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2月初,《新华日报》上刊登了一则新闻:

一二九师成立刘伯承五十寿筹委会,参谋长李达任主任,为刘伯承庆寿。

战乱之下,像这种大操大办的寿宴,在我党并不常见。因此,消息一出,我党的军官将领,对这场寿宴都极为关注。

寿宴当天,作为全场最大的寿星,大家对刘伯承,自然以赞美居多。按常理来讲,没有人会在这大喜的日子里,说寿星的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唯独有一人,偏偏反其道而行,在众将领纷纷称赞寿星时,他却数落其“缺点”。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刘伯承的老搭档——邓小平。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刘伯承五十大寿的那些事。

五十大寿收贺词,只有赞美无缺点

我国古代,由于医疗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等问题,人们平均的寿命都很低。以清朝为例,只有三十三岁,民国时期也才35岁。

为了庆祝那些高龄老人,自古以来,我国就形成了以五十岁为一个节点,之后每隔十年都要举办一次大寿的传统习俗。

因此,在人们看来,部队为时任129师师长的刘伯承举办五十大寿,再正常不过了。

然而,分析一件事情,我们并不能只看到它的表面。

自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刘伯承和邓小平根据中央安排,率领部队进军太行山区,在敌后与日军对抗。

毛主席曾说:“扼太行者扼天下。”

毛主席让刘邓进军太行山,在太行山开辟革命根据地,可见其对刘伯承的信任。

事实证明,毛主席没有用错人。刘伯承和邓小平这对搭档,在太行山区英勇作战,领导并参与了百团大战,彻底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创建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根据地的创建,我军不仅要面对日军的扫荡威胁,还要严防国民党的顽军侵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外有日寇,内有顽军的情况下,刘伯承率军扼守住太行山,丝毫不敢懈怠。

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的情况本来就很艰苦,奈何天灾人祸盛行,这让根据地的建设雪上加霜。

在人祸上面。日军大举进攻华北地区,尤其在晋冀鲁豫边区,日军进行了数次“大扫荡”。

“烧光、杀光、抢光”是日军“大扫荡”贯彻的一大标准。边区数万人民遭此灾祸,民不聊生。

在天灾方面。晋冀鲁豫边区遇上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据统计,在1942到1943年间,光河南一省的国统区,因为旱灾死亡人数就多达300万人,数目惊人。国统区尚且这样,就不用说晋冀鲁豫边区的灾情了。百姓生活十分艰苦,“活着”成为人们最大的问题。

为了生存,人们大多只能吃野菜、啃树皮……

在天灾人祸的夹击下,刘伯承和邓小平一边带领部队以游击形势,突破日军一次次的围攻和扫荡计划,保留了部队的有生力量,一边采取一切措施,帮助灾民渡危机。

太行山本来也是受灾地区,但是经过刘伯承和邓小平的一些努力,勉强能够让太行山保持不崩溃的局面。

然而,这次的灾情着实严重,有大量灾民来到了太行山。

灾民来避难,根据地没有将灾民往外撵的道理。于是,根据地赈灾的困难也就更大了。

为了赈灾济民,刘伯承和邓小平通过组织军民生产自救,兴修水利等措施。稳定了太行山的局势。

1942年本就是根据地最动荡的一年,百姓生活没有着落,敌人的封锁还在进行在这样一个节骨眼上,部队要为刘伯承办五十大寿,刘伯承如何能答应?

既然根据地情况还没有到达可以出手阔绰的那一步,部队又为何想出要给刘伯承办寿宴呢?

还别说,部队给刘伯承办寿宴的想法,真不是心血来潮。

最先提出为刘伯承举办五十大寿的人是129师的参谋长李达。对于刘伯承不愿意举办寿宴的原因,李达不是没有考虑过。相反,李达提议为刘伯承举办寿宴,原因恰恰也是出于对现状的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敌强我弱,所以政治宣传斗争最为重要。为刘师长祝寿,鼓励大家学习刘师长的优良作风,能提升部队的士气,坚定干部战士们抗战必胜的信心。”

办寿宴对当时的我党来讲,是一笔极大的开支。为此,129师关于这场办寿宴的举动,还特意请示了中央。

毛主席得到129师的请示后,觉得只是一件可以扩大部队影响力,鼓舞军心的好事情,便没有指责该部队搞特殊,而是要求他们要将办寿宴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大办特办。

据说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有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补了73个补丁。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早已被毛主席刻在了骨子里。此次129师请求为刘伯承办寿宴,毛主席罕见的大方,足以证明为刘伯承师长办寿宴对我党的宣传工作非常有利。

就在129师准备为师长大办寿宴做准备工作时,没想到遇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不能跨越——刘伯承的生日是在几号?

原来,众人只知道刘伯承的生日在12月,但是具体是哪一天。本来想着主动问一下刘伯承的生日,这样既方便又快捷,毕竟没有人比其本人还要了解自己的生日。但是经过多次询问,刘伯承就是不说自己是哪一天生日,他压根就不想办这个寿宴。

没办法,办寿宴必须得具体到某一天,不知道师长的生日是哪一天,还办哪门子的寿宴?

于是,工作人员又跑到刘伯承的妻子跟前,打听师长的生日,无果。这可难坏了工作人员。

举办寿宴已成为既定事实。既然刘伯承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生日,政治部便召开了一个小会,众人商议将16号作为举办寿宴的日子。

之所以商议为16号,而不是其他的日期,是因为16号处于12月的月中。定在月中,大概率来讲,和刘伯承的生日会相对接近一些。

很快,时间来到了16号。大操大办下,129师司令部喜气洋洋,张灯结彩。

司令部里电话、电报传来的贺电纷至沓来,前来祝寿的人络绎不绝。彭德怀、罗瑞卿、滕代远和晋冀鲁豫边区的政府领导人等,都亲自前祝寿。

贺寿的形式丰富多样,有送礼的,有写诗文的。其中,朱德、叶剑英、陈毅、林伯渠、吴玉章、邓小平等人都是通过撰写诗文的方式向刘伯承贺寿。这些诗文除了一篇写了刘伯承的缺点之外,其他的全都是夸赞之词。

寿宴上,最忌讳的就是送一些不吉祥的东西,说一些不吉祥的话。如今竟真的有人在贺词上说大寿星的坏话,这人究竟是谁,为何敢不分场合的直言不讳?

其实,直言说刘伯承缺点的,正是他的搭档——邓小平。

邓小平敢于直言,数落搭档“缺点”

抗战时期,我军中有不少优秀的搭档组合,他们是其所在部队的主心骨。比如“朱毛”、“陈粟”、“刘邓”等,这些搭配在敌军的很多战士眼中,可以说是恐怖的存在。在他们参与的战役,鲜有败绩。

刘伯承和邓小平被人们称为“刘邓”配

二人相识于1931年,后来一起参加了长征。抗战爆发后,二人根据组织的安排调配,开始共事磨合。经过五年的共事,两人早已相知。可以说,在部队中,没有任何人能有邓小平熟悉刘伯承。

部队里没有官场上那么多的弯弯绕绕,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在搭档磨合期间,两人也会有意见相左的时候,但好在他们都不是一个固执己见、刚愎自用的人。遇到差异,两人会冷家下来,认真分析对与错,从不以官职下定论,而是依据事实做决定,谁对就听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团队合作最重要的就是相互信任。这也是二人没有互相算计、分道扬镳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邓小平在写贺词的时候,文章的绝大部分和其他人一样,都是夸赞刘伯承的。但是在文章的结尾,他一改常态,剑走偏锋,讲刘伯承的缺点:

“假如有人问伯承同志有无缺点呢?我想只有一个,就是他的一生,除掉工作读书之外,没有一点娱乐的生活。”

与其说这是邓小平在数落刘伯承的缺点,倒不如说这个不是“缺点”的“缺点”从侧面赞扬了刘伯承。

这就有点像现在的网络上流行的“凡尔赛”语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的典故来自于三国时诸葛亮给刘备的儿子写的《出师表》。邓小平在给刘伯承的缺点中,明确点出刘伯承是一个工作狂。每天忙的连娱乐的时间都没有,这不正是在夸赞刘伯承为了革命的工作,鞠躬尽瘁吗?

不是“缺点”的“缺点”由来

刘伯承的这个不算“缺点”的“缺点”,皆是由于他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强迫症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周恩来曾经评价刘伯承:“伯承同志是举轻若重。”

从来只听说过“举重若轻”,为何周恩来要说成“举轻若重”呢?难周总理也有翻车的时候,记岔了成语?其实不然。

通过举一反三我们不难推断出,“举轻若重”指一件很轻的东西,拿起来像拿重物一样稳当。通俗来讲,就是非常注重细微之事。

刘伯承做事严谨,非常注重细节。邓小平在贺词中写到,刘伯承看到有些同志写了错别字,他会当即指正出来,帮忙纠正错误。

刘伯承非常注重对理论著作的研读。在晋冀鲁豫根据地创建以来,他严格遵守党的方针政策,将这些政策研究了一遍又一遍,每次都能从中有新的收获。“从未粗枝大叶”是邓小平对他的评价。

刘伯承注重细微之事的品质,让他养成了一个善于总结的习惯。

百团大战期间,创造的“利害变换线”就是其尊重是客观事实,理论与实践做到紧密结合的成功作战方法。刘伯承为此还专门写了一篇理论文章,供部队将领参考学习。

“利害变换线”简单来讲,就是在敌人对我军形成合围圈的时候,我军瞅准时机,将合围圈当作“利害变换线”。

通过调遣我军在合围圈外的部队,对敌人的合围圈进行攻击。在敌内部合围圈的我军与合围圈外部的我军相互配合,最终把我军由不利地位转换为有利地位,跳出敌合围圈,反过来给予敌军打击。

这种作战方法就是刘伯承花费大量时间,结合自己的作战经验以及党的战略部署总结而来。

总结作战经验使其称为理论供他人研究,这需要花费刘伯承大量的时间。在生活和作战上,刘伯承又因为强迫症,迫使自己做事必须得亲历亲为,这也占用了刘伯承的一部分时间。

以渡江战役为例。1949年,我军经过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国民党节节败退,蒋介石在此时也已经下野,正在秘密谋划退守台湾的计划。

国民党内部之争,军心不定,这在战场上是兵家大忌。其败兵已成既定事实,残余势力俨然翻不起什么风浪。

4月,我军发动渡江战役,准备乘胜追击,一举歼灭国民党残余部队,实现中国解放,刘伯承担任渡边战役的指挥之一。

虽然渡江战役我军已经稳操胜券,但是刘伯承还是认真准备,精心策划战前的准备,以及战中部署,甚至连先头部队带绳子这种小事,他也耳提面命,面面俱到。

“举轻若重”的刘伯承就是这样,宁愿亲历亲为,抓住每一个细节,也不愿意粗枝大叶,以凑合的心态做事。这恐怕就是邓小平说他没有娱乐时间的主要原因吧。

总之。邓小平数落刘伯承的“缺点”,可以说是刘伯承细心的映衬。

当下社会,很多人都摆脱不了浮躁,沉不下心去钻研,去较真,刘伯承元帅身上的那种“举轻若重”的品质正是我们所缺少的。

刘伯承元帅永远是时代的楷模!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