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已落地,但是教育压力实际上还是存在,不少家长仍然想要通过校外补习来提高自己孩子的成绩,市场依然存在。不过,教育部接连采取措施严查“住家教师”“众筹私教”,教培机构不应再变着法子违规培训,家长的心态也是时候改变。

近日,一张“高端家庭服务师价格”的图片传遍家长朋友圈,而聘请一位高端家庭服务师价格因学历不同而逐步提升:大专学历的家庭服务师住家服务一个月收费1.85万元,不住家1.7万元;本科学历的的家庭服务师住家服务一个月收费2万元,不住家1.85万元;硕士学历的家庭服务师,住家服务一个月收费2.2万元,不住家收费2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机构高端家庭服务师价格表(网络图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发布以来,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表示“取得初步成效。”不过,也有新的苗头值得警惕,一些地方出现了培训机构由“地上”转入“地下”,改头换面,以“高端家政”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的隐形变异问题,严重干扰政策执行,给改革推进造成阻碍。

对于校外培训“野火烧不尽”的原因,传习邦认为,一方面是校外培训机构众多,一方面也是因为市场有需求。于是,不少地方出现了学科类培训从地上转移到地下,换个“马甲”逃避监管等隐形变异问题,出现了“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变异补习形态,不少培训机构开始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等形式开展学科类培训,以此来应对双减政策。

“地下”学科培训隐蔽性强

“双减”治理再出新招

“内卷”和“鸡娃”不仅让学生们苦不堪言,也促进了资本与教育资源的挂钩。综合学生负担和教育公平等多种问题,以限制学科补习为重头的双减政策正式落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校外培训不仅没有“凉透”还玩起了“变形记”,政策声明“不能组织培训”,于是就变成了单独教学。“一对一”也被禁止后,又搞起了能讲题的奶茶店、会数学的体育老师、高学历的家政阿姨。

某招聘网上家政阿姨的简历(网络图片)

对此,教育部8日发布《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明确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须在培训主体、培训人员、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同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通知》还列举了“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7类隐形变异学科类校外培训形态,“一经发现,坚决查处”。这也是继《双减意见》印发以来,教育部配套发布的又一针对性重磅文件。

“这个通知的下发,主要是双减发布一个多月后,在实施过程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的补充以及一些可操作性的措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这些违规形态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社会存在提高分数的需求,也就是存在培训的需求,需要从减少需求上想办法。”

《通知》首先强调,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须在培训主体、培训人员、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同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通知》对照上述合规标准,逐项列举出7种隐形变异形态,包括:证照不全的机构或个人,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开展有偿补课;通过“直播变录播”等方式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组织异地培训,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化整为零在登记场所之外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以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者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线下机构通过即时通信、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违规开展线上学科类培训,线上培训机构违规开展线下学科类培训;以及其他违反相关规定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说,学科类校外培训,并不是绝对禁止,但必须在培训人员资质、培训时间和地点,以及培训方式等方面,都符合相关规定才可以,变相违规的校外培训将受到查处。

化解治理难题,实行政府指导价

家长应改变功利教育观和成才观

“由于家长请私教十分分散,无疑加大了监管的难度,这比查处无证无照的培训机构还难。”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

隐形变异学科培训的治理,分别存在三大重点和三大难点。“重点是查处对象、查处主体和如何查处,难点集中在认定、查处和监管环节。”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称。

由于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行为隐蔽性强、多变性强,存在“认定难”问题,需要明确违规行为的认定机制。其次,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行为证据难以保存、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存在“查处难”问题,需要明确查处的责任主体。另外,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分散、无序,线索来源有限,存在“监管难”问题,需要明确有效监管的措施手段。

针对这三大重点和三大难点,《通知》提出三项具体措施。一是建立辨别机制,着力解决“查处什么”的问题。规定地方可以成立专家委员会或指定专业机构,对隐形变异培训行为进行科学辨别。二是落实属地管理,着力解决“谁来查处”的问题。压实主体责任,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学科类培训的隐形变异问题进行查处。对跨区域违规行为,由培训机构审批地、违规行为发生地相关部门共同查处。三是强化监管执法,着力解决“怎么查处”的问题。强调要压实管理责任,充分利用网格化综治体系开展巡查执法,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大执法力度,推进“互联网+监管”,探索信用惩戒等多种监管方式。

福建省华安县校外培训机构整治(网络图片)

除此之外,近年来一些义务教育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存在乱收费和高收费的现象,培训机构“漫天要价”,赚取惊人利润。针对这个乱象,国家发展改革委6日发布通知,明确要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通知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线上和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属于非营利性机构收费,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由政府制定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并按程序纳入地方定价目录。

从这些年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义务教育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乱收费和高收费的乱象丛生,不仅收费高昂,还重复收费、扩大收费范围、虚增培训时长以变相提高收费标准;有的夸大师资力量,伪造“名师”,进行虚假宣传,推出“天价培训班”;有的采用按年收费或者更长周期的收费模式,并对退费提出诸多无理要求。让学生家庭教育支出负担愈发沉重,更有甚者,还诱导家长使用培训贷款,一旦培训机构倒闭或跑路,家长就会面临上不了课还要还贷的两难境地。可以说,政府实行指导价管理确实有现实必要性。

在此时实行“政府指导价”,是顺应民意的必要之举。不过对这项政策的实施,还是需要综合平衡各方利益,依法依规稳妥推进校外学科培训机构治理,尤其要设计合理改革方案,做好风险控制,充分保障学生、家长、培训机构员工等各方的合法权益,也能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和教育公平,满足家长和学生的教育培训需求。

传习邦认为,身心健康、能力兴趣等是比知识更重要的财富,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长也应该改变功利教育观和成才观,逐渐认识到“双减”政策是为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家庭、学校、社会都是重要责任主体,只有相互理解,形成合力,才能创造一个理想的教育环境,还孩子们一个健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