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马未都望着术后20天,还躺在病床上的父亲,跟医生说:“把管子都摘了吧,我们决定放弃治疗。”拔掉管子的第4天,父亲就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未都的父亲叫做马丹林,他十几岁就去当了兵,因为文化水平比战友高,为人又刚毅乐观,一路从普通士兵干到了政委。
马未都是马家最小的儿子,父亲对他极尽宠爱,总是乐呵呵的喊他“小未都”,直到他20多岁时,也仍然如此。
马丹林的工作很忙,平时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很少,所以,在马未都的心中,父亲是熟悉又陌生的存在。
后来,父亲调任空军总院,见惯了生死的他,人生态度也更加豁达了。

马丹林退休后,身体一直比较硬朗,70岁那年,马未都搬不起来的重物,父亲却能毫不费力的挪动。
从小和父亲相处时间很少的马未都,格外珍惜父亲退休后的休闲时光,隔三差五就会找父亲闲话家常。
一次饭后闲聊,父亲抚着肚子说:“我怎么觉得这里有异样,怕是长了什么东西。”
马未都不敢怠慢,当天就给父亲送到了医院做检查,果真如父亲所料:腹腔长了个肿瘤。
因为无法确定肿瘤的具体情况,医生紧急制定了手术方案。
可没想到,马丹林的情况比想象中的更糟糕,肿瘤基本遍布腹腔,根本没办法切除,若是冒险行事,病人大概率会倒在手术台上。
实在没办法,医生只好将马丹林的腹腔缝合,除此之外,没为他做任何处理。
为了让父亲宽心,悲痛欲绝的马未都只能收拾好心情,强颜欢笑的告诉父亲:“医生说手术非常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丹林当时没说什么,只是眯着眼睛继续闭目眼神。
那时候的马未都还不知道,父亲看似云淡风轻的表面,内心早已暗潮汹涌,面对着即将来临的死亡,他的心中该是怎样的绝望与挣扎?
马丹林术后20天,把马未都叫到了病床前:“我知道,我的瘤子没割。”
马未都心虚的回复:“已经割了的。”
马丹林回应:“你忘了我之前也在医院上班了?刚手术完,我就知道了,连引流管都没插,肯定就是治不了了。”

没等马未都回应,马丹林继续说:
“20天了,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放弃治疗吧,我见过太多类似病例,最后的我,只会瘦成皮包骨头,慢慢忘掉你们每一个人。
这样活着,只能忍受癌细胞不断的吞噬我,人生没有质量,也没有尊严。”
马未都听后,泪流满面,他问主治医生:“如果靠营养液维持生命,大概能活多久?”
医生回答:“半年吧!”
马未都追问:“那如果现在拔掉所有管子呢?”
医生说:“7到10天。”
马未都内心十分纠结与不忍,但最终,他只能尊重父亲的选择,悲痛的对医生说:“把管子都拔了吧,我们决定放弃治疗。”
拔掉管子后,马丹林连7天都没有撑过,第4天就去世了,马未都跪倒在父亲的病床前,哭到不能自已。
父亲火化后,马未都为他精心选了一块墓地,并用99个字的墓志铭,缅怀父亲的一生。

不敢想象,马未都在做出“放弃治疗”决定的那一刹那,忍受着怎样的内心煎熬。
面对媒体,马未都宽慰大家说:“父亲临终前很体面,没有受太多罪。”
马未都用亲身经历诠释了一句话:放弃,有时候也是一种孝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