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1世纪经济报道,9月9日下午,工信部有关业务部门召开了“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包括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百度、华为、网易、小米、360、陌陌等企业都参与了会议。

会上,工信部提出有关即时通信软件的合规标准,要求限期内各平台必须按标准解除屏蔽,否则将依法采取处置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除外链屏蔽,社交应用受影响最大

当前,国内互联网生态趋向于平台之间互相“封闭”,其中有各大平台和App功能差异的因素,也有平台和App之间因为使用场景、用户需求和受众人群不同选择的因素,当然也有市场竞争的因素。

哪些平台是求职的,什么App是购物的,何种应用可以用来学习、旅游、出行……各色各样的平台和App百家争鸣,满足了智能手机时代用户大量的需求,也让用户在选择平台和App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出于需求的角度,最快速、便捷地找到入口。无论怎么换手机和电脑,因为功能差异的清晰存在,用户在选择相应的平台和服务时,也可以便捷的来回切换。

如果各大互联网平台按照监管部门的合规标准,解除外部网址链接屏蔽,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应用无疑受影响最大。

根本原因在于,微信已然是用户群体最大,使用频次最高的社交应用,作为社交和信息交互的主要App,放开外链限制,微信势必将成为各大平台和应用营销推广的主战场。另外,微信本身在不良、虚假信息的管理上已经投入重金,一旦放开外链限制,其管理难度将成倍增加,不但影响用户体验,同时还可能沦为不良和虚假信息的扩散中心。

平台互通,青少年保护该怎么办?

对于工信部要求解除外链屏蔽,有人叫好也有人担忧。平台之间打破壁垒,的确可以让大量用户的互联网信息交互更为便捷,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市场公平竞争,不过具体到个人用户上,很多人则是担忧更多一些。而最典型的,就是家长对于青少年群体的保护诉求。

目前,主流移动应用都有青少年模式,其核心的初衷和目的就是保护青少年用户健康上网,在青少年模式内规避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在青少年模式下,外链和搜索的屏蔽和控制则是重点功能,这也一定程度说明了外链的风险。

而实际上,一旦各平台和App解除外链屏蔽,那么平台之间互通就会在信息交互或传播的过程中,直接越过各个产品的青少年模式,造成平台管治空白和青少年保护漏洞。

当代青少年生于且成长于互联网时代,他们已经越来越多使用甚至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对于家长群体而言,家长的痛点在于,手机已经夺去了孩子们很多有价值的时间,本来他们可以拥有更多更有意义的真实生活。但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家长还能对孩子使用智能手机有一定的掌控能力,因为平台和App之间相对独立且有明确的功能差异,家长们能知道孩子用什么App,看什么内容,玩什么游戏……

当微信全面放开外链屏蔽之后,对于青少年而言,无异于打开了网络世界的潘多拉魔盒。比如就有孩子家长发文称,由于青少年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社会经验,一旦微信不再对外链做限制,那么青少年保护就会有极大的漏洞。比如无处不在的购物陷阱,随处可见的诱导广告,难以分辨的虚假信息,甚至大量的低俗色情链接……一旦这些内容在青少年群体间经由社交App肆意传播,后果无疑相当严重。

其实不至于青少年,在平台互通之下,由于各平台不再限制外链,大量营销信息、虚假信息甚至诈骗信息必然涌现,成年用户,特别是老年人用户,也容易会成为平台互通之下,各类不实信息甚至诈骗信息的受害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开链接需稳中求快,合规标准需提前制定

从目前的企业间的反馈来看,电商、内容平台等对于解除屏蔽最为支持,不过期背后的逻辑毫无疑问是打开商业竞争的壁垒。对于非社交应用的平台而言,利用外链可以轻松传播各类推广信息,和收获流量。

然而,这并不完全是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相反,用户反而更担忧,一旦微信等社交App不再限制外链,那么微信中将充斥大量广告营销内容,劣化用户体验。因此,对于外链全面开放,业内人人士表示应该提前制定规则,且加快解决诸如诱导分享、强制跳转下载、强制获取用户隐私等外链传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保证用户权益不受损的前提下,稳中求快。

互联网时代,开放很重要,但是“开放”不等于无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