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这是百篇【亲子教养日记】的第二十五篇,我会秉承【少说道理,多讲故事】的原则,从日常教养的具体场景入手,聊聊青春期的孩子教养中,身为父母的教养盲点。今天聊的主题是《防沉迷网游新规出台,家长欢呼雀跃,却忘了孩子的失落》

8月底,一份被舆论称之为史上最严格、针对未成年人的“防沉迷网络游戏”国家新规出台。

防沉迷网游新规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防沉迷网游新规与两年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限时令”相比,上网时间缩短了、频次减少、并取消了游客体验模式,把可能钻空子的漏洞堵住。

这个防沉迷网游新规出台后,很多家长欢呼雀跃,为国家这次的举措纷纷点赞,一致认为这次的新规太及时了,国家早该管管了。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认为网络游戏害得孩子不愿意好好念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在主流平台上看到了,以下几段特别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家长评论:

“现在的手机网络游戏太便利了,被窝、马桶、地铁、高铁,吃饭……随时随地都能玩,加上有移动电源,完美结合!家长管理起来难度真的很大!独生子女比较孤单,网络游戏刚好抓住了孩子社交的心理,就不知不觉沉迷网游里面了。国家早该出手管管了!”

“严格禁止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确实是一件大好事,早就应该禁止这些电子鸦片了!不要怪罪母亲们,绝大多数母亲都不玩游戏的,社会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才是最大的!特别是这些年各种电竞广告,到处宣传玩游戏年薪几十万,对孩子的影响才是最大的!”

“现在国家出台防沉迷网游新规了,家长管理孩子相对以前就会轻松很多。孩子是国家的孩子,希望国家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要当作国家头等大事来抓,毕竟孩子才是国家的未来!加油,我伟大的祖国!”

“这里还有学校的原因,现在学校放假都是通过手机布置作业,孩子就找到理由在家长这里拿手机,而家长也不可能24小时盯着孩子,这样孩子就有缝可钻了,这让家长怎么监管?我建议不仅游戏要监控,学校的问题更要重视,坚决杜绝学校用任何理由在手机上布置作业!”

“游戏本身的存在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来说,就是一项残酷的考验,不是所有的孩子自制力都很强,当然家长也有失职的地方,所以想要真正让孩子走上正途,需要国家监管部门以及父母的共同努力。”

对于这些家长的评论,我这里就不展开细细分析了。因为这些评论都指向一个奇怪的认知逻辑:孩子沉迷网游了,这不是家长的错,而是社会环境太糟糕,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没跟上!

这里,我认为更值得关注的是孩子,这次防沉迷网游新规所指向的,恰恰是一群成长于信息时代的网络原住民,这一代00后、甚至10后未成年孩子群体,有着比他们的父母更强大的互联网运用能力、更个性的生活方式。

面对孩子,无论是“双减”政策,还是“游戏禁令”背后,或许家长更需要为自己的孩子深度思考这三个问题:

我如何才能真正与孩子建立内心层面的沟通?

我如何能从根源上协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

我如何改变才能不为孩子教育失败寻找新的借口?

当然,以上三个问题的思考比较烧脑费心,很多家长会自动回避、视而不见,家长之所以欢呼雀跃,是因为可以借防沉迷网游新规告诫孩子:“国家现在都禁止小孩子玩游戏了,你看爸爸妈妈以前说的都是对的!你现在还不赶快去写作业,认真念书!”

今天,我们暂时不去就这三个问题做讨论,因为国家的政策规定是针对社会普遍问题的,是整个社会稳定和谐的下限,它并不能保证你家的孩子就能有出息,或者保证你因此能成为教育成功的父母。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因为孩子沉迷网游,其实大部分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就好比,我们不能把吸毒的原因归罪于怪毒品成瘾性太强,把色狼归罪于女性穿得太少,把肥胖归罪于食品太垃圾。

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陪伴的时间太少,才是孩子走偏的主因!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假装视而不见的是——同样玩游戏的孩子,为什么人家的孩子可以成绩优异?我们的家庭教育与幸福家庭相比究竟缺失了什么?

如果,简单地把孩子沉迷网游归咎于国家对网络游戏监管不到位,这其实是某些家长推卸责任的借口。那些自认为防沉迷网游新规出台后,孩子就能用功念书的家长,只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

很多时候,不是游戏夺走了孩子,而是我们拱手把孩子让给了游戏。我们不如先接受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事实,放下改变或帮助孩子的妄念,回到当下自己的具体问题上,更加切合实际一些:

防沉迷网游新规出来了,我家的孩子有什么感受?

我如何面对孩子的感受?我能否HOLD得住孩子的失落、烦躁?

从直面孩子的感受经历中,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养方面的什么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拿自家的两个孩子做例子,他们都处于青春叛逆期,我的教养目标是:孩子们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长大后让人欢迎,受人尊重;并不像大多数家长期待的目标:孩子学有所成,长大为父母争光。

所以,我从小要教会孩子的就是“如何会做人与会做事,而不是很会读书”,可以坦白地说,我是一个很少关注孩子学习成绩是否优异,生活习惯是否自律的父亲,更多地是放在照顾孩子的日常感受与思考能力培养。

因为,我的生命也是从孩子时期成长过来的,我对孩子的始终信任来自于自己的体验:所有人都有自动朝符合主流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需要,任何孩子都不会愿意永远呆在一个黑暗污浊被人遗弃的角落。

那么,国家的防沉迷网游新规出台后,孩子是否有失落烦躁呢?孩子的感受背后,他的心声是什么呢?我要怎么陪伴呢?

其实,操作起来很简单,一是倾听孩子的叙述;二是点出孩子的情绪;三是同理、接纳孩子的情绪。

我儿子对我叙述的是:他觉得以后网络游戏玩不了,感到失望、无奈,对于这个新规定,他认为,牛B的孩子不是因为不玩游戏而牛B,因为他们本来就牛B,有些孩子很糟糕不是因为游戏而糟糕,而是因为他们本来就觉得自己很糟糕。

我听完儿子叙述,点出他的失落难过,告诉儿子我知道了。

我女儿对我叙述的是:她觉得不玩游戏也行,可以安心追番剧聊QQ,只是少了些乐趣,有些烦躁不安,对于这个新规定,她认为,很多大人总是这么固执霸道,总认为自己很有道理,没有真正尊重小孩的意见。

我听完女儿叙述,点出她的烦躁不安,告诉女儿我知道了。

但我同时告诉兄妹俩,他们不能用大人的实名认证信息去注册新的游戏账号,试图绕开这个新规。我并不是反对他们玩游戏,而是家中规则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违反社会法律法规,这是身为社会人的根本所在。

孩子们感到不解,看得出兄妹俩对我的决定有些失望,我再次倾听与理解。

与兄妹俩的沟通过程中,我都是倾听他们,好奇他们的失落、看法与期待,最后说自己的决定,再倾听他们的失落,接纳他们的情绪……。

我听完兄妹俩的失落、烦躁,仍然决定刚才的决定,手机、平板依旧是他们的,不会因此没收或暂时代为保管,但是,我依旧拒绝了用大人实名认证信息去注册新账号的请求。

我认为,陪伴孩子失落的过程,不因孩子失落了,就跟他讲道理,就指责、批评或安慰他。这只会让孩子情绪郁结,郁结的情绪常与大脑思考缠绕在一起,会衍生出各种负面的思维,同时也衍生出许多自责。

坦然接纳孩子的失落,孩子不仅纾解了情绪,大脑思考还不与内心情绪打结。自然,孩子减少了因为失落,而生对方的气,或者生自己的气。

更进一步来说,孩子因为这样的沟通过程,逐渐学会健康对待自己的失落,也许行动上仍会跟父母争取,但是,孩子就会觉察失落后再做理智分析,不会深陷于负向思维模式。

我们要避免失落后的孩子,因为害怕失落,而不愿意前进。家长往往没有照顾到孩子的内在感受,他心灵的内伤会比较重,因为孩子一旦失落了,可能会批判别人,也可能批判自己,内心的创伤阵痛难以停止,可能越来越大。

亲子沟通学习圈内的一位妈妈,前天跟我分享,她将这样的对话方式,运用于14岁不愿上学且脾气暴躁的儿子,当孩子控诉她以往的“冷酷无情”,并“惩罚”妈妈给他买新手机,她虽然坚定地拒绝了儿子,但运用以上沟通技巧,儿子竟没有生气,妈妈很惊讶,这样也行?

其实,情绪是人的生命本能,孩子内心的痛不是被父母或老师劝导就能云消雾散的,更多地要通过专注倾听、及时响应去陪伴他,让他感觉被重视、被关怀,孩子在叙述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自己的言语表达疗愈了。

这次我跟孩子沟通后,亲子关系依旧很好,孩子并没有不能玩网络游戏而闷闷不乐,孩子也特别愿意跟我谈话,从未因为失落,而对我任何不悦。

【作者】壹心大哥,叛逆期亲子沟通教练,父母心灵成长顾问,1对1指导叛逆厌学的孩子父母,在家庭教育与自我成长方面,厘清父母痛苦真相,发现教养问题本质,掌握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