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起春城的9月盛事,热热闹闹的第二十届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绝对是值得一提的一件。而位于农博园12号门“建党百年 逐梦吉林”主题展厅的科普大集也正是红红火火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科普大集活动由吉林省科协、长春市科协、长春农博园主办,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争当农业科创先锋”为主题,占地1000平方米,设有舞台、展板、专家咨询台、农产品展示台等。作为农博会“产业示范与科普教育”板块中重要内容之一,科普大集突出了示范引领功能。

科普大集不仅散发着理性的智慧光芒,也最接地气儿,处处透着咱吉林人儿地地道道的热乎劲儿和人情味儿。在这里,不论是科普专家,还是科研高校的学者,都和农民朋友打成一片。只要有人咨询,大家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高强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张晓岩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孙承常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高强课题组的博士研究生张晓岩和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孙承常就是其中的两位,他们都是科技小院的常驻研究生。

科技小院是一种高校研究生驻扎在农村和生产第一线,助推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是服务三农的有效载体和平台。科技小院对农业高校人才的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吉林农业大学的很多学生,脚踏实地地扎根农村,开展了对当地具有针对性的科普服务。目前,吉林省在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的指导下,在吉林农业大学的支持下,已有2家小院被授牌,分别是“梨树玉米科技小院”和“通榆谷物科技小院”。

作为一名吉林农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张晓岩已经在科技小院服务了5年的时间。吉林省被授牌的两家科技小院里,都留下了他忙于科研与科普的扎实脚印。“‘梨树玉米科技小院’是最先成立的科技小院,我也是先在这里扎根的。我是2017年进小院的,当时当地的农民,对‘秸秆深还’‘秸秆覆盖’的技术还是不太了解,想把技术推广下去难度较大。但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把科技成果展示给农民朋友们看后,大家开始接受和应用了,并且从中获益了,我们的心里也跟着高兴。”回忆起在“梨树玉米科技小院”的日子,张晓岩仍深有感触。

张晓岩口中的秸秆技术,简而言之,就是在秋收之后,不把地表的秸秆带走,就让其覆盖地表。这样既可以保持地表的水分,更能保证地表墒情,利于提高出苗率;同时,秸秆本身也自带养分,可以减少土壤的化肥投入;地表也可以有效补充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一举三得,这样的好技术,在科技小院的大力研究和推广下,终于开始遍地开花。

“通榆谷物科技小院”是张晓岩服务的第二个科技小院,于2020年成立。“在这个小院,我的主要工作是‘科技小院’与精准扶贫方面的工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继续求索。”张晓岩说,在科技小院的日子,服务“三农”工作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但他已打定主意,毕业后仍要奋战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最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来自吉林农业大学的孙承常是一名专业硕士,而专业硕士常驻也是科技小院的一个特点。“我常驻‘梨树玉米科技小院’,我是云南曲靖人,深入科技小院一年多了,我收获了很多。作为一名学农的孩子,我了解到了不同于家乡的地质、地貌。这期间,我不仅增强了实践科研能力,也增长了很多农技方面的知识,我也尽我所能地回馈吉林乡土。科技小院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接农业专家和企业的良好平台,也让我们掌握了很多涉农政策,让我们可以学有所得、学有所为。”孙承常对科技小院充满了感情,对吉林这片黑土地,充满了热爱。

科技有声,科普有情。科技小院里住着科研人与农人的春、夏、秋、冬,他们牵着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两端,也是彼此帮扶的家人。时间飞逝,您想念外地的亲人了吗?快来科普大集共话科普、共享团圆吧。

文:杨雪妍

图:孟昭东

原创内容,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