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研发的能“打水漂”的东风-17弹道导弹,不仅让我军拥有了强大的战略打击力量,也让中国的军事能力在高超音速领域一举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她打破人们对军事科学家都是男性的刻板印象。巾帼不让须眉,她是当代巾帼英雄的最佳代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军中女豪杰——祝学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祝学军,1962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因为希望她长大以后能加入军人队伍,为国效力,因此父母给她取了“学军”这个男孩一般的名字。

由于父母工作太忙,无法照顾祝学军,所以她从小就被寄养在亲戚家中。一直到她五岁的时候,才被父母带回到身边生活。

小时候的祝学军,常常被父母带到工厂,看着工厂里的工人师傅们敲敲打打地工作,祝学军小小的心被好奇填满,扳手、改锥、铁锤经常被她拿起来摆弄,这些工具似乎比芭比娃娃、棒棒糖更有吸引力。

进入小学后,祝学军展示出了她出色的学习能力,在考试中总能名列前茅。不仅对老师讲的理论知识能够很快地掌握,而且动手能力还很强,尤其是实验课,她总能完成一些难度比较高的小实验。

初中毕业后,祝学军如愿考进了沈阳市的重点高中,这时候的她不仅学习能力强,而且有着非凡的毅力,为了解答出数理化题中的答案,她常常废寝忘食地计算、学习。

刻苦学习的同时,祝学军的世界观也变得开阔起来,她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的同时,也关注我国的国情,看着西方国家的军事力量与日俱增,祝学军也立志一定要学有所成,为祖国的军事发展贡献力量。

高考前,很多老师都说,以祝学军的学习成绩,考入清华北大完全没问题,因此希望她能报考名校,而祝学军却没有听从老师的建议。因为她心中早就有了目标,那就是参军。为此,她常常在图书馆里学习到很晚,努力提升自我。

后来,祝学军如愿考进了国防科技大学,在这里,她不仅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还能一起系统地学习到军事理论,这些都让她感到由衷的高兴。

在国防科技大学,祝学军主修的科目是“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虽然她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钻研这门学科,但是她仍觉得还有很多地方都没有进行深入了解。

于是,祝学军在大学毕业后,放弃了政府机关的体面工作。考进了航天部第一研究院继续研修。在那里,祝学军仍然坚持把“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当作自己主要的研究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祝学军在航天部第一研究院学习期间,踏踏实实扎根于科学研究,在实验室里挥汗如雨,努力做出成绩。三年下来,她积累了雄厚的理论基础,用优秀的毕业论文顺利结业。

研究生毕业后,祝学军进入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工作。当时研究院的院长正是大名鼎鼎的钱学森先生。而从这一刻开始,这位未来的“女版钱学森”也正式开始了她的科研道路。

研究院在祝学军出现之前,没有过女生的身影。一开始大家都对这个外表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女孩子持有怀疑态度,也不看好她能做出什么研究成果。然而,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年轻女孩,后来成了我国军事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在研究院里工作的祝学军,凭借她灵活的头脑,充沛的体力,吃苦耐劳的性格,在工作中大放异彩,做出了不少成绩。仅一年时间,她就成为了导弹电气系统的总设计师。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研究军事武器。在祝学军刚工作的那段时期,我国的军事事业在钱学森的带领下,已经取得了初步的发展,但是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距离还是很大。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军事能力,研究院的同事们在院长钱学森的带领下,个个干劲十足,迫切希望我国的军事能力能早日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但是在九十年代,美国主导的一次反导战争却给大家的满腔热情浇了一盆冷水。

当时的美国预测出导弹的轨迹航线,也防御住了导弹的攻击,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而这时的研究院里,所有人都感到很迷茫,担心“如果自己国家的导弹轨迹也被预测并被拦截了应该怎么办”?

美国发动反导战争的同时,当时的总统克林顿还提出一个新的导弹防御计划,而这个计划主要针对的就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战术导弹。中国的导弹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难题。

就在这个时候,钱学森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让导弹借助反向压强打破常规的导弹弹道。以此来攻破美国的反导防御系统。这也是唯一一个能打破敌人牵制的办法。

这个理论的核心就是:导弹发射后,飞出大气层,然后贴着大气层继续飞行,最后快速下落,以达到精确击中目标的目的。

钱学森的理论一经提出,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些质疑和嘲笑的声音,西方的军事专家们认为钱学森就是在痴人说梦,他的这个理论无论成立与否,首先在技术上就是不可能完成的。

虽然钱学森的理论在西方军事专家那儿不被看好,但是在国内却引起了很大的重视,祝学军对钱学森的新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西方军事专家的想法不同,她很赞同钱学森的新理论,认为这个理论的可行的。

而遗憾的是,钱学森虽然提出来了理论,但是科研专家们始终无法攻克该理论的技术难题,更谈不上运用到实战中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2001年开始,祝学军开始转变了自己的研究重心,她要解决钱学森理论的技术难题。因为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因此祝学军便一次次地做实验,一点一滴地积累数据。

然而“钱学森理论”是一个全新的理论,所以,在祝学军的实验过程中,即使有搞不懂的地方,也没有人给她做出一些指导。因此她只能自己跑图书馆,找那些或许对她实验能有帮助的书籍。春去秋来,祝学军翻阅熟读的源代码书籍已经达十数本之多,堆起来比她自己还高。

在这个过程中,祝学军也遭受了不少质疑和否定的声音,但是这时候的她毫不理会,只是和同事们一起在实验室里,默默努力。

在一遍遍做实验,一遍遍推演数据,演算绘稿的日子里,每天,祝学军往返在实验室、食堂和宿舍三个地方:每天,祝学军一睁眼便去了实验室,肚子饿了就去食堂随便吃几口饭,然后继续回实验室工作。三点一线的日子,祝学军一坚持,就是很多年。

很多人都说祝学军不务实,只是为了一个不一定切实可行的新理论,就付出了这么多年的宝贵时间。

其实,对于到底能不能研发出新型导弹,祝学军心里也没有底,她只知道我们国家虽然已经成功发射了“两弹一星”,也拥有了一定的军事实力,但是如果不想受制于他国,想要发展,就一定要发明出来高超音速弹道导弹。

在这十几年的岁月里,祝学军辛苦钻研。终于,在2017年底,东风-17弹道导弹在一次次的实验和改进之下,进行了试射。东风-17试射的成功,也说明“钱学森理论”是切实可行的,这个理论的技术难题被解决了。

两年后的2019年10月1日,东风-17弹道导弹在再次改良后,在阅兵式上的出现,惊艳了全世界,而为此付出数年努力的祝学军也终于“拨开青云见明月”,人们吃惊这位做出如此成就的军事科学家竟然不是男性,于是热情地称她为“女版钱学森”。

解决了如此困难的世界性难题,让美国反导弹防御变成摆设,也令祝学军在国际上名声大噪。外媒一边惊叹于她一个女性军事专家居然获得了如此的成就,同时也认可地称呼她是一个“比核弹还恐怖的女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屈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