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具有巨大破坏性。有时候,一条谣言甚至能给人带来数十年的负面影响。有鉴于此,本文一次性总结21个生活中常见的谣言,并让大家知道真相。

谣言一: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酸性体质”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人体时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其中很多反应对酸碱度十分敏感,但人体有一套有效的调节系统,能使pH值保持基本稳定,只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波动。换言之,食用任何食物都不会改变人体的pH值,就算喝醋也不会让人体变得更“酸”。至于“酸性体质生女,碱性体质生男”,更是无稽之谈。

谣言二:弱碱性水有利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国家制定饮用水pH值标准,是出于管道运输考虑,与健康无关。北京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赵飞虹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水的pH值与健康有关”。此外,《生命时报》采访的相关专家指出,“我国生活饮用水指标中确实有pH值一项,范围是6·5~8·5,但这并不是健康指标,主要是为了防止金属管道被pH值较低的液体腐蚀”。

谣言三:人必须每天喝八杯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肾脏内科主任李月红表示:“不能一味地强调‘一天必须要喝八杯水’这一理念。单用‘八杯水’来衡量人体日常饮水量并不准确,因为除了饮水之外,一日三餐食用的瓜果和蔬菜也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水分。”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主任医师王玉英表示:“这不是绝对的,喝水与人的年龄、体质、活动状态以及气候都有密切的关系。从中医上来讲,脾胃虚寒的人喝多了水会胃疼胃胀;肾阳虚的人喝点水就要上厕所;湿血特别盛的人,喝一点水就会出现水肿。这些人都不适宜大量饮水。”

谣言四:长“斑”的鸡蛋有沙门氏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虽然蛋壳被微生物侵袭后可能会形成斑点,但鸡蛋长“斑”与沙门氏菌无必然联系,饲料、环境、营养等才是主要因素。在预防上,沙门氏菌不耐热,煮鸡蛋时,水烧开以后继续用小火煮5~6分钟,就可以充分将其杀灭。

谣言五:隔夜菜经常吃会致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 :隔夜菜能不能吃主要取决于储存方式。只要及时将做好的菜盛出来,并保证合适的储存条件,比如用保鲜膜包裹起来以后放在冰箱中储存,其亚硝酸盐含量增幅极小,不会给人体带来任何健康影响。

谣言六:常喝可乐会导致骨质疏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虽然摄入过多的磷会导致骨质疏松,但是可乐中的磷多为磷酸盐且含量不高。在钙质摄入充分的情况下,适量饮用碳酸饮料对钙的吸收不会有什么影响。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钙摄入太少,建议保证钙的摄入以及营养全面均衡,避免大量饮酒和吸二手烟。

谣言七:鲜奶比常温奶营养价值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鲜奶(巴氏杀菌)和常温奶(超高温杀菌)最大的不同在于,杀菌方式不一样。但是,它们所能提供的优质蛋白质和钙几乎没有差别,其它营养元素虽有差别,但差别不大。

谣言八:电子烟无毒无害 ,是戒烟的利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导致烟瘾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有些电子烟的尼古丁含量甚至超过传统卷烟,所以抽电子烟并不能戒烟。此外,虽然电子烟不含焦油,但尼古丁仍然有害健康。

谣言九:液化气钢瓶着火,要先灭火,后关阀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在液化气钢瓶阀门完好的情况下,可以先关闭阀门,阀门关了火就灭了。网上流传的“先灭火,后关阀,否则会回火导致爆炸”的情况,在液化气钢瓶着火时是不会发生的。

第二,如果着火液化气钢瓶的阀门已经损坏,可以不灭火,先把液化气钢瓶拎到空旷地带,并站立放置,再用水冷却瓶身,等待液化气燃烧完毕即可;如果着火的液化气钢瓶在居民家中无法转移,此时若是室内通风良好且周边无燃烧物,可以先灭火,再用湿抹布等物品堵住瓶口,然后送至专业的液化气站进行处置。

第三,如果液化气钢瓶横向倒地且火焰朝下燃烧,钢瓶容易被火焰加热,到达一定温度后,瓶内的液化气受热膨胀,瓶体容易发生物理爆炸。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无法预判情形和无处置能力的情况下,要第一时间拨打119火警电话,等待消防员到场处置。

谣言十 : 土鸡蛋营养价值比普通鸡蛋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央视“315晚会”上,曾有专家表示,“不管是土鸡蛋还是柴鸡蛋,只要是鸡蛋,它们的营养价值就相差无几”。所谓土鸡蛋营养价值更高,只不过是商家搞出来的噱[xué]头而已。所以,买鸡蛋时不要看鸡蛋的种类,关键要看鸡蛋新不新鲜、安不安全。

谣言十一:千滚水致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千滚水即反复烧开的水。有传言称,千滚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可能会致癌。为验证这一传言的真假,有专家拿烧开不同次数的水作比较,结果发现,水加热次数越多,亚硝酸盐含量会增高,但增幅很小。数据显示,即使是煮沸20次的自来水,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也远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即千滚水完全可以放心饮用。

谣言十二: 下雨天打电话更易遭雷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安徽卫视的一档大型科学实验节目曾在西安交通大学做过相关实验,结果显示手机发射的电磁波非常微弱,遭不遭雷劈与打不打电话没关系,倒是跟人体的高度有一定关系。所以,建议下雨打雷时,不要躲在大树、电线杆旁边,也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更不要肩扛金属制品。

谣言十三:400电话是免费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400电话不是免费电话,它只是免收长途费用。在具体收费标准上,400电话执行的是双向收费模式,拨打方只收当地市话费,即在哪个城市拨打400电话,就按当地市话费的收费标准收费;接听方要被收取通信费,收费标准一般在0.1~0.3元/分不等。

谣言十四:近视不戴眼镜度数就不会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青少年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既可能是真性近视,也可能是假性近视。假性近视可以通过好好休息或者散瞳来恢复视力,不需要配戴眼镜。如果患了真性近视又坚持不戴眼镜,那么近视度数只会增加得更快。北京同仁医院高级验光师王艳霞表示:“由于屈光不正造成的视力下降,建议一定要及时地配戴眼镜。如果真性近视没有得到及时矫正,看近看远都会有一些影响,导致眼部更容易疲劳,度数会增长得更快。”

谣言十五:食物发霉,没发霉的地方还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食物一旦部分发霉,没有发霉的地方也会有看不见的霉菌存在。除此以外,霉菌还可能产生毒素,并在食物里扩散,根本无法用眼睛看出范围有多大,且即使加热也不一定能清除。因此,食物发霉一定要扔掉。

谣言十六 : 蚊子叮人和血型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蚊子在选择叮咬对象时,不是靠分辨血型,而是靠嗅觉。新陈代谢快的人、易出汗的人、化妆的人、喷香水的人、奶味重的孕期妇女和宝宝,都是蚊子爱攻击的对象。

谣言十七: 食物相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食物相克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谣言。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听到他人说,什么和什么不能在一起吃,一旦吃了会怎样怎样。2018年的央视“315晚会”曾请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专门针对食物相克进行辟谣。当期节目还指出,发布食物相克图谱的“中国营养协会”是个虚假组织,真实组织是“中国营养学会”。中国营养学会曾按照一些食物相克传言进行上百组实验,结果证明食物相克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谣言十八 : 清宿便, 排肠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宿便”很大程度上是商家为推销产品而生造的概念。中医里没有“宿便”一说,只要正常排便,体内就不大可能积存很多粪便。实际上,市场上很多号称能够“清宿便”的保健品,其主要成分都是泻药,用久了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带来肠道癌隐患。

谣言十九: 红枣补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由于红枣的颜色和高含铁量,很多人误以为它是补铁补血佳品。实际上,红枣中所含的铁为“非血红素铁”,这种铁的吸收率较低,一般仅为1%~5%,而且这一微不足道的吸收过程还容易受到其他食物的影响,所以红枣的补铁补血效果往往较差。

谣言二十 :木瓜丰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虽然木瓜中含有木瓜酵素和维生素A,但两者都无法起到丰胸效果。这是因为木瓜酵素是一种蛋白酶,无论生食还是烹煮,其活性都会丧失,根本无法刺激雌激素分泌。维生素A同样不存在刺激雌激素分泌的作用。

谣言二十一:喝可乐会杀死精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丹麦医生詹森曾对2554名年轻男子的精子质量和可乐摄入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发现,要使精子活力降低或数量减少,正常男性每天至少要喝两大瓶可乐,并长期坚持。每天正常饮用可乐根本不会影响精子的数量、活力与形态。

传播谣言,不仅会给他人带来负面影响,还可能触犯法律。所以,平日生活中一定要相信科学,不信谣、不传谣,说真话、做真人 。

(参考资料: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