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讲了刘义隆的文治和谋略,光看这两点我们可能会觉得刘义隆是个了不起的皇帝,对得起他的谥号文。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对他的批评声不绝于耳呢?这恐怕和他糟糕的武功有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前朝后世那些偏安一隅的皇帝不同,刘义隆其实很重视北伐,不然他也不会发动三次北伐了,但结果却很糟糕,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就是战略目标,即刘义隆到底为了什么北伐?事实上刘义隆三次北伐目的很明确,收复河南失地,也就是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北魏泰常七年)九月,拓跋嗣发动的那场南下战争中失去的洛阳、虎牢、滑台等地。这一点从第三次北伐时,刘兴祖建议向北魏统治的河北进攻被刘义隆拒绝就可以看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当真的收复失地之后,接下来该怎么办?刘义隆似乎也没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事实上第一次元嘉北伐之时,刘义隆曾短暂完成过他的战略目标,但在接下来的处理过程中没有做好。从历次刘宋军队的表现可以看出,宋军在物资充裕的情况下,守城近乎是无敌的,但偏偏在第一次北伐完成目标后就采取了分兵沿黄河防守这种最糟糕的方式。而且在物资分配方面也存在问题,物资全部积压在前线,虽然有助于战时使用,但也会出现到彦之仓皇撤退时带不走那种情况,而当檀道济率军救援时会出现粮草不济的情况。如果说时间仓促还情有可原,那么这之间有近乎半年时间时,那里面的问题可就大了,而且当时北魏也没统一北方,也在分兵与胡夏作战,这等天赐良机竟然没能做好后面的部署,可见刘义隆在到底为什么要北伐这个问题上也不是太清楚。

至于第二、第三次北伐,刘义隆更多是被迫北伐。第二次北伐的背景是北魏多次南下袭扰,拓跋焘还多次写信挑衅刘义隆。既然如此,与其等拓跋焘再次南下,还不如主动攻击。出发点是好的,但条件不成熟,兵员不足,财政不充足,物资准备也不充分,可以说是要啥没啥,这种情况下能打胜仗才怪。至于第三次北伐,更像是趁着拓跋焘刚死,想挽回颜面的一次行动,当时刘宋元气早已大伤,支持大规模作战也极为困难。

其次就是刘义隆最为被人诟病的一点了,用人问题。第一次北伐用了到彦之,第二次用了王玄谟做先锋,第三次先锋张永。可以说用人一次比一次糟糕。到彦之好歹还是刘裕手下旧将,只是能力不突出罢了,其他两人在做先锋前可是实打实的文官,几乎不懂军事,刘义隆用他们更多在于他们听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很多人对于刘义隆这样用听话的将领不屑一顾,说他不信任那些能征善战的将领,这确实是原因之一。但诸位是否发现一个奇怪的怪象,那就是在刘裕死后,刘宋的武将们就出现了一种极为奇怪的表现,那就是“反应迟钝”和“坐山观虎斗”。早在刘义符在位时期,当毛德祖在虎牢浴血奋战时,其他援军的表现十分迟钝,包括一代名将檀道济。虽然后来将这口锅甩给了刘义符,以及粮草不足等原因。

可当皇帝换成了刘义隆时,这种情况似乎也没改变,第二次北伐时西路军行动迟缓,拓跋焘率军返回时,北方那几个重镇的大军竟然没一个出来反击拦截。第三次北伐时,臧质更是很开心地带着手下在襄阳附近“郊游”。能打仗的表现消极不执行刘义隆的计划,不懂军事的又只能白白浪费物资,这种情况下,北伐要是能出结果反而是个奇迹了。

当然刘义隆武功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手太强了,拓跋焘,这个北魏最能打的皇帝,但从结果来看,刘义隆还是和拓跋焘交手的对手中结果较好的,要是北魏那边不是拓跋焘坐镇,结果还真不好说。

有人可能会问,要是刘义隆亲自上前线坐镇,有些问题会不会得以解决,有这种可能性,但没有操作性,因为刘义隆这种时刻会闹病危的脆弱身体,多半是经不住战场摧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说,刘义隆的性格、自身军事能力、身体素质,手下将领配置,外部环境,单独一项都能让他失败,何况是全部都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