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檀所长

结合我们写的前三篇分析工业机器人行业文章中的内容(,,),相信现在对于工业机器人行业以及产业链上游的核心零部件的情况,大家已经有了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了解了。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工业机器人行业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的最后一项——控制器,而这篇文章也是我们“从0开始”分析工业机器人行业的第四篇文章。

并且我们将会对工业机器人行业产业链上游的看法,浓缩成几个清晰明了的观点,具体的分析过程请参见我前面的三篇文章。

这篇文章也是分析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的最后一篇,如果里边有读者感兴趣,但没有提到的内容,可以留言给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业机器人的大脑——控制器

控制器相当于工业机器人的大脑,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视觉、力觉等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根据操作任务的要求驱动机械臂中的各个伺服电机,进而控制机器人在工作空间中的运动位置、运动姿态、速度、轨迹、操作顺序及动作的时间等。

同时控制器也具有各类输入输出接口、人机交互界面等,拥有编程简单、在线操作提示、使用软件菜单操作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一般来说,每台多轴机器人由一套控制系统控制。控制器对机器人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技术壁垒较低 竞争加剧或使盈利能力下降

控制器本质上就是一个数据处理器,分为硬件和软件,其核心不在硬件,而在于软件算法。而控制器与机器人本体一样大部分均为品牌自主研发。

硬件方面,随着半导体技术的成熟,半导体芯片的性价比越来越高,因此控制器在硬件上并无太高门槛。

软件方面,国内外控制器差距在于算法、反应速度、兼容性等方面。对于通过伺服系统操作实现工业机器人的精细动作上,由于国外企业拥有软件的底层算法,令工业机器人反应速度与准确定位等方面均优于其他企业。

近年来,除了传统的电子、汽车领域,国产机器人厂商也一直致力于拓展下游领域,如食品饮料、医疗、物流等行业。

而这些新兴行业机器人需求多样化,在工业机器人未普及的情况下强调定制,精度要求不高,且由于价值量较低、订单规模不大,外资品牌难以全面顾及,国产品牌占据主导优势,因此造成了控制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从控制方式上看,目前有三种主要的控制方式:

  • PLC控制(一种由程序指挥的控制器,编程语言以语句表和梯形图为主,部分PLC也支持高级语言编程)。

  • 专用控制(主要是采用汇编语言或者C语言之类的高级语言,但只具有使用中需要的那些功能,用在特定的场合,运行效率较高但成本更贵)。

  • PC-Based控制(较PLC而言可以实现更为复杂的运动控制,在编程语言上,除传统的PLC语言外,PC-based运动控制产品还为开发者提供C#、C++、Basic等丰富的电脑语言进行编程,通用性更强)。

从控制器下游分布来看,PC-based运动控制主要用于半导体、包装和工业机器人。随着汽车、半导体行业对工业机器人需求的增加刺激了PC-Based运动控制器在机器人领域的快速发展。

在需求快速增长的刺激下,国内运动控制技术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国内一些设备厂商凭借已有的数控技术基础开始研制具有运动控制特征的产品,使得通用运动产品开始扩展开来。

其中,机器人专用运动控制产品的开发和行业应用的推广也逐渐走向成熟和产业化,这类企业以广州数控、埃斯顿等为代表。此外,国内也诞生了一批专注于运动控制产品的企业,为无力研发自主控制器的小型工业机器人厂家提供解决方案,这类企业以固高科技为代表。

整体上看,控制器在硬件上门槛较低,偏软件的产品也较容易形成突破,在工业机器人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技术难度是最低的。另外,加上目前新兴行业机器人需求多样化,尚且对产品定制、精度要求不高,国内企业开发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软件产品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功能要求。

未来随着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不断扩张,将带动控制器需求的上涨。由于进入壁垒较低,当进入者过多造成竞争加剧时,行业的盈利空间或将下降。

说到这里整个工业机器人行业及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就已经分析的差不多了。

从整个行业来看,随着人口红利消退和产业升级需求扩张,中国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旺盛,千亿市场蓄势待发。叠加新兴行业不断带来新的增量市场,工业机器人未来有望持续放量,行业或将维持高景气度。

受益行业红利,整个产业链上游的核心零部件需求也会迎来爆发,国产化率也会不断的提升。

届时,大量进入者一定会蜂蛹而入,竞争也会进一步加剧,减速器会因为较高的技术壁垒成为企业的护城河,其盈利能力也将得到保证。而伺服系统和控制器进入门槛相对降低,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竞争不断加剧,相关企业的利润空间或将受到压缩。

-- END --

作者:檀所长编辑:苏苏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叶檀财经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