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之前,号称史上最严格的游戏防止沉迷政策新规落地之后。按理说,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此严格的做法,也滋生出一批新型的游戏灰色产业链。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腾讯加强强防沉迷的第二天,一条王者荣耀健康系统认证 60 岁老太用赵云拿五杀上热搜。毫无疑问,这一定是某位机智的未成年人,拿着爷爷奶奶的身份信息,继续在游戏世界里大杀四方。这也仅仅只是开始。就在防沉迷系统上线一周之后,一条 “花33元租号打两小时王者荣耀”的话题又冲上了微博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央视新闻报道:调查发现,网络上可以通过租号、买号等途径绕过监管无限制玩网游。在一家店铺的王者荣耀租号区,花费33元租了两个小时账号,按店家提示进入游戏界面,整个过程并没有触发任何实名认证系统。通过网络平台租买游戏帐号,已经形成一条非常成熟的灰色产业链。

这一个现象,牵扯出一些无解的问题。游戏实名信息显示是成年人,但实际操作的不一定是成年人。这些机智的未成年人,还是能有各种办法解决防沉迷。

那么,既然如此,游戏防沉迷的新规又有多少实际价值呢。我个人觉得,这些都只能治标,根本不能治本。

一, 堵不如疏

一味的禁止,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实际情况也证明了,未成年人的机智比你想得复杂。你能想到的任何防沉迷方式,他们都能想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要防沉迷,更关键的是还是要治本。找出根本的原因才是关键。难道说禁止了游戏,孩子就会乖乖去读语文课本。换个角度看,禁止了快乐大本营的播放,孩子就能去看新闻联播了吗。显然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网上看到最多的评论,就是为什么不直接关闭游戏。拜托这些人能不能好好醒一醒。游戏从来都是承担劳逸结合里面逸的那部分,适当的放松娱乐是必须的。你试试让你读一天的资治通鉴,你能看得下去,让你工作一整天,不给你手机刷刷新闻、短视频的,你不也会崩溃。

游戏从来都没错,关键的问题是,要找出为什么孩子喜欢沉迷游戏。否则,哪怕是不玩游戏,坐着发呆也能消磨时间。

大家都只是告诉孩子不能做什么,从来没告诉过他们能做什么。

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要反复地琢磨、深入地理解、长期的练习。这些和游戏比起来,痛苦太多了。

如果没有从根本上根治未成年人游戏上瘾的问题,他们都会有办法玩游戏的,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培养其他兴趣,把时间和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东西上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孩子沉迷游戏,关键还是在家长

我一直认为孩子沉迷游戏,最大的责任还是在家长。很多家长经常说,我工作这么忙,哪里还有时间陪孩子。一旦孩子哭闹,随手就是丢个手机,让他们自己玩去。孩子能沉迷游戏,家长有很大的责任。

所有关于沉迷的案例背后,都有着疏于陪伴和自控力的缺乏。如果不让孩子玩游戏,那家长至少带个足球陪孩子玩去。不能给孩子营造有趣的生活,还不让孩子自己寻找乐趣。

沉迷游戏的核心,还是大人的问题,你不带孩子去科技馆看展览、不陪孩子去图书馆看书、不盯着孩子做功课,自己一天到晚不知道在哪里浪。天天一群人打麻将、嗑瓜子,让一个未成年人自己地去学习。能有这么强的自控能力,那也都是学霸级别的存在了。

未成年人,因为自控能力的缺失,这时候,作为家长,更应该陪伴和监督孩子。自己放任不管,一味的说是游戏的影响,这个锅游戏背得有些冤。哪怕所有游戏都关停了,孩子玩手指也能玩一下午。

最后:

我觉得制定再多的政策都没用,未成年的聪明是你想象不到的,都有办法能玩到游戏,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家长能更多陪伴孩子,引导孩子学习、培养更多兴趣爱好。把多余的时间都消灭了,他们自然就没时间和精力去玩游戏了,至少不会沉迷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