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禁止进行学科类教培后, 不少家长将目光投向了“住家教师”上,试图让“住家教师”在这种关头成为学科类教培的替代品。

家长们这一手小算盘,教育部会看不透?

如今教培机构已整治完毕,作为后手和替代品的住家教师,其实名字早已出现在了整治名单之上。

这不,行动已经开始了。

转地下、换马甲,一律整治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坚决查处煸香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知中专门提及:一些地方出现了学科类培训转入“地下”,换个“马甲”逃避监管等隐形变异问题,影响政策实施,造成不良影响。

一共归纳了7个问题:

  • 违反培训主体有关规定,证照不全的机构或个人,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 违反培训人员有关规定,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开展有偿补课。

  • 违反培训时间有关规定,通过“直播变录播”等方式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 违反培训地点有关规定,组织异地培训,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化整为零在登记场所之外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

  • 违反培训内容有关规定,以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者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 违反培训方式有关规定,线下机构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违规开展线上学科类培训。

  • 其他违反相关规定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

内容很多,总结下来就是一点,不许打着别的幌子干补课的事

今后,别墅补习、家政服务、一对一补习等都将不复存在。

问题的源头是家长

为什么在“双减”之后,会出现学科类培训转入“地下”,换个“马甲”等现象呢?

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家长身上

打压教培机构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教育内卷和鸡娃的现象,但在不少家长眼中,鸡娃是教育必不缺少的一环,你让这些家长不鸡娃,多少有点天方夜谭的味道。

教培机构没了,那就另寻出路,在这些家长们这般想法之下,才催生出了各类挂羊头卖狗肉的培训。

普通常见的有别墅补习、咖啡厅一对一等,更有甚者搞起了“私人定制”,“主家教师”和“家政服务”应运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需求才会有市场!家长有补习的愿望,才会出现这些隐形变异的培训。

可以说现在乱象频发的始作俑者,正是这批逆着政策继续鸡娃的家长。

我们回顾一下前几日违规补课的案例,如黄山别墅补课、机构无证办学等。

对于机构和教师的处罚力度是很大的。

教师面临退还所有违规所得,当年度师德考核不合格,当年度不得参与岗位晋升、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严重的甚至面临调离原工作岗位和解聘。

机构面临没收违法所得,或是处以违法所得一倍的罚款。

但对于家长,没有任何处罚和警告。

家长也因此有恃无恐,以金钱和物质作为利益,千方百计勾引着个人和机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高额的利益面前,不少机构和个人铤而走险,抱着侥幸的心理继续开展教培。

在这些乱象中,最该整治和处罚的便是家长。

家长找人补课,既能满足他们鸡娃的心愿,又不会遭受处罚,说不定还能退还补课费用,这合理吗?

显然不合理,作为这场补课游戏的开启者,怎么也得冠上主谋的名号,再不济也得和机构、教师同样的处罚力度,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遏制补课的乱象。

这一点,我们都想到了,教育部等部门怎么可能会没想到,只是正在制定相应的处罚方式罢了。

家长们也别抱着侥幸的心理,别认为“住家教师”、“家政服务”隐蔽性高,不容易被发现。

政策中都已经将“家政服务”、“住家教师”等问题亮明,写在了出现的问题之中,这说明教育部早就已经盯上了这些现象,隐蔽性高不过是家长们给自己的心理安慰,仅此而已。

之后,教育部将强化监管执法,各部门协同、条块联动;充分发挥社区综合治理功能,开展区域巡查执法;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强化社会监督;推进互联网+监管等手段,坚决防止隐形变异违规培训行为蔓延。

这一次,违规培训怕是在劫难逃了,至于寻找培训的家长们,还是及时收手为好,指不定哪天就收到一份处罚。

鸡娃≠教育

家长们也别过于担心,别一直提心吊胆的猜疑:我不鸡娃,别的家长鸡娃,我们岂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我们要明白政策是为人民着想,教培机构可不尽然。

教培机构是逐利的,他们一直给家长们做着洗脑工作,说着冠冕堂皇的漂亮话,让家长们无法反驳,看似正确,实则不过是利用人焦虑、攀比的心理。

有一个简单的问题,家长们一直没有看清:花了这么多真金白银,除了让教培机构赚的盆满钵满外,就是增加了所有家庭的焦虑而已。

“双减”政策的出手,就是为了结果这个问题,削弱家长们在教育上的焦虑,但总有饱受教培机构洗脑的家长偏执的认为,鸡娃才是正道。

教培机构关停,家长们便找别的途径鸡娃,仿佛在他们眼中,不鸡娃就是影响孩子的教育,干啥都不能影响孩子的教育问题。

有错吗?当然有错,错的离谱。

鸡娃问题别上升到教育问题,鸡娃不过是家长们为了满足自我成就感,我鸡娃了,我重视了孩子的教育,根本不是真正的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个周末,家长们也度过了第一个没有学科类教培的周末,看着孩子不在疲惫的奔波在语数外补习班,而在艺术、体育、科技等热爱的方面展示天赋,家长们肯定也是倍感欣慰。

“双减”政策之后,优质教育资源将回归校园,学校将明确自己学习“主战场”的地位,提高学生在校内、课堂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让孩子能校园内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不再依赖校外培训,这一切是必然的。

对于家长们最为关心的升学问题,教育部也一直在着手规划,毕竟完善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也是教育部最为关心的一点,中考改革、延长义务教育,或许已在路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