我,有兴趣读一读《诗经》的话,哪一家注释本比较好。

这个问题,坦率地说,我很难回答。

别说《诗经》了,比《诗经》晚出一千多年的杜甫和韩愈,他们的诗文注本之多,都号称——当然,这只是“号称”,并非实数——“千家注杜”、“五百家注韩”。那贵为中国诗歌之祖的《诗经》,前贤时彦为之作注的书籍就更是汗牛充栋,难以计数了。

我想,这些书籍中的任何一本,恐怕都很难博得世人的一致承认,承认它是解释《诗经》最好、最权威的著作。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提问,哪一个《诗经》注本不可不读?那答案无可争议的只能是:《毛诗传》

即便有些后来学者对这本汉儒解《诗》的著作极不认同,甚至把它批得体无完肤,那也照样证明他们是认真读过《毛传》的,而不能视它如无物。

《毛传》为什么这么特殊?最近,我读到《墉风·君子偕老》一篇,突然对这件事儿有了一点感想。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
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
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
蒙彼绉絺,是绁袢也。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诗·墉风·君子偕老》

单从字面上看,诗文写了一个盛装的女人。她究竟是谁?诗人又为什么要写她呢?《毛诗传》解释说:

《君子偕老》,刺卫夫人也。夫人淫乱,失事君之道,故陈人君之德,服饰之盛,宜与君子偕老也。

——《毛诗正义》

《毛传》告诉我们,《君子偕老》该是一首带有批判色彩的刺诗,而批判的对象则是卫宣公的夫人宣姜。因为卫国历史上不少秽乱宫闱的淫行都聚焦在这个女人的身上。宣姜的口碑不好,已成历史定论。

但《君子偕老》的主人翁是不是宣姜,这首诗又是不是一首刺诗呢?至少,我对《毛传》的观点很有保留。是下面两条诗评,首先启发了我对《毛传》的质疑

第一条评论出自明代徐奋鹏所著《毛诗捷渡》,他说:

通诗止“子之不淑”句明刺之,余俱道容饰之美以寄其不足,切不可明指出。

——转引自《诗经汇评》

第二条评论来自清代桐城四家点评:

旧评云:通篇只“不淑”二句是刺,余皆咏叹其美,更不补写不淑,极文章含蓄之妙。

——转引自《诗经汇评》

这两条评论共同说出了一个事实:《毛传》认定《君子偕老》为刺诗,诗歌文本中所能找到的唯一一点依据就是首章的“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除开这八个字,诗文通篇洋溢着对主人翁的热情赞颂:在重章迭唱的结构中,与“子之不淑”云云处于对应位置的次章诗句为“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这是说女主人翁以玉瑱、象簪为饰,衬托着她白皙的额头,令诗人不禁发出惊为天人的感叹;至于卒章的“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更是直率地赞美这个女人堪称国之名媛。

假设首章“子之不淑,云如之何”云云是对女主人翁的批判,那很明显,它与次章和卒章的赞叹之辞相互矛盾。

可怪的是,无论明朝的徐奋鹏还是清朝的桐城四家都没有直面这个疑点,甚至为了维护《毛传》的权威而做出了匪夷所思的解释。他们说诗文通篇赞美之辞,只有“子之不淑,云如之何”一句微露讽刺之意,这正是诗人行文的含蓄之妙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是无意间的忽视还是有意回避,明清时代的诗评家们没有谈到《毛诗传》的这样一个问题:《毛传》对《君子偕老》的解释存在两处孤证。

除开“子之不淑,云如之何”,诗文的其余部分都读不出刺诗的意味,甚至呈现与刺诗对立的赞美之意,这意味着“子之不淑”云云是支撑“刺诗说”的孤证;

诗人并没明言女主人翁是谁,而《毛传》认定她就是宣姜,但《左传》、《史记》等等记载先秦历史的文献资料都无法提供旁证来证明《毛传》的论断,因此《毛传》本身又是“宣姜说”的孤证。

古人云,孤证不立。明清诗评家们之所以不愿因此质疑《毛传》,很可能是因为在他们的推测中,写成《毛诗传》的毛亨与毛苌必然见到过某些证明“宣姜说”和“刺诗说”的文字记载,亦或者从耆老口中听到过类似的传言,而这些文献没能流传后世,以至于后来者在解释《君子偕老》的时候处于同毛亨、毛苌严重信息不对等的地位。

这种信息不对等的情况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很可能已经永远地失去了证明它的机会,但另外一种可能性是能够证明的那就是在《毛诗传》的解释之外,“子之不淑,云如之何”其实可以从训诂上做出别的理解。

杨树达《词诠》说,不和丕在古籍中时常通用,用作语中助词,往往表达反诘的语气。如果我们照此解释“子之不淑”云云,那它应该被翻译作:

如果连这都还不算淑女的话,我还能说什么呢?

照这样来训释,诗歌三章的主题就统一了:它们分别描写了女主人翁的三副华美的妆容,而对她的天生丽质、倾国倾城,则丝毫不吝赞美之词。

在这首赞美诗中,主人翁是不是宣姜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诗人对女主人翁的精细刻画树立了一种状物的典范,开启了后世铺采摛文的汉辞赋的先声,而这才应该是这首诗为后世珍重的原因吧。


— THE END —

文字|晋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